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经济 >> 去还是不去,这是个问题
朋友第一次出国自助游,满心欢喜地告诉我她选择的目的地是菲律宾。没过几天,菲律宾公务船射杀台湾渔民的新闻播出,网上掀起一片反菲浪潮。她身边的一些朋友劝告她,别去那儿了,多危险,说不定走在路上就被人拿枪干掉了。而又有一些朋友和她说,菲律宾挺好的,有热带阳光海滩,还有好吃的水果。她有些犹豫,跑来问我的意见。以我的经历来说,虽然马尼拉街上常常能看见持枪的警察,甚至商场和酒店保安腰间也别着一把亮闪闪的家伙,那质地看起来也不像玩具枪。但是,我可没见过他们闲着没事就拿枪对着人群扫射。在菲数日,唯一对枪有印象的场合是,我所住酒店的一名持枪保安帮我拦下一辆出租车,嘱咐司机打表收费,别乱宰客。在灼热阳光的照耀下,那名保安腰间别着的那把枪,看起来就像鲜艳的红领巾一样光彩夺目。要说违法乱纪的情况不是没碰见,但也仅限于一名船夫热情地向我推销菲国的红灯区而已。菲国的普通民众大多都和这名船夫差不多,每天只管吃喝拉撒睡(也许得再加上一条逛红灯区),哪有那么多闲工夫参与复杂险恶的对外政治斗争。同样的情况在我身上也发生过。有一段时间,几个朋友热情邀请我一起出去玩,问我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我从容不迫地轻轻吐出两个字,伊朗。这班朋友就迅速地作鸟兽散了。原因无他,自然是电视上每日播出伊朗核问题新闻的影响所致。加上最近大热的奥斯卡获奖影片《逃离德黑兰》拥趸甚多,让伊朗更是被视为洪水猛兽。只是,作为一部与伊朗结怨的国家的主旋律影片,其剧组又从未到过伊朗本地取景,这电影本身的真实度和可信度如何,明眼人都应该心里有数吧。与这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各大旅行论坛上,对伊朗的评价却是一面倒的好评。论坛上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如果你去伊朗旅游,却没有当地人请你吃饭或者邀请你去作客,要么是你运气太差,要么就是你长相太丑。伊朗人的热情好客由此可见一斑。虽然我还未能涉足那个地方,但却并不怀疑这种说法的真实性。毕竟,论坛里一张张伊朗人友好笑容的照片总不会都是伪造出来的吧。我倾向于认为,一个国家对外形象再差,它的国民也不会尽是好勇斗狠的恶人或阴险狡诈的骗子。像伊朗这样被西方媒体抹黑的国家,其国内治安倒比许多所谓形象正面的国家还好得多。有人问,万一真出了不可抗力的事故怎么办?我只好说,那只能说明这人命数已尽了吧,就算一辈子留在国内,也难免会碰见车祸地震啊。所以,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和当地人引起冲突,凡事多留个心眼儿,做好应该做的安全措施,一般都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以我本人的经验来说,在外旅行碰见的还是好人多。自己能尊重他人,友善待人,老天总不会惩罚你一直都遇上骗子。顺便吐槽一句:国外的骗术比起国内来说简直弱爆了啊,同事告诉我居然有人把黄牛身上涂满黑白颜料在牛肚皮上捆几个装满水的避孕套当作奶牛卖给淳朴牧民的啊你们的良心都在避孕套里面吗喂!另外,在国人眼里与菲国和伊朗情况相似的,还有印度和日本。对于前者,有人在那儿看见脏乱差,有人在那儿看见信仰与虔诚。至于后者,我在奈良被邻座欧巴桑请喝酒在大阪被河豚店老板请吃河豚肝在函馆被第一次见面的大叔请去居酒屋买醉在小樽被邻座小哥请吃寿司的事情就还是不张扬了嗯。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上西班牙语课时,墨西哥老师热情邀请我们去那儿玩。一名估计是美剧看多了的同学问:听说那儿毒贩很多,不安全?老师回答:没事呀,只要你们不一个人在晚上出行,不独自走偏僻小道,不去一些危险地带,不和毒贩子交易或者惹事生非,一般来说都不会有安全问题的。又有一名同学竟然弱弱地问:不会被杀么?老师大笑:没事呀,我们有很多墨西哥人可以杀,都不怎么杀中国人的。据我所知,我们那个班上至今还没有人去过墨西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