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排水量超10万吨长300多米,航母那么大

发布时间:2023/3/29 17:08:11   点击数:

航母是现代体积最大的军舰,像美国的福特级航母,长度达到了00多米,排水量超过了10万吨。

但这么庞大的航母在大海上却很难找到,对于侦测手段不强的国家来说,在航母主动靠岸打击自己本土前,这些国家很难发现航母的踪迹。

所以大海上为什么难找到航母?

其实在大海上找航母一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虽然航母长00多米,但放在广袤的大海上,也就相当于沙漠里面放了粒沙子。如果没有一些高超的手法,要在沙漠里面找到自己想要的沙粒,难度可想而知。

寻找航母的第一种办法

要在茫茫大海中找到航母,通常有两种办法。

第一是预判和侦察。

敌方航母现身的地方,通常是有军事或其它价值的地点。另外在海上敌人几乎不可能突然出现在我方控制区域,因此只需要在靠近我方控制区域附近的地点进行侦察,等到敌方军舰到达时就有很大概率发现敌方航母。

比如说二战时期的美日双方,在战争中期时将战线逐渐推进到了中途岛周围。中途岛作为太平洋中部的一个岛屿具备很高的军事价值,自然会引来美日双方的争夺,这时候双方自然都能猜到对方的舰队在中途岛附近。

在中途岛海战开始前双方就放出自己的侦察部队,去寻找敌方舰队的蛛丝马迹。

当时的海上侦察力量基本以舰载侦察机为主,比如说中途岛海战中所谓的“命运的5分钟”,就是美国舰载机先一步发现了日军航母,且日军航母上没有做好战斗准备。之后就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漂亮地打赢了中途岛海战。

到了现在,侦察部队已经变得非常多种多样。比如说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目前美国有E-2C/D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我国也即将服役空警-舰载固定翼预警机。

这种预警机的侦测距离在公里左右,再加上它自身的航程,保证超过上千公里的探测半径不费吹灰之力。

再比如我国目前在役的无侦-8,虽然在探测距离上不占优势,但它的速度极快,达到了4马赫左右,能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一轮侦察。

寻找航母的第二种办法

找航母的第二种办法,就是卫星和信号。侦察卫星技术现在已经很发达了,对于现在的中美来说,军用的侦察卫星甚至能看清楚地面上的车牌号。所以一旦卫星锁定敌方航母,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不过卫星侦察也有限制。

首先是对气象条件有要求,作为在近地轨道上的“摄像头”,一旦云层、卫星以及航母之间达成直线,卫星就无法看到航母。因此在航母的隐蔽航行中,也包括躲在云层下航行的战术。当然,这需要航母的拥有国有极高的气象研究水平,能准确预测云层分布、厚度以及变化情况。

其次是阳光的问题。目前卫星还没法在夜视状态下清晰地拍下地面上的照片,如果卫星进入地球的背光面,它自然无法找到海面上的航母。

最后是视角问题。卫星要拍摄相当清晰的影像,就得将自己的视角缩得非常小。

一个卫星如果尽可能的放大自己能看到的区域,那么它的视野能覆盖半个地球表面。但它要想看清楚,就得把自己的视野区域缩小到几万,甚至是几千平方米内。当卫星将视野区域缩到这么小后,它的”镜头“偏移1毫米,看到的区域可能就移动了数千公里远。

至于用信号找航母,就和航母本身有关了。航母这东西自己就是一个巨大的信号源,如果航母上的各设备正常运转,其散发出的信号很容易被一定距离内的雷达给捕捉到,从而被发现。

航母为了避免这种问题,也开发出了静默航行的战术。即关闭一切信号源,除机械结构外的设备,任何会散发强大电磁波的设备都得关闭。不过这种战术对航母以及其护航舰队的船员的军事素养要求很高,船员军事素养达不到要求,航母编队很容易出现混乱。

德黑兰会议前的意外

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有惨烈教训的。在年时,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国务卿科戴尔·赫尔,以及80名左右美国高层军、政官员,乘坐美国战列舰衣阿华号,准备去伊朗首都和丘吉尔、斯大林会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德黑兰会议。

既然是美国总统以及一众美国高级官员出行,自然需要护航编队。所以除了一众官员乘坐的衣阿华号主力战列舰外,还有一些潜艇、护卫舰和驱逐舰护航。

其中有一艘名叫威廉·D·波特号的驱逐舰,就因为船上船员全是训练不到4个月的新人,军事素养不足,因此险些酿成大祸。

当时全体舰队静默航行,威廉·D·波特号上的官兵因为旅途无聊想要找点乐子,于是提出了试射鱼雷来进行演习的“提案”。在得到舰长同意后,威廉·D·波特上的官兵很快开启了试射鱼雷。

他们射的鱼雷本来都是拆除了推进火药的,射出去后会立马沉底。结果因为一组船员的疏忽,有一枚鱼雷没有拆除推进火药就被射了出去。好死不死的是,这枚鱼雷朝着罗斯福乘坐的衣阿华号飘了过去。

因为静默航行,等威廉·D·波特号打开电台通知到衣阿华号后,鱼雷已经离衣阿华号近在咫尺了。幸好衣阿华号上的官兵军事素养够硬,得到消息后立马右满舵,让鱼雷和战舰来了次插肩而过。但衣阿华号上的官兵此时冷汗直流,毕竟包括罗斯福在内的约80名美国的顶尖军、政高官差点被一锅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jj/1020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