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口碑之作波斯语课,战争中的每个人,都

发布时间:2023/4/16 21:09:24   点击数:

前言

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有很多,像《美丽人生》、《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美丽人生》都是描写二战时期集中营的故事。战争总是残酷的,这些表现战争的电影大部分都是从真实事件改编而来,让人更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忍。如果真的遇到战争,我们要如何逃过伤害。影片中的犹太人为了保住性命,谎称自己是波斯人,并且因为教授德国军官“波斯语”,而保住了自己的一条性命。影片中除了伪装自己的吉勒斯,最重要的就是一名德国军官科赫,不同于其他电影中威风凛凛的军官形象,科赫是一个不太典型的军官。

战争

吉勒斯是一名犹太人,但是在二战时期,犹太人的身份便是死罪。所以在看到一排纳粹被枪杀的是时候,吉勒斯因为一本用半片面包换来的波斯语书籍逃过一劫。因为上尉军官科赫曾经说过自己想学波斯语,所以士兵就把他带给科赫。还好科赫对波斯语并不熟悉,所以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吉勒斯成功哄住了科赫。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吉勒斯自己编了几个单词,科勒也认为他确实是会波斯语的波斯人。吉勒斯说自己可以在每天的劳作之后去给科赫上课。

最开始,吉勒斯还不觉得很吃力,因为科赫每天只学习4个单词。吉勒斯每天边工作边自己想单词的意思,把自己在劳作时看到的东西换成波斯单词。之后吉勒斯再教给科赫,科赫把新学的单词抄下来,反复记忆。不过后来科赫对吉勒斯产生了怀疑,把每天的学习量从4个增加到40个,吉勒斯只能加速自己的“创作”。但是科勒学习的同时,吉勒斯也要记住自己编造的词语,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正好科勒安排吉勒斯负责抄写名册,吉勒斯因此可以接触到大量单词,并且把自己同胞的名字编写进自创的语言之中。

但是两人在一次交流中,他们都说着“波斯语”,吉勒斯却不小心说错了单词。科勒也发现了吉勒斯的错误,于是本来就有所怀疑的科勒勃然大怒,把科赫打得很严重。科赫还把吉勒斯调到最困难的岗位,在采石场的吉勒斯每天承受着最辛苦的工作,还要被一个看他不顺眼的军官殴打。本就脆弱的吉勒斯在遭到这么多天的折磨之后已经奄奄一息。他的嘴里说着人们听不懂的话,于是士兵告诉了科赫。科赫过来一听,居然是吉勒斯在用“波斯语”叫着妈妈。因为这种下意识,让科赫觉得吉勒斯真的是波斯人。

绝处逢生

于是科赫给吉勒斯安排医生,又把他重新调去了轻松的岗位,并且继续向他学习波斯语。两个人的接触也重新变多了,说的话题也更私密。科赫因为自己之前的“误会”而有些愧疚,所以和吉勒斯的态度也更加和善。科赫虽然是纳粹军官,但是他对战争的态度并不乐观,他认为自己的国家会战败。等到战争结束,他希望自己能去德黑兰找自己的兄弟,可以在在和平地带开一家餐厅,学习波斯语就是为了以后开餐厅。

因为有科赫在,所以吉勒斯虽然是战争的亲历者,但也逃过了最残酷的刑法。他看见自己的同胞们都到集中营中受死,而每死一个人,他就要划掉名单上的一个名字,就这样上面的被划掉的名字越来越多,吉勒斯也越来越痛苦。一次吉勒斯甚至想要自己去赴死,但是科赫阻止了他。随着情况越来越糟糕,科赫救出了吉勒斯,自己也逃去了德黑兰。但是在德黑兰海关,科赫自以为的波斯语却谁也听不懂,到这时候才发现这所谓的波斯语是场谎言。

科赫

科赫作为军官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他是一名纳粹,但想做一名厨师。他非常多疑,但却学到了假的波斯语。他加入纳粹的原因是自己觉得他们的军服好看,虽然自己是军官,但还是觉得自己没有沾染上鲜血。科赫在整个军营里都不算是强大的存在,但他还是费力地保住了吉勒斯的性命。在战争面前,囚犯和军官,都在渴望和平。人的性命很渺小,记住的个姓名是对历史的追忆。战争让犹太人丧命,其实也让德国的纳粹们丧命,他们不再是有感情的人,成为了一台战争的机器,每个人都承受战争的苦果。发动战争的人,也只能被战争反噬。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jj/1022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