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在伊朗的一些遭遇以及思考

发布时间:2021/3/9 17:08:02   点击数:

我们尊重伟大的文化

“年的那场革命后,国王走了,毛拉来了,日子却并没有变好。看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好事吧。38年过去了,国内专政、国际制裁,两代人的梦碎了一地。你能相信吗?大多数伊朗人和我们一样,没有捍卫信仰的觉悟,甚至没有信仰;没有打倒帝国主义的激情和责任感,他们也只不过想上上班,喝喝茶,跳跳舞,吟吟诗,再不济上义乌进点小商品,如今充斥着巴扎的不再是波斯人引以为豪的传统手工业商品,他们一边抱怨中国商品质量太差,一边精挑细选地购买盗版和假冒伪劣,赚点钱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怎么就这么难?”

——yinguli(波斯小酌)

如果你不曾踏入这片土地,或许很容易就会因为外媒的煽风点火而对这个国家产生恐惧和排斥,或许很容易就会因为清真寺磕头跪拜、虔诚祷告的镜头而感动到落泪,而当你真正走进这个国家,走进伊朗老百姓的生活,却会开始对这里产生(无穷无尽的)质疑和思考。

前段时间大选拉票的时候,我问过一些伊朗人为什么多数人都支持鲁哈尼,他们觉得只是从不好的和一般的里面挑一个,当然会挑那个一般的。

投票的前一晚,大街上更是像派对一般,狂热的市民堵住来往的车辆,往车窗上贴海报、向大家分发小零食、大声呼喊着总统候选人的名字,一时间伊朗各大城市交通瘫痪,垃圾和海报遍地。

持其他意见的伊朗人这么认为:有人说:我支持巴列维。更有人说:看看伊朗现在的住房和商场吧,30年前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

由于没有接触到保守派支持者,所以保守派的想法我不得而知。

我本身不大关心政治,但是那晚走在狂热而喧闹的街头,才感觉伊朗是有一点生机的。相比于在烈日炎炎下,女人们皱着眉头披着黑罩袍像一只低头行走的蝙蝠,相比于在下午五点之前,多数商场和步行街大门紧闭……

狂热,仿佛能给人一点希望。

还记得半年前,我刚到伊朗的时候,对这里的一切充满好奇,仿佛脸上写着“我刚来伊朗,我很好坑,快来坑我”的字样。

第一次和几个朋友(一共5个女生)去赞詹玩,坐赞詹-德黑兰的过路大巴,夜里经停加兹温,下车的地方已经离我们的大学不远了,但是因为天冷又是半夜,路边只有一辆萨瓦利(伊朗的出租车分出租车和萨瓦利两种,萨瓦利多是私家车出来拉客,在伊朗不合法,但是很普遍),没有其他选择,上去问好价格(5土)便上车了。

我坐在副驾,司机是个中年男人,长相已经忘记了,反正长得不怎么光明,他一路上一直好奇地问我们奇怪的问题,比如:你们结婚了吗?叫什么名字?一个人住吗?有没有老公?手机号码是多少?刚开始,大家觉得只不过是一个好奇宝宝的伊朗人而已,毕竟在伊朗这样的人太多了,就没有在意。

过了一会,他开了一段大路后就把车开到了奇怪的路上:很黑、没有路灯而且周围没有居民区,看不到一个人。我们知道那不是回宿舍的路,就问他是不是开错了。他用很幽怨的声音问我们:你们是不是害怕了?你们怕我吗?还把他的戒指给我们看,说:我已经结婚了,你们喜不喜欢做爱?一边说一边故意把车开得很慢。

第一次在伊朗经历这样的事情,我们都有点被吓到。

便没有再说话,表面上很冷漠又装听不懂,但是真的很害怕,特别是我坐在副驾,已经脑补了很多种跳车逃生的办法。经过了一个世纪,我们终于到了宿舍,而且他强行要多收我们的钱,我们没有给。

类似的萨瓦利事件还有很多,几个月前和十三在格什姆岛包了一辆车,是专门做包车生意的人,临走时说好把我们从住所送到机场(钱前一天晚上已经付了,只是第二天早上需要再送一趟机场),结果第二天约定时间内,他并没有来,我们两个提前就在路上等,等了半个多小时,期间我打了五六次电话给他,都是无法接听,后来只能自己打车去机场。事后终于打通,质问他为何没来,他却说他来了,是我们不在。

我不信会有伊朗男人看不见两个那么晃眼的中国女生站在路边,我们提前且坚持等了半小时,我们试图打了五六次电话但无人接听。

(当然事后这个司机还在telegram上强行找我聊天)

和十三从格什姆岛飞设拉子,出机场后有一个萨瓦利司机热情又过分热情地迎接我们,由于当时下雨,而且没有确定要去的目的地,我们上车前问了到城内大概要多少车费,他说不值钱(伊朗客套话),但就是不告诉我们具体的车钱,司机又热情地拿走了我们的行李放在他车的后备箱里,我们很无奈地上车了,心想觉得如果是个热心司机还能帮我们在市内找到个好咖啡馆,让我们避一下雨。

车开了不到十分钟,便把我们从机场送到了设拉子的城内巴扎,一路上他有时像我们介绍沿路的景点(粗糙地介绍),有时问我们有没有结婚,甚至后来问我们知不知道什么是做爱。到目的地后,他管我们要了50土(相当于块人民币),我们说太贵了不行,于是从车内争论到车外,淋着雨和他争论。

对方论点是他还顺路给我们介绍了景点之类的。但是我们知道这只是坑钱的伎俩,在此之前已经被坑无数次了,简直要临界爆发了,坚决不给钱,给了他10土(20块钱),他口口声声地问我们:这样对我你们俩满意吗?让我不开心你们满意吗?我为你们服务,我以真主之名,我没有坑你们,诸如此类,拿出古兰经和我们发誓。

我们两个姑娘,淋着雨,第一次到设拉子,拉着路人想寻求帮助,所有人都摊摊手笑一下就走了,根本没有人理睬我们。面对司机顺溜得上天的波斯语,他嘴里上有老下有小,赚钱不容易,我们真是太对不起他了,区区80块钱都不给他,中国小姑娘好狠的心啊。

行,那我们去警察局吧,路上你还问我们知不知道做爱,要不要一起和警察说一说。

他拿着10土马上就走了,走的时候还愤愤不平地回头看我们,以挽回一点有色心没色胆的男人的尊严。

伊朗萨瓦利出租车分三种,第一种就是上述例子里的好色又要讹钱,第二种好色不要钱和第三种不好色但是要讹钱。

例子就不再举了(真是太多了)。

我也问过很多伊朗人,这种现象为什么在伊朗如此普遍(班里11中国女生大概10个有过类似经历,这样的事情往往降临在独身外国女性或结伴出行的外国女性头上,男性很少受到骚扰),而我所获得的信息就是:

开萨瓦利是伊朗人用私家车接活赚外快的一种方式,不合法但是非常普遍,在不被坑的情况下,价格比出租车便宜,但是你不想遇到流氓你就别坐。

满街都是萨瓦利,伊朗人也是坐萨瓦利,因为便宜,因为本地人不敢对本地人耍流氓。

出租车和黑车一样不打表,为什么不打表呢?因为打表就贵了,伊朗人不喜欢打表。

全世界都打表,这里石油便宜得跟水一样,但就是不打表。

这样我真的很不服气的,在法律不允许的情况下,萨瓦利车没有得到禁止(至少我没有看到过或听到过任何打击黑车的事例),也没有合理的管理,指不定就遇到一个变态司机,在需要一个价格标准的情况下,出租车有打表器但是从来不打表,都是司机张口要钱,所以这个国家(在出租车管理与收费方面)的秩序在哪里?

我猜这个国家的秩序在于,伊朗人对伊朗人是有一点秩序的,依靠着严格甚至不近人情的法律,依靠着宗教,因此男人不敢对女人多看一眼,更不敢开黄腔,伊朗法律真的会对骚扰、性侵等行为判死刑,于是伊朗男人就看着外国女人,风姿绰约不戴黑罩袍看上去还很容易到手,这就是略显双标的秩序。

那个从车里掏出古兰经的司机,指着古兰经对我们说:以真主之名,我没有撒谎。你能说他是一个穆斯林吗?你甚至不能说他是一个真诚的人。那个在路上问我们是否喜欢做爱的已婚司机,你能说他算一个男人吗?

是的,我们不能因为少数人的行为而去指责或者评判这个国家的好与坏,我认为首先这些少数人(当然基数很大的少数也就是多数了)脱去他的宗教外套,脱去他的国家外套,他们是非常丑陋的,恃强凌弱般地去吓唬(多数没真去做到的那个胆子)女性,以此来获得一点点快感。

而对于这个国家,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去思考的是他怎么就变成了今天这幅模样了。

我现在怯于和陌生人交谈,特别是陌生男人,我害怕聊着聊着突然他想约你单独出去,或者想问你要不要当他女朋友,或者想借机坑你一笔,天哪我们第一次见面。

还有遇到其他的事情。

很多次,听人说:噢哟,你是中国人哦,你们中国不好哦,质量差的东西都给我们伊朗哦,我们的巴扎和市场都被你们破坏咯。

我相信巴扎和集市、商场的商品体现着这个国家人民的购买能力;我相信如果在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也就不会只有这几个商场,倒卖的还是过气的、质量极差的东西;我相信有思考能力的人都知道,中国也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而他们(包括年纪大的和青年人)却嘴里振振有词地质问我:你们国家怎么把质量这么差的商品卖给我们?

在这里我很少听到理性的声音,我听到的只有对现状的不满,对他人的质问;对性和欲望压抑之下的渴求,渴求之下肮脏的宣泄;对宗教的不理解却又表现出理解和尊崇,对伊朗之外的世界的无知般的好奇,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对西方文化和物质生活的热烈追求(arash)。

如果你将在伊朗遇到的奇怪现象和状况和一个稍有文化的伊朗中产讲述,他会和你一样悲观。如果你将这些状况和伊朗的新青年讲述,他会不以为然。

真的真的,在这个国家,我遇到的很多问题,从来都没有被正面地解释过。

有几次在课堂上,我提到我想就加兹温同性恋者这个话题进行阐述,十三提到她对伊朗存在的大男子主义现象感兴趣,柚子提到非伊斯兰教信徒是否不能在伊朗合法生活的问题,都被老师强烈地不容再插一句嘴地驳回了(走马提问怎么都这么凶残)。

其实我想讲的是很多人对地域有偏见,在中国国内这个现象也很普遍,伊朗人一提到加兹温就觉得他是gay城,作为一个外国学生,我想去找到这个偏见或者说法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想通过对这个话题的阐述让大家正视这个说法,可惜老师说这个话题太敏感了,会让听众感到不适和害羞,建议我换话题。

十三提到大男子主义这五个字后,老师马上就说:在伊朗没有大男子主义。马上否定后并说:要注意女性穿戴黑罩袍不是大男子主义的体现,我就对我的妻子说你喜欢穿什么就穿什么。其实十三要说的并不是黑罩袍的事情,在夫妻生活中,伊朗男生大男子主义是很常见的,行为举止或者三观上。而老师却以黑罩袍一个例子否定了大男子主义的存在。

非伊斯兰教信徒在法律上是可以生活在伊朗的,或许真的存在极少数的佛教、基督教信徒,但是我至今没有见到过,而且事实上,非伊斯兰教信徒在伊朗生活是很难是几乎不可能的——没有教堂没有寺庙,女性必须强制戴头巾。

这些话题后来就被看似合理地解释了,我们提出:为什么外国女性也要戴头巾(这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很困难的),有人说:这里是伊朗,这是法律。在加兹温市长的选举上,有人要我们提供对本市的建议,我们提出:购物商场太少了,立刻就有人对我们说:这里是伊朗,这里可不是中国。

听到了太多这样的回答,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这是这个民族的性格:玻璃心、不愿接受(悲惨的)事实、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并引以为傲。

在伊斯法罕的时候,住在一位当地老奶奶家里。老爷爷问及我们的信仰,我们四个中的三个人是没有信仰的,有一个是穆斯林。老奶奶的大儿子说:“没有信仰好啊,对吧爸爸”。老爷爷也在轻轻地说:“是啊,现在外面没有信仰的国家经济发展得很好,生活也都很好。”二女儿示意让他们不要胡说,吃饭前,我看到他们在认真专注地做礼拜,吃饭后聊天,二女儿对老奶奶说:那个人不是穆斯林,她是因为她爸妈是穆斯林所以她才信教。眼睛看着我的穆斯林朋友。

在卡尚的时候,住在一个老爷爷家里,他很胖,胖到走路都有点点困难,一会就气喘吁吁,饭后,他吃的比较快,就起来坐到沙发上,我们脸上显露出了“他吃得好快,吃得好多”的神情,老爷子坐在沙发上笑眯眯地对还在吃饭的他老婆、女儿和我们四个女生说:我是强壮的,你们女人都是弱的,你们弱的(弱势)快点吃。他老婆也笑眯眯,女儿也笑眯眯,只有我们四个面面相觑。

以前认识一个伊朗女生,今年大二,最初和我推心置腹,处处表现出她的矜持和虔诚,家境不错而且家教森严。好几次和她出去玩,随行的都有不同的伊朗男生,开车送她过来接我之类的,晚上我去她家做客,上楼前和我叮嘱千万遍,不要告诉她妈妈她和男生出去了。如果在外面玩的正嗨,她妈妈打电话过来,她会让所有男人都不要讲话,只让我和其他女生讲话作打电话的背景音,以告诉她妈妈,没有和男生出去。这样的谎言撒得很自然。

还有一次和她一起去里海,出行前我们三个女生结伴,伊朗人热爱跳舞,大巴上音响一开,把窗帘拉严实后,男男女女站起来就开始跳,在大巴窄小的过道上,整个大巴都充斥着极大的音乐声和尖叫声,此行结束后(一天一夜),她和一个之前并不认识的穿着奇怪且胸肌很大的男生拉着手就好上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感觉对她很失望。她之前所表现的那些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对男生的矜持和距离感,都因为她的谎言和表里不一而彻底打破了。

大学门口站着的流里流气的伊朗男生,对路过的外国女生吹口哨;奇怪的司机总是问你要电话号码还问你喜不喜欢做爱;店主总是喜欢在原价上多加一些钱才把东西卖给我们;男人被撞获得的赔偿应该比女人获得的多;大街上的车横冲直撞毫无秩序……类似性侵犯、侮辱性的行为、不公平的现象真的在这里,在这片土地上,发生得太多太多了。

如果真的有真主的存在,那么我想他也正看着这片炽热的土地——清真寺不应该比学校还多的,很多烂尾工程在几年前就该竣工了,报废的车应该禁止出行,不要再追逐蝇头小利了。

大概当神灵看着这片土地的时候,就如我们看着动物世界的森林法则,没有原则也没有底线,只有人类丑陋的本性。

我还没有来这里的时候,更多的只是一味好奇。当我真正在这里生活过后,我遇到这些问题,我试图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我试图去理解这些观念和行为背后的原因,我想他们也都曾努力去寻找过答案和道理吧,只是其中的条条款款,其中的那些坚持和妥协,最后变成一种种被认为“还算合理”的扭曲。

有人(下述都是中国人)和我说:我有时候有种变态心理希望莱西获胜,因为这样便不顺遂民意,人民才会有反抗的可能,很差和一般之间,如果选择了一般,将永远这样安安稳稳地一般了,如果很差降临到脑袋上,才会有点反抗和革命的意识吧。

也有人和我说:觉得伊朗一个崩坏就会变成印度,一旦那种宗教束缚被突破,一旦更开放的行为或理念被认可。(本文没有黑印度)

也有人和我说:伊朗人骨子里是亲欧美的,不管是饮食还是生活习惯上都偏向欧美,只是现在经济能力实在跟不上了,那种波斯帝国的骨气和傲气还在,所以很多时候不屈服,也不愿认。

我有时候想到中国,如今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忍耐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感到自豪,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真的提高了很多(哇好官方),当然也有很多不公平的、暴力的、贪污腐败的现象存在。

同样是拥有千年文明的古国,那些文化瑰宝和手工艺,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下被保留下来的还剩多少呢,那些真正能让中国人挺直腰板的传统文化,那些刻在国人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的精华,都值得我们去传承。

我来过这里,也快离开这里了。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再来,也不知道我在这里认识的朋友们最终会拥有怎么样的生活。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但是如果老百姓也开始扭曲,那这个国家必然会走向扭曲。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意见交流请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jj/9718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