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经济 >> 这个春天,国际局势悄然发生五大变化
从今年初拜登执政以来,国际和地区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演变目前看至少有五大热点。这些热点虽不断出现,交替演变,矛盾争斗交错,看似扑朔迷离,实际上均可归因于拜登以公开和隐蔽的两手推行国际外交新政,积极推进的五大国际与地区战略。
一是中美矛盾恶化与拜登的对华战略与较量策略。中美关系在经历了特朗普时期美国疯狂的破坏后,陷入了建交以来最为动荡和艰难的时期。中美关系远不仅仅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而是牵动整个世界的主要国际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直接影响到全球政治、外交、军事、安全、经贸、产业、科技等诸多方面。
图片说明:3月18日,杨洁篪、王毅在安克雷奇同布林肯、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新华社发)
作为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关系不稳定,国际和地区局势就不可能稳定,疫情下的世界也难以摆脱经济社会和民生困境。拜登上任后,人们曾预计中美紧张关系会出现喘息甚至缓和的机会,但这样的状况几乎没有出现。拜登在上任之时就公然邀请台湾方面驻美人员出席其就职典礼,一开始就为中美关系埋下了新的祸根。
从拜登执政近天来美方的各种表态和动向看,拜登政府在对特朗普的对华政策进行全面检视评估后,不仅已基本明确了美国对华新战略与新策略,而且已经开始实施推进这种战略与策略,它们包括了美国对华关系的各个层面和领域。拜登的对华战略与策略还显示出与特朗普时期明显不同的老谋深算与狡诈阴险。
特朗普是肆无忌惮、赤裸裸地打压围堵中国,但因手段粗暴卑劣,显得很孤立。而拜登则对内力求达成美国朝野两党及政府各部门的对华共识与协调一致,对外处心积虑地强化美国的对华战略同盟关系,全方位构筑对华战略包围圈,进行更巧妙的遏制、打压和打击。拜登政府的对华表态越来越明确,一些话说得越来越露骨强硬,行动上也较特朗普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包括在台湾问题上,在南海问题上,在涉港、涉疆和涉藏等涉及中国主权、安全、领土和领海等中方已明确划定的“红线”方面。
表面看,华盛顿表示将对中国采取“该竞争的竞争,需要合作的合作,必须对抗的对抗”的不同策略,以有别于特朗普的单纯打压政策,但实际上拜登政府采取的依然是竞争与对抗政策态度,美方的所谓合作不过是选择性和有限度的,而且实际上也是为了更有效地施压中国,逼迫中国接受美国的国际外交议程和目标条件,如在全球气候变化和防疫抗疫等问题上。华盛顿的所谓对华合作,说穿了就是竞争、对抗的前奏和烟幕弹,是为了应对美国国内和国际舆论的,也即美国一些舆论所称的对华“先礼后兵”策略。
由于拜登政府基本延续了特朗普的对华打压、制裁、遏制、围堵等各种极端政策,至少到目前为止中美关系并无缓和与改善。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情报部门近日公开将中国列为美国框定的“四大威胁”国家之首,拜登政府出台的《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主要针对中国,美国国会两党正在炮制全面应对中国的国家战略,拜登的对华战略联盟正在步步收紧,简而言之,拜登政府已将中国锁定为美国的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和敌手。美国智库报告称,过去美国对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实施的是“2(中俄)+1(伊朗)+1(朝鲜)”的战略布局,但现在美国已调整为“1+1+1+1”,中国居于首位。
在美方这种恶劣的战略制定和意图表现下,今后的中美关系不可能改善,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缓和改善。美国正在进行的是全政府、全社会乃至全盟友的对华打压,企图构建另一个“铁幕”。一些议论总是在说美国不会对华发动新冷战,其实这种看法已经落伍了。所谓的新冷战本来就没有什么标准,美国对华新冷战不必也不可能是当年美苏冷战的形式翻版。世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冷战的内涵和方式也不可能不发生变化。拜登这么阴险的人,怎么可能在当今世界上公开喊出他要对华发动新冷战的叫嚣?是不是冷战,关键在于实质。如果有人提出美国还没有对华发动新冷战,只会刺激美国对中国进一步下重手,出阴招。
对华歇斯底里的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近日表示他对于拜登的对华政策和美国新任国务卿布林肯的对华态度已转变看法,他自称本来是对他们很有些担心忧虑的,但现在他认为拜登政府的对华所作所为继承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而且更精明更强硬,因此他主动对布林肯国务卿表示了“钦佩”和“赞赏”。
拜登政府推进其对华政策态度的内部协调、朝野两党和主流舆论的共识,实际是给自己下了一个“长套”,今后即使想改变已不大可能。这充分证明了拜登政府的对华战略与政策立场态度,在本质上与特朗普等前任们是完全一致的,甚至在一些方面不无变本加厉。但这种极端的对华政策立场态度,不会给美国带来任何好处,只会导致中美关系遭受更大的破坏,也不可避免地损害美国、美国人民和美国企业的利益。
二,美俄关系波动不定与美国的对俄战略与策略。最近以来,美国与俄罗斯既有直接的较量交锋,包括攻击与反攻击、指责与反指责、制裁与反制裁、遏制与反遏制,也有各种间接的博弈与争斗。最近顿巴斯地区的局势骤然紧张及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同时大兵压境和军事对峙,说到底是美俄两大国在那里进行战略与地缘政治的较量交锋。如果没有美国及其主导的北约和西方国家的打气撑腰,“喜剧演员”出身的年轻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大可能与素来十分强硬的普京总统和世界军事强国俄罗斯较劲对阵。
资料图片:年12月9日在巴黎,泽连斯基、马克龙、普京和默克尔出席四国峰会。(新华社发)
如果顿巴斯的武力冲突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众多国际评论认为只要顿巴斯地区的枪炮声和导弹声一响,任何一方都会陷入无穷的灾难。但双方的对峙不过是在表面上摆出一种气势和阵势,实际都不想真正爆发战争,也因此在双方权衡各种利弊后,都在调整策略与姿态。在当前国际局势下和大格局下,拜登显然不想在顿巴斯地区与俄罗斯摊牌,而俄罗斯也不会愿意因在顿巴斯摊牌而与美国进行全面的对抗冲突乃至战争。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对美国的本质和真实面目看得越来越清楚,也因此渐渐远离了美国,更多和更坚决地拓展俄罗斯自身的国际、地区战略安全空间与扩大军售等实际利益,力图破解俄罗斯的经济民生困境。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美俄关系都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彼此争斗不断的一面,也有互相寻求战略平衡与某种合作的一面。特朗普当政时曾公开表示要拉拢俄罗斯。美国虽对俄罗斯表面上继续指责、攻击、打压,制裁不断,但实际上已越来越不把俄罗斯作为主要的对手和敌手。拜登对俄罗斯是有很大成见的,但上任后很快就与普京总统通了电话,延长了美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虽然拜登在回答有关问题时指责普京为“杀手”,普京给予了及时有力的回击,但人们注意到回击的语言是幽默的。
4月15日拜登签署行政命令,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且力度和涉及范围很大,美俄再次进行外交战和舆论战,但舆论注意到无论是拜登本人还是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普萨基,在作相关宣布和表态时,反复称美国没有达到要将同俄罗斯紧张局势升级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