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告诉我你的名字,将你写进我的字典里

发布时间:2022/5/4 14:20:13   点击数:

第二次世界大战永远是影视编导所钟爱的题材,因为二战给后人带来众多的反思与警示,而视听语言是可以极好地传递这种反思的工具。以往的影视剧中,关于集中营的题材有很多,最著名的就是《辛德勒的名单》。年9月在德国上映的《波斯语课》(Persischstunden),基于真人真事,以一个崭新的视角,让我们看再次回顾了那段残酷的历史岁月。

故事发生在年法国南部地区,当时德军占领着法国,在押送犹太人至纳粹集中营的途中,一位犹太人饿的实在难以忍受,用一本波斯文书籍(初版)与另外一个犹太人吉勒斯(纳威尔饰演)换了半个面包。当到达目的地后,士兵把所有人赶下车进行枪决。

为了求生吉勒斯谎称自己是波斯人,并将那本波斯文的书籍作为“波斯身份”的物证,并将书籍上的签名雷扎作为了自己的名字。德军士兵突然想起科赫上尉(拉斯艾丁格饰演)一直想找一个会波斯语的波斯语人来教授他波斯语,遂将雷扎带到了集中营,交给了科赫上尉。

观众都会疑问,为什么这个科赫上尉要学波斯语呢?根据片中后来交代,科赫小时候的童年并不快乐,三十年代时,年轻的科赫在街头看到党卫军招募党员,就加入了党卫军,他的哥哥很不认同他的这个做法,从此不与他往来,后来哥哥逃到希腊,再后来逃往伊朗德黑兰。

科赫后来成为一名厨师,并参加了二战,负责部队的后勤工作,成为一名上尉,他准备战后去德黑兰寻找失散多年的哥哥,并开一家餐厅,所以他想寻找一位波斯人教给他波斯语。

为了生存,雷扎,这个假波斯人要教科赫波斯语。对于雷扎来说,这简直太难了。如果,只是教一天,还好蒙混过关,但是,要完成长时间的教授,这个难度实在太大了。

大家都学过外语,也都背过单词,或许大家也曾或多或少地感受过背被单词的痛苦,编一个单词并不难,难的是要编越来越多并不存在的单词,同时还要记住。他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在担惊受怕中求生存,另一方面还要创造出一个语言体系来完成这个看似根本不能完成的任务。

我相信所有的观众在此时都会产生一个疑问,雷扎在这样的绝境之下究竟能走多远?这就像一个定时炸弹,你不知道它何时会爆和怎么爆。

雷扎被分配到厨房工作,工作结束之后他要教科赫波斯语,第一开始每天只教四个单词,后来科赫交给他另外一个任务,就是登记集中营人员的花名册,在誊写人名时,雷扎突然开窍,他利用这些人名并结合这些人的特点,创造出单词,这样他可以记住并不会错漏。

这个办法真的奏效了,雷扎记住每一个人,也就记住了每一个单词,当然,科赫也就学会每一个单词。就在大家都觉得事情正在顺利的发展之时,危险却在一步一步逼近。

先是一个叫马克斯的士兵怀疑雷扎不是波斯人,故意让雷扎有机会逃跑,准备抓捕或者射杀他,但是雷扎并没有逃走;第二次危险是科赫问他“树“这个单词时,雷扎随口回答了一个,而这个单词恰好与“面包”一样,科赫觉得他受到欺骗,把雷扎发配到采石场工作,雷扎的体力难以支撑,终于累倒了,高烧的他躺在床上一夜一直说“胡话”,直到士兵把科赫请来才听懂他说的是什么。波斯语的“妈妈,我要回家。”

科赫终于再次相信了雷扎,他又把雷扎调回了厨房。作为一种心理上的补偿,他给了雷扎额外的食物,雷扎带回到营房,给了一对意大利的犹太人兄弟。然而此时,第三波危险即将到来。

集中营中又转来了新的犯人,马克斯下士发现了其中一个英国空军的俘虏是波斯人,他大喜过望,要找雷扎与这个俘虏进行比对,当他把雷扎从厨房带到营房的时候,发现那个英国俘虏被杀了。原来是那个意大利兄弟得知马克斯要揭穿雷扎,哥哥杀死了那个俘虏,以此来报答雷扎的救命之恩,马克斯一怒之下射杀了那个意大利人。雷扎逃过一劫。

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德军节节败退,他们要将所有的犯人转到其他的集中营,科赫本来是安排雷扎去到农场而不转运,但是,雷扎也是为了报恩,与那个意大利人的弟弟换了衣服,将他送到农场,自己与其他犯人一起转运。

科赫发现之后,赶上了犯人的队伍,将雷扎带回,并带着他出了营地准备逃跑,他要取道土耳其再前往德黑兰。在岔路口,雷扎与科赫分道扬镳。

在机场海关,科赫用波斯语与官员交流以便放行,但是对方不知其所云,直至被认出是德国人而被抓获,在他倒地的时候,他声嘶力竭地呼喊,“我要去找哥哥,我要去德兰黑开餐厅”。真是太让人绝望了,本以为通过学习波斯语能开启另外一种生活,却在最后一刻梦想破灭,本想从战争的风暴中全身而退,却被一个谎言杀的体无完肤。

雷扎被盟军营救,在登记个人信息时,军官问他是否还知道其他人的信息,他说,不是还有花名册吗?军官说,花名册已经被德军焚毁。当军官再次追问他是否有其他人的信息是,他回答到,有,我知道个人的信息。此时,音乐响起,雷扎轻声地念出一个又一个名字……

《波斯语课》以极具张力与令人有些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雷扎创造着本不存在的单词,说着只有彼此二人才懂的语言,在生死间游走。故事就是这样的严酷冰冷。这是一场生死与理想的博弈,惊心动魄。整部片子温情又冷峭,心里惊涛骇浪但眼中却又热泪盈眶。

雷扎谎称自己是波斯人,造出的个“波斯语”单词,每个单词都藏着一个犹太人的名字。他永远地记住了他们,也让敌人记住了他们,带着血与火的痛苦。这些名字,本是用来自救的,最后却成为了那些悄无声息被杀害的犹太人存在过的证据。

科赫有悲惨的童年,失散的哥哥,开餐馆的梦想,他易怒也温和,暴戾也脆弱。他也有感情,他告诉雷扎可以叫他克劳斯,向雷扎倾吐心声。他喝醉那次,伸出手想要触碰他,却又颤巍巍地收回。他记得二十个肉罐头的赌注,他不想输。最后他以为终于脱离战争的苦海,满心欢喜地来到德黑兰,却发现自己的语言不知所云。无论如何,他只是杀人机器中的一个齿轮,只是平庸的恶人。他尽管没有上前线,但是他就是恶魔的帮凶。

雷扎的善良使苟且变得不再是苟且,而是对同胞的关爱,甚至是以命相抵。这语言也不是强行编凑的语言,而是一个个同胞的名字,优美又充满善意,足以改变一个人冷酷的心。

个名字,个生命,1门语言。

告诉我你的名字,将你写进我的字典里。

青衫磊落

赞赏也是一种鼓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jz/1008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