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建筑 >> 游记走进百年鱼峰书院
点击题目下方红河旅游,了解更多旅游资讯。「云南旅游新方向,云上梯田,梦想红河」
责编
小佳
文/林格图/纳建忠
始于元末明初的沙甸,是著名伊斯兰学者马坚、林松的故乡。这里历史悠久,文化教育底蕴丰厚,被誉为“文化之乡”。而作为个旧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鱼峰书院,则是文化之乡的摇篮。最早的鱼峰书院,是清光绪十八年(年),由沙甸一户姓金的人家捐房,乡民集资兴办。它是沙甸尊师重教、捐资助学的良好渊源。继此之后,沙甸开明人士白亮诚、白起成于民国十二年(年),出资并倡导率领村民改造扩建“鱼峰书院”再次兴起捐资助学热潮,使鱼峰书院办学条件和规模达到当时较高水平。办学百年多以来,鱼峰书院历经从民办学校到公立学校、从鱼峰书院到沙甸初等小学堂到沙甸小学到鱼峰学校到鱼峰小学的时代变迁。抗日战争期间,曾有西南联大夏康农(生物学家、教育家、中法大学理学院院长、世界文学名著《茶花女》译者)、曹礼吾(同济大学附中校长、图书馆馆长)、郑秉壁(郑昕,北大哲学系主任、中国哲学会副主席)、哈德成(中国现代伊斯兰教学者、教育家、大阿訇)等10余位著名教授到学校任教,为沙甸文化教育的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坚实的根基。年6月9日,鱼峰书院被列为个旧市第5批文物保护单位。年-年,沙甸区政府投资对鱼峰书院进行修复。修复后的鱼峰书院由1号院及2号院组成,占地余平米,总建筑面积.80平米。走进鱼峰书院,沙甸区的宜人风采,令人心驰神往。一进正门的空地,是原鱼峰书院的前操场。这里曾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书声琅琅。正对两棵石柱镌刻的,是沙甸文化先贤白亮诚先生题写的“秀气拥金鱼兆百代人文鼎盛,清流环玉带作千秋学子型仪”对联。它寄托着前辈的期望,也承载着今天的理想。顺前操场拾级而上,1号院右侧一间,是原来的教室;左边一间,老师批改作业的身影似还在这里繁忙……跨过小天井石阶来到平台,靠西这个方向,原来种有一颗榕树。树上挂着一节钢轨。上下课时,校工或领导以锤敲击,作为上下课报时的“铃铛”。如今树和铁轨虽已不在,但我们却似乎还听得到当初的清脆余音,看得到师生们上下课时的匆遽或悠然。1号院台阶照壁上的文字,镌刻着鱼峰书院的辉煌历史和世纪沧桑。走入鱼峰书院2号院,让我们将脚步放轻。感受一个民族几代精英在这里留下的轨迹,除了惊讶和好奇,更需崇敬和景仰。首席校董白亮诚先生的“菊峰掩映白云间,列岸参差古树环。群鹅无心随水逛,倦来河畔卧汀湾”一首遗作,描摹了沙甸山环水绕的田园风光,倾注着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而夏康农教授写的《鱼峰中学校歌》,则表达出教师和学子们对这位为家乡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文化名人的无限敬仰。近年的历史;沙甸先民的由来;五大主姓的渊源;建威将军、忠果公白金柱的卓著功勋及御赐宝刀黄马褂,光绪皇帝闻其离世时,垂泪叹息“坏我长城”的追述;被云南省主席唐继尧委任为滇南游击司令、并尊称“三哥”的护国将领白起成的事迹……所有这一切,都已经载入丹青史册斑斓。百年鱼峰已桃李芬芳。自年创办至今,鱼峰以开放包容改革发展的先进思想,奠定了百代人文鼎盛、千秋学子型仪的良好根基,促进了沙甸文化教育的繁荣发展,培养了马坚、林兴华、林兴智、林仲明、林松等一批在伊斯兰世界颇具影响的知名学者和纳忠发、马开贤、高发元、王正中、王正恩、马明康、马莎萍、马苏拉、马黎阳等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沙甸历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而鱼峰书院创始人、开明绅士、近现代沙甸文化的奠基者、回族实业家、教育家、学者白亮诚先生对回族文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家乡教育繁荣、经堂教育改革、文化事业发展、培养新型人才及使云南茶叶走向世界的丰功伟绩,更是令人无限缅怀想往。作为中国选送的第一、二批留埃生,马坚、张子仁、林仲明、林兴华、林兴智五张名片,深深地嵌印在历史的回音壁上。他们用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换取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学成归国后,著书译说、从事阿语教育,担任翻译工作,为传播回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以及伊斯兰文明,留下增光添彩的诗行。中阿文化名人、中国现代杰出的回族穆斯林学者、阿拉伯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教授及阿语教研室主任、曾给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的马坚先生,毕生从事伊斯兰文化教育,倾心《古兰经》翻译研究,有《回教哲学》、《回教真相》、《伊斯兰哲学史》《论语》等多部译著留世,在翻译中阿典籍,提高穆斯林文化素质、促进中阿文化繁荣、开创中国现代阿拉伯语教学新时代、代表穆斯林参与国是和维护安定团结等方面美名远扬。著名古兰经翻译家、中国现代杰出的回族穆斯林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和硕士研究生导师林松,曾参与《中国通史》编纂,任《中国回族大词典》副主编。其研究涉及《古兰经》翻译、航海家郑和、文学艺术、民族宗教等领域,所翻译的《〈古兰经〉韵译》诗体独创,译笔新美,顺口悦耳,节奏和谐,音韵铿锵。在年12月伊朗德黑兰第8届国际《古兰经》展览会上,以《古兰经》、《古兰经文选》、《古兰经知识宝典》、《汉译史话》等译著获第一名,伊朗总统亲自为他颁奖。百年之后的新鱼峰,历尽岁月沧桑,经过传承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鱼峰书院奠定的丰厚基础之上,立足时代特色,结合民族实际,以活动为载体,既注重文化科学知识传授及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抓好音、体、美、劳教育,确立健康快乐、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办学目标,积极推进艺术体育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孩子们正在鱼峰这个艺术家园中,展翅翱翔,放飞理想。今天的鱼峰学子,就是明天更加光彩夺目的月亮太阳。作为透视沙甸昨天的“跨世纪之窗”,鱼峰书院正在为彰显民族文化底蕴,帮助人们了解沙甸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将对当下和未来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有鱼峰精髓涵养的文化之乡沙甸,明天也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来源:个旧旅游)
MORE人气榜单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jz/95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