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建筑 >>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纪录十五法属北非登陆
十五、法属北非登陆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到第3年时,整个欧洲只有苏联单独在同德军作战。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美国主张向西欧反攻,而英国主张向南欧反攻。年秋,在苏联斯大林一再催促下,一支英美联合舰队突然驶向法属北非,终于把这里作为一项欧洲反攻的第一块跳板。
二战“火炬计划”
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来到华盛顿,向罗斯福总统提出一项让美国人颇感到意外的计划——英美联军在法属北非登录。几天之后,丘吉尔应邀前往南卡莱罗纳州检阅美军分列式。在丘吉尔看来,珍珠港事件之后由几十万人迅速膨胀到几百万人的美军不过是金钱堆砌起来的即兴之作,尚不足以与凶悍老道的德军抗衡。但美军的参谋长们这时却跃跃欲试,准备在法国登陆与德军作战。美国的将军们批评丘吉尔、那个在法属北非登陆的计划既浪费又无效,完全是从英国自身利益出发。丘吉尔极力向美国人说明目前在法国登陆条件不成熟,经过英美两国军事首脑的磋商,终于认可了在法属北非登陆的计划,代号为“火炬”。
8月,丘吉尔到达莫斯科,斯大林用了隆重的礼仪欢迎他,但心里对很丘吉尔不满意。自苏德战争爆发后,一直是苏军单独在欧洲与德军作战,英美一再允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至今未见行动。丘吉尔向斯大林解释说:盟军目前确实尚不具备开辟第二战场的条件,即使如此却也准备实施一个替代方案,这就是“火炬计划”。他说在打鳄鱼坚硬的鼻子时,也要打它柔软的腹部。盟军在法属北非站住脚后,将向欧洲柔软的腹部—意大利进攻。但是,不管丘吉尔怎么说,斯大林还是从心里觉得这个方案不尽人意,有点糊弄苏联人的感觉。
丘吉尔(左)斯大林(右)
实行火炬计划是美英军队第一次联合军事行动,由美方的艾森豪威尔将军统一指挥。他没有高级指挥经验,但长期从事幕僚工作,知道怎样从政治角度考虑军事问题,所以马歇尔举荐了他。10月,第一批美军离开本土前往英国,为了使行动高度保密,这批美军甚至不乘坐军舰,而是搭乘海军部临时征用的豪华客轮。几天之后,另一直被称为中央特别行动部队的美军从美国本土出发直接前往目的地,率领这支军队的是绰号“魔鬼”的坦克战专家乔治巴顿将军。11月初,两支舰队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汇合,共有艘军舰和运输船,编成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特混舰队,运载的美英联军达13个师,共计十几万人,并得到以直布罗陀为基地的架作战飞机的支援。
年年末的法属北非悠闲而安逸,法国在北非的西部拥有一大片殖民地,他们是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大半个摩洛哥。法国战败后,法属北非由维希政府继续控制,并由维希法军继续驻守。根据《德法停战协定》封存的几乎完整无损的法国舰队大部分停泊在法国的土伦军港,其余则分别停泊在阿尔及利亚的阿尔及尔港、奥兰港和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丘吉尔之所以挑选法属北非作为登陆地点,原因之一是他认为法军是倾向于盟军的。为了做好法国守军的工作,艾森豪威尔派出秘密特使乘坐潜艇前往阿尔及利亚海岸边的一幢房子与法军抵抗组织接头,让他们策应盟军登陆。
英军舰队驶向法属北非
德军的侦察体系相当严密。11月6日,德国海军侦察机例行巡逻时发现,直布罗陀外的大西洋水域中集结的大批盟军舰只。德军统帅部接到这一报告后搞不清盟军想干什么,希特勒却意识到盟军舰队大概要在法属北非做动作,但这时他自认为赚了两个特殊筹码:一个是法国未曾沦陷的半壁江山,只要法军敢放盟军在北非登陆,他就占领那半个法国;另一个是老元帅贝当。在希特勒看来只要贝当不变节,法国人就会跟着德国人跑,而时下的贝当挺听话,希特勒很宽心。11月7日,盟军三只舰队各自驶向目的地,东部特混舰队前往阿尔及尔港,中部特混舰队前往奥兰港,西部特混舰队前往卡萨布兰卡,这几个地点的法军是否会抵抗,盟军一直吃不准。
艾森豪威尔通过舰上的扩音器向盟军官兵交代了一个基本尺度,如法军不抵抗则友好相待,如抵抗则就地歼灭。就在这时传来一个消息,维希法国的最高军事首脑达尔朗海军上将突然来到阿尔及尔,此人是维希政府中强硬的亲德派。11月8日,黑沉沉的夜幕中,盟军东部舰队小心的使用阿尔及尔港,舰上的盟军士兵焦虑地观察着港内法军的反应。按照事先的约定,法军如垂直向上打开探照灯则是友好的表示,果然在港口的上空出现了垂直指向天空的探照灯光。这是友好的表示,盟军登陆部队开始如潮水般涌上滩头。当盟军迫近时,维希法军在犹豫间又突然开了火,这是因为法国的残山剩水已成为希特勒悬在法国人头上的一把剑。
维希法国——希特勒悬在法国人头上的剑
东部特混舰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盟军开始还击。在战斗中,盟军在阿尔及尔东、西两面登陆,但在黑暗中造成一些混乱和耽搁,部分登陆部队上岸后被法军包围。幸好,达尔朗这时已决定倒向盟国,下令阿尔及尔的法军停止抵抗,盟军遂于当天下午控制了阿尔及尔。在奥兰港,法军的抵抗较阿尔及尔猛烈。两艘英国军舰在强行驶入奥兰港时被击毁,乘员和部队死伤过半。法国驱逐舰则与中部舰队展开了海战,战斗一直持续到10日中午,法军才宣布投降。在卡萨布兰卡方向,美军登陆顺利,有些地段未遇到抵抗。但随后又一度相当紧张,美军毕竟是初出茅庐“虎”得很,但协同能力差,部队向前推进时后勤资源很快枯竭。到11日,摩洛哥总督按达尔朗的命令宣布投降,巴顿才得以蹒跚地爬下旗舰,然后乘坐快艇前往接受卡萨布兰卡。
盟军占领了法属北非,与此同时希特勒下达了占领法国全境的命令。盟军逮捕了法属北非的德国官员,与此同时德意军队占领了全部法国。在19世纪的普法战争中,普鲁士曾占领过法国全境。70年后,希特勒又重演了一次。他在柏林体育场中向德国人炫耀这一历史性时刻,但他心里清楚占领法国的代价是盟军占领了法属北非,往下的一幕这是盟军将从法属北非向欧洲下手。盟军在法属北非登陆,要控制的重点地区是突尼斯。在北非海岸线上,突尼斯是一个突出来的、尖尖的角。这个突出来的角角隔着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遥遥相望,盟军只要攻占了突尼斯,就踏上了进攻西西里岛的跳板。盟军占领阿尔及利亚后,匆匆向东挺进,直逼突尼斯的两大港口城市——比塞大和突尼斯城。
盟军登陆卡萨布兰卡
很显然德军已先行了一步,抢先在突尼斯集结了五个师,组成坦克第五集团军。盟军进入突尼斯后,原先态度暧昧的法国守军倒向了盟军,他们与巴顿会谈后负责守卫南方的山区。为了争取西北非的法军,艾森豪威尔授权法国将军杰罗指挥法属北非的所有法国军事力量,同时与达尔朗海军上将达成协议,由达尔朗管理北非的法国事务。在突尼斯战役中,美军与英军第一次大规模协同作战。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军第八集团军携阿拉曼战役之势,于年3月下半月发起进攻。而巴顿率领的美军第七集团军又一次挫败了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五月中旬突尼斯战役结束,俘获的德意军队达25万人。
盟军占领了突尼斯全境后,下一个目标是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意大利被称为深入地中海的高跟鞋,西西里岛像被鞋尖踢出来的一块石头,盟军只要踩上这块石头就可以直接威胁意大利本土,这也就是丘吉尔对斯大林说的打击轴心国、这只凶残的鳄鱼等柔软的腹部。尽管美国人对此不感兴趣要求,尽快结束无聊的地中海插曲,向英吉利海峡方向用兵。但丘吉尔又一次说服了罗斯福,由亚历山大指挥第15集团军群负责实施西西里岛战役,该集团军群下辖蒙哥马利的英军第八集团军和巴顿的美军第七集团军。进攻西西里岛的计划代号为“哈斯基”,为实施“哈斯基”作战行动,盟军集结的各种战斗舰和辅助船只高达艘,投入的总兵力近48万人。这只大军得到多架作战飞机的支持,其中一部分是美国最新研制的大型军事运输机。
盟军从奥兰港登陆
年7月8日,盟军登陆舰队从奥兰、阿尔及尔及突尼斯的比赛塞大等港口起航。7月9日,盟军的伞兵部队登陆。盟军登陆的前夕,海面刮起了强劲的西北风,入夜之后风势更加迅猛,意大利人临睡之前认为今天夜里他们来不了了。但是盟军来了,意大利人仓促应战。西西里岛上驻扎的是意大利第六集团军,下辖九个意大利师和两个德国师,共25万人。意大利人苦战、厌战情绪严重,认为战斗越激烈对国家破坏就越大。因此,意大利人没有认真抵抗,使得盟军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登陆成功。美军登陆地区是德军戈林师的防区,美军登陆后遭到戈林师猛烈的反冲击。德军在西西里岛的防御作战得到余架作战飞机的支持,但制空权牢牢的攥在盟军手里。
盟军投入这次作战行动的空军中队达个,而德军从附近的撒丁岛、法国和意大利南部抽调航空兵前来助战。但在盟军空军和舰炮密集火力拦截下,大部分被击落。7月10日,盟军已经夺取了纵深五至十公里的登陆场,从而保证了后续部队陆续登陆。德军的反冲击很坚决,但兵源太少,这要归结为希特勒的判断失误。他认为盟军渡海作战的目标是西西里岛西北方向的、距罗马更近的撒丁岛,因而在西西里只保留了很少的兵力。7月11日,巴顿登上了西西里岛岛,他要在这个岛上和蒙哥马利进行一场比赛。美军登陆的第12天就占领了西西里岛主要城市巴勒莫,但占领的是座空城,德军在美军到来之前已撤往墨西拿。
盟军的主要目标是尽快拿下墨西拿,这里是西西里岛东北角的港口,与意大利大陆仅隔一条狭窄的墨西拿海峡。德军的补充全部来自这个港口,人员的进出也通过这个港口,盟军一拿下这个港口,德军不仅补充断了,而且后路也断了。这是个简单的道理,双方都认识得清清楚楚,所以盟军从开始就往岛的东北角压,德军则边抵抗边往东北角缩。由于英军的登陆地区距离墨西拿近,所以德军主要阻击蒙哥马利,而埃特纳火山又是英军第八集团军进军摩西拿的天然屏障,这样一来就便宜了巴顿。
“魔鬼”乔治巴顿
为阻滞盟军进攻和掩护德军撤出西西里,德军统帅部把一支伞兵部队和第29装甲步兵师投入到西西里岛。这支生力军所阻滞的主要还是蒙哥马利的英军,按照原计划攻打墨西拿由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第八集团军担任主攻,巴顿指挥的的美军第七集团军掩护其侧翼。由于英军受阻,而美军发展顺利,所以计划作了调整,改由巴顿的部队担任主攻。巴顿的脾气和个性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最鲜明的体现,他的军队表现出了令人胆寒的基本特色,他像个马贩子一样驱赶着坦克往前赶,用连续不断的进攻使后撤的德军来不及组织任何防御。德军所能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从墨西拿加紧向意大利本土撤退,而由意大利军队担任掩护,由于意大利军队没能登上撤退的船,最后全部投降。
西西里岛登陆战
在德军日夜不停地撤退中,从墨西拿这个口子撤到墨西拿海峡对岸五万余人和一万多辆车辆。盟军尽管从海上和空中拦截,但收效不大。8月16日,美军进入了墨西拿,英军随后也赶到了。尽管他们所得到的是座空城,但在38天的战斗中,他们不仅占领了西西里全岛,而且歼灭德意军队余人。在西西里岛战役结束三个月后,年11月召开了德黑兰会议。这是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举行的第一次会晤,会议期间丘吉尔代表英国国王向斯大林赠荣誉之剑,也祝贺斯大林格勒的伟大胜利。尽管如此,斯大林对丘吉尔的火炬计划以及随后的西西里之战也没表现出兴趣,因为他们无法决定战局,从欧洲柔软的腹部也不可能直捣德国的心脏。
盟军攻占突尼斯城
斯大林的这一认识与当时美国军事人员的看法基本一致。德黑兰会议确定了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由“火炬计划”所开创的第二战场的代替品已显得无足轻重。巴顿也将离开法属北非回国,那里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