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Oneday,邂逅古兰经伊朗

发布时间:2021/2/4 3:21:33   点击数:
北京皮肤科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tslf/180306/6084106.html
oneday

追逐自己的信仰

我们所看到的

是别人眼中难以察觉的惊艳

每个地方

对于我们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O

NEDAY旅行签约达人

榛美去+哈先生

环球旅行家,小世界旅行工作室创始人

LRAN|伊朗

我和榛美去的环球之旅,其实是从伊朗开始的。

之前我们去的一些地方,更像是游客的身份。而从伊朗开始,我们开始有了更多的尝试,甚至换上了当地传统服饰,希望能记录下不一样的异域风情,发现更有趣的故事。如今,我们都成了职业旅行家,世界各地到处跑,但我们还经常想起她,伊朗。

对大部分人来说,伊朗,有点神秘,也有点危险。从一些描述中,我们知道,这里的女人都裹着黑色的头巾。这里的统治者是宗教领袖。伊朗,还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和美国“死磕”的国家,伊朗核问题是新闻联播里的高频词汇,仿佛在提醒着全世界:不要把老子惹毛。伊朗,在世人眼里,扑朔迷离。

不管如何,必须亲眼看到,才能知道她的真面目。带着各种问题和想象,我们踏上了前往伊朗的旅程。

关于伊朗女人戴头巾的问题

我和榛美去都属于那种好奇驱动型的旅行者,在我们的旅行里,也许没有购物清单,但肯定有一个问题清单。关于伊朗,我们的第一个疑问其实非常简单:伊朗的女人是不是必须要一直带头巾。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从坐飞机就开始了。

作为女生,榛美去对戴头巾,衍生出非常多的想法,飞机还没起飞,她一连串的问题就向我抛了过来:如果女性去看医生必须取下头巾怎么办?如果女性需要去游泳,也需要戴着头巾吗?理发的话怎么办?女性过海关、边检的时候,头巾可以摘掉吗?伊朗女性在国外也会戴头巾吗?

这些问题,我都没法回答。不过,飞机还没抵达伊朗,她的其中一个疑问就解决了!前往德黑兰的飞机上有不少伊朗妇女,染着偏金色的头发,高鼻梁大眼睛,时尚漂亮,美得不可方物。她们笑着交谈,互相打闹,身边放着名牌包和各种购物袋。而我们在欣赏这些波斯美女的同时,忽然意识到,她们并没有戴头巾。看来,不在伊朗的国土上,伊朗的美人儿们,和全世界的爱美女性一样,有着各种时尚造型和发型。除了脸的轮廓有着依稀可见的波斯风情,其他和走在纽约街头的时尚女性并不二样。毕竟,在国外,谁还管的了头巾?

不过,飞机刚一落地,机舱里一种古怪的默契蔓延开来,所有的女性全都自发性的在同一个时间做了同样的动作:抬起双手裹上头巾。这一系列的动作,非常静默,就好似某种仪式。一种即将进入新的空间的通关密码。之前榛美去反反复复在家测试如何戴头巾总不满意,然而在这一瞬间,这一切自然地就好像她一直生活在这里一般。机舱灯光亮起来,是的,伊朗到了。

那一天,伊朗和美国彻底掰了

抵达伊朗,已是深夜。第二天醒来,天气正好。我们拉开窗帘,外面,是由高低不等的楼房组成的城市和远处灰褐色的山。打开手机地图想看看自己在哪,但上面却标满了蝌蚪般的伊斯兰文。找出昨晚在机场换的钱,数了数一共有多万。一切,仿佛都在告诉还没反应过来的我们,这里是伊朗。

在酒店吃过早饭,我们不慌不忙的出了门,打算先去美国大使馆旧址看看。这里之所以可以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一切都始于年11月4日发生的伊朗学生占领美国大使馆的事件。当天,一群学生冲进了伊朗首都德黑兰的美国大使馆,抓捕了使馆工作人员。这个事件最终演变为“伊朗人质危机”,被扣的52名美国人质在天后被释放,回到美国。

从那天起,伊朗和美国彻底掰了。而有意思的是,这个事件,被美国拍成了电影《逃离德黑兰》,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在来伊朗之前,我和榛美特意找出这片子看了一遍。电影里,本阿弗莱克扮演的中情局特工带着被困的大使馆工作人员,化装成好莱坞剧组,和伊朗军警各种周旋。我们蜷在沙发上,和剧中人物一样紧张,当他们突破层层关卡,却在机场马上被发现的时候,剧情紧张到了极点。榛美去坐在我旁边用力掐我。还好,他们终于平安的逃离了伊朗。

而此时,我们就站在大使馆的铁门前。我们脚下的这片空地,在37年前的那天,曾站满了愤怒的伊朗青年。他们大声的抗议着,焚烧着美国国旗。电影里的镜头和现实的场景,在我脑海里反复对比着。

此时,阳光透过树枝照在地上,洒下一片斑驳的光影。使馆外的围墙上,喷着骷髅头的自由女神像涂鸦。大街上,偶尔走过一两个行人。这里,一片安静。

但是,当我掏出相机的时候,我开始有些紧张起来。之前看过一些游记,曾发生过有的游客在这里拍照被呵斥,甚至被抓到警局询问的例子。我们此时像做贼似的,看四处无人,就迅速在门口拍几张。我可不想刚来伊朗第一天就被抓走。然而,过了一会儿,发现好像也没什么,于是胆子逐渐大了起来。

这就是我们在伊朗的第一站,一场在政治和历史中的旅行。

彩色的清真寺

来到伊朗之后,我们才见识到了清真寺原来可以这样漂亮。从著名的伊玛目清真寺到不知名的小清真寺,这些重要的建筑不仅仅是伊朗人心中的图腾,也是极其宝贵的艺术精品。为了在摄影时不辜负这异域美景,榛美去同学拉着我直奔当地市场,然后买了几件传统服装。我们天天到处晃来晃去,于是德黑兰的街头多了两个东亚面孔的“伊朗人”。现在看起来,很庆幸自己没有穿着T恤和牛仔裤在这些地方拍照。

除了鲜艳的颜色和漂亮的穹顶,伊斯兰清真寺还有一个独特的部分——宣礼塔。宣礼塔用于召唤穆斯林来清真寺做礼拜,一般都建的很高,以便让声音传的更远一些。以前是阿訇亲自站在上面呼唤,现在都改为播放广播。

宣礼塔传来的呼唤声,是中东这片土地上最有魔力的声音。不管是清晨,还是黄昏,每当听到那一阵阵低沉悠扬的声音在天空飘扬,就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生命力。她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这里是伊斯兰的世界。

在诸多清真寺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位于设拉子的“莫克清真寺”。不知有多少来伊朗的人,都是因为看了这座清真寺的照片才动了心。在国人的眼中,她的另一个名字更让人所熟知:粉红清真寺。

每天清晨,人们早早就来到了这里。一睹粉红清真寺的光影传奇。走过一座破旧的市场,在老街巷里七拐八拐之后,就到了这座外表并不起眼的小清真寺。然而,一走进去,仿佛掉进了万花筒。阳光,穿过彩色的玻璃,把整个屋子涂满颜色,如彩虹,如琉璃,仿若旅途中的一个梦境。

沙漠里的帝国

抵达波斯波利斯的时候,已是下午。伊朗司机用手一指远处,说一个小时之后来接我们,然后就开车走了。

眼前的这片废墟,就是曾经的波斯帝国。“波斯”作为伊朗的古名,是伊朗人的骄傲。极盛时的波斯,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临巴尔干半岛与地中海,南抵亚丁湾和红海,北达高加索山脉跟咸海,波斯帝国是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而我们的脚下,就是这个庞大帝国的中心。此时,帝国的宫殿已是一片断壁残垣。风带着黄沙,吹过雕像上的战士和骏马。

我们走在这片废墟中,想象着昔日波斯帝国的样子。当年的宫殿雄踞在高出平原15米的天然石平台上。平台的西北端有阶梯,阶梯的尽头就是“万国门”,上面饰有大量浮雕,刻画着服饰各异的各族使者列队朝贡的宏大场面。那时的波斯帝国共有35个属国、23个民族。浮雕上,来自不同属国和民族的朝贡团手捧金银珠宝,或是牵着狮子、麒麟、骆驼等等,向波斯国王表达敬意。这些雕刻品经历了千年之久,依然栩栩如生,展现了当年波斯帝国的威严和繁盛。

这些,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部电影《斯巴达勇士》,也对波斯帝国给出了一个颇为壮观的描述。尽管在影片中,波斯军队是以敌军的形象出现,但波斯国王薛西斯及其波斯大军的气势,还是颇为震撼。波斯大军中的薛西斯,乘坐着他的坐骑,目露凶光,透露着王者的霸气与入侵者的凶险。那张脸,让人难以忘记。

这就是我们在伊朗旅行的一些片段。

对这个世界来说,尽管在某些方面,伊朗似乎显得有些固执和格格不入。但这片土地,却有着她自己特有的柔软和温度。

我们期待着

再次回到这里

私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jz/9695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