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建筑 >> 英国皇家气象学会RMetS中国相关
RoyalMeteorologicalSociety
英国皇家气象学会(RMetS)是天气和气候领域领先的学协会,致力于加强科学研究,提高人们对天气和气候重要性的认识,支持气象专业人员,激励气象爱好者。
作为英国气象科学和业界的管理者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气象学会之一,学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ProjectedchangesinheatwavesoverChina:EnsembleresultfromRegCM4downscalingsimulations
Authors:WenxinXie,BotaoZhou*,ZhenyuHan,YingXu
Journal:InternationalJournalofClimatology
Published:07February
扫码阅读
近几十年来,热浪在中国地区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均有所增加。在代表性浓度路径(RCP)情景下,热浪很可能具有更高的发生频率和更长的持续时间。而目前针对中国RCP情景下的热浪模拟多采用全球气候模型(GCM)。GCM因其较低的空间分辨率会忽略某些区域的地理特征,如东亚地区的地形、海岸线和土地利用等。为解决此问题,本研究采用高分辨率的RegCM4降尺度模型预测了了中国及其八大地区RCP情景下热浪时空分布,为气候适应和缓解提供了更完善的信息。
High‐resolutionglobalclimatesimulations:Representationofcities
Authors:DeniseHertwig*,MatthewNg,SueGrimmond,PierLuigiVidale,PatrickC.McGuire
Journal:InternationalJournalofClimatology
Published:21January
扫码阅读
城市是全球减缓气候变化战略的关键。由于缺乏复杂的城市模型、建筑物形态以及人为热量排放信息,全球尺度的气象模拟很少能明确城市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HadGEM3模型模拟并对比了英国东南部地区和中国东南部地区–年的城市表面热通量和屏级温度。研究表明,城市气候模拟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精准的土地覆盖数据、建筑物信息以及人为热量排放数据。高精度的土地覆盖数据和建筑物信息可提高城市热通量的模拟精度,而人为热量排放会影响城市热岛强度。
QuantitativestudyoftheinterannualvariabilityofSouthAsiansummermonsoonrainfallregulatedbySST
Authors:FenyingCai,SongYang,ZiqianWang*,WeiHua
Journal:InternationalJournalofClimatology
Published:01February
扫码阅读
南亚夏季风(SASM)是全球气候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水汽的可变性是否主导了SASM降水在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仍未可知。因此,本研究通过比较观测的年际SST变化和多模型模拟结果,探究了SST异常如何调节SASM的年际变化(IAV)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进行调节。结果表明,全球SST的年际变化可以解释SASM降水IAV的近50%,其中动态过程(大气环流)而非热力学过程(水蒸气效应)起主导作用。SST主要通过改变上下大气环流来影响SASM降雨的IAV。此外,在调节SASM降水IAV方面,热带太平洋海温(?24.0%)的影响比热带印度洋海温(?15.3%)更为重要。
AirpollutionintheGobiDesertregion:Analysisofdust‐stormevents
Authors:MikalaiFilonchyk*,MichaelPeterson,VolhaHurynovich
Journal:QuarterlyJournaloftheRoyalMeteorologicalSociety
Published:17December
扫码阅读
气溶胶对大气过程和人类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气溶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而在西北部地区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分析了戈壁沙漠地区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9个城市的气溶胶特性。从地面空气质量监测站获得的PM2.5和PM10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6.2±23.7和97.3±84.5μg·m-3。污染物的最高浓度发生在春季和冬季。在沙尘暴活动期间,PM2.5和PM10浓度最高分别为μg·m-3和1,μg·m-3。该研究为评估自然和人为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也为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空气污染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Reductioninextremeclimateeventsandpotentialimpactsbytheuseoftechnologicaladvances
Authors:TingWei,ChangxinLiu*,WenjieDong,HaipengYu,ShiliYang,QingYan,ZhixinHao
Journal:InternationalJournalofClimatology
Published:16December
扫码阅读
近几十年来,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经济损失。技术进步有可能在缓解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但是,目前尚不清楚仅靠技术进步是否能减轻气候变化以及相关的经济损失。因此,本研究通过集成评估模型与地球系统模型评估并量化了技术进步在缓解全球变暖和及其相关的经济损害方面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在快速技术进步(FTP)情景下,到21世纪末极端温暖事件的发生频率将降低约21%,极端降水降低约41%,与气候相关的全球经济损失可能减少约21%。本研究强调了技术进步的潜力,可填补《巴黎协定》和国家自主排放之间的差距,从而有效缓解全球变暖。
EvaluationofERA5precipitationovertheeasternperipheryoftheTibetanplateaufromtheperspectiveofregionalrainfallevents
Authors:XuelinHu,WeihuaYuan*
Journal:InternationalJournalofClimatology
Published:24December
扫码阅读
降雨事件再分析不仅能提高预报精度,还有助于理解参数化方案造成的偏差。但由于地形复杂,目前对中国青藏高原(EPTP)地区ERA5降水的评估较少。本研究使用–年温暖季节西南地区82个气象站的每小时雨量观测数据,评估了ERA5再分析数据在EPTP区域降雨事件(RRE)上的性能。结果表明,ERA5降水可以捕获观测到的RRE演化的时空特征,其空间相关系数大于0.8。从EPTP到四川盆地的ERA5降水,降雨频率普遍较高,而降雨强度较弱。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ERA5降水的性能以及数值模型中相关物理过程的参数化方案。
RossbywavepacketsintheuppertroposphereandtheirassociationswithclimatologicalsummertimedailyprecipitationinMLRYRofChina
Authors:SiyuanSun,ZhaoyongGuan*
Journal:AtmosphericScienceLetters
Published:27December
扫码阅读
长江中下游地区(MLRYR)的降水受对流层罗斯比波包影响。但是罗斯比波包与MLRYR多年日均降水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仍尚未可知。因此,本研究通过NCEP/NCAR再分析和–年中国的台站观测资料探究罗斯比波包传播特征及其与MLRYR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波包在西风急流轴的北侧向东迁移,而在上对流层中则没有在轴的南侧明显移动。MLRYR上的日降水量主要受西风急流轴以南地区波包的影响。该研究通过了解MLRYR的日降水量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入了解长江流域的气候及其背后机理。
期刊简介
InternationalJournalofClimatology
I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