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建筑 >> 被堵第7天,苏伊士运河通了美航母却被困
皇天不负有心人!
堵了7天的苏伊士运河,终于被疏通了。
一周前,一艘长约米、宽月60米、载重量超过20万吨的巨型货轮——“长赐号”,由于“某种原因”在途径苏伊士运河时搁浅,导致整条航道被堵塞。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航道之一,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是欧洲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最佳航线,也是最被频繁使用的航线之一。
所以,在这个比美国航母还要大的“大家伙”卡在了苏伊士运河要道之后,导致多艘货轮陷入了“停滞”状态,每“堵船”一天,就会带来1万美元的损失。
但好在,经过埃及方面采取拖船、挖土,减轻货轮负重等一系列措施后,运河被堵第7天,也就是29日,苏伊士运河当局终于宣布,“长赐号”已完全脱困,运河恢复正常通航。
对此,有网友感慨称,那个在“长赐号”跟前、孤零零挖土的挖掘机,也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这里要说明一点,解决运河堵塞问题的最大力量,其实是“潮汐”——上涨的水量将搁浅的“长赐号”拖了起来,在加上拖船、挖土等措施,才实现了通航。
目前,正排队等待的艘货轮中,已经有43艘顺利通过了运河北部与南部水域之间的大苦湖。
此外,运河当局还表示,在全力通航的情况下,预计4天左右,被堵塞的艘货轮就能全部走完。
但事实真是如此?并不尽然。
一来,多艘万吨巨轮要想全部组织起来、排序通过,本就是一个大工程,短时间内并不一定能全部走完。
二来,由于运河被堵,每艘货轮每天都在承担巨额损失,都想着尽早通过。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通过的顺序谁先谁后?先走的货轮降低了损失,后走的能愿意吗?
三来,在这些货轮中,不仅有搭载集装箱的货轮,还有油轮,更有满载牛羊的轮船。由于在被困期间缺少饮用水和食物,发生了不少牛羊死亡的情况。
对此,国际动物组织发出预警,称“我们正在坐视一场更大悲剧的发生”。倘若出现牛羊大范围死亡的情况,不仅是环境的一场灾难,更是对货轮、船员的噩梦。
对此,西班牙已经下令,禁止这些装载牛羊、牲畜的货轮前往沙特和约旦。如此一来,这些货轮只能走苏伊士运河,如何应对这一危机,将是对埃及当局的一场巨大考验。
因此,结合种种因素来看,这场“堵船”风波并没有那么容易平息,产生的后续影响与危机,也依旧严峻。
那么问题来了,若“堵船”风波持续,除了各大货轮公司之外,谁最着急?
是因为油轮停滞不前而加重“燃油危机”的叙利亚?还是因“堵船”而即将面临“卫生纸短缺风险”的欧洲各国?
都不是。真正着急的,其实是美国。
在苏伊士运河被堵后,五角大楼官员曾表示,美国军舰的活动已受到影响,并强调美方愿意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美国防部发言人也在一则声明中指出,尽管埃及官员正努力营救搁浅货轮,但拥堵导致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
估计大家都会疑惑,苏伊士运河被堵,虽说兹事体大,但美国的反应也太“上纲上线”,甚至有些急不可耐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令美方做出如此反常的反应呢?
答案或许是——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号航母还被困在地中海,白宫在中东的战略布局,受到了严重影响。
而这,才是五角大楼口中真正的“影响”,也是美国防部声明中“愈发严峻的问题”。
要注意,拜登上台之后,虽然说过要改善美国与伊朗的关系、重返伊核协议,但目前事态都还只停留在“说说而已”的程度,白宫不仅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措施,反而还暗中加大了对伊朗的施压力度。
当初,拜登命令美军空袭叙利亚时,就是打着“打击伊朗支持的激进分子”的旗号。
在这之后,美国还与英法一起,各向波斯湾调派了一艘航母,并举行了美日法比四国“双航母”演习,很显然是在向德黑兰释放军事威慑信号。
不过,在美日法比四国演习中,美国只派出了一艘准航母,那艘“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并没有露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该航母很可能“秘密前往”地中海逛荡了一圈,准备寻找机会对俄叙施压。
但问题在于,美国找来了英法航母施压伊朗,自家航母却到处乱逛,这岂不是在拿英法等盟友“开涮”?
所以,在苏伊士运河被堵后,“艾森豪威尔”号航母自然无法尽快回到波斯湾、继续对伊朗施压。
有人会说了,那苏伊士运河被堵了,美国航母不能绕着走吗?
确实可以,但绕回来之后,估计得一个多月了,到时候看不到美国人影的美盟友们,早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毕竟,伊核问题也与欧洲息息相关,要是美国施压策略失败,或者伊朗失去耐心,伊朗问题将继续恶化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届时,苦等不到美国的欧洲各国,没准就会率先与德黑兰站在一起,转过头来反制白宫了。
因此,五角大楼如今很着急,白宫很无奈——运河虽然通航了,但多艘货轮不定什么时候能走完,美国航母也不知道要排队到什么时候?
此外,如果美国狠下心来,直接选择“插队”,则会引发国际社会的一片不满与声讨。毕竟,被堵着的货轮都不容易,美国在这个节骨眼上搞“优先”,不是明摆着要“与世为敌”吗?
所以,拜登如今也很无奈——若继续排队,美国在波斯湾将陷入“航母真空”状态,美欧的布局、对伊朗的施压策略会功亏一篑;若蛮横插队,则会成为“众矢之的”。
总之,不论怎么选,美国都讨不了好。不得不说,这一回,拜登确实要左右为难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