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饿虎扑食之际,苏联战车咋停下了

发布时间:2022/11/25 23:27:27   点击数:

塞瓦斯托波尔战役结束后,希特勒于5月1日下令让德军全部撤出苏联。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第二战场建立。此时希特勒产生了一个奇妙的想法,认为苏军会停止进攻,让他去与西线美英军队死磕,从而坐收渔利。

苏联与德国的殊死搏斗

可希特勒没料到,苏军6月22日以万人横扫波罗的海三国,兵陈里加,对东普鲁士形成了饿虎扑食之势。更令他惊愕的是,苏军没有挥师西进,边境战火熄灭了。

同时,挺进至华沙城外的苏军也停止了行动,甚至对华沙城内的起义也作也壁上观,希特勒从容镇压了起义并摧毁了华沙城。

整整7个月,苏军没有了以前那种动辄组织上百万人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只是收拾中欧及巴尔干国家的德国占领军。

看来希特勒没有猜错,此时的苏联的确有了想法。

年苏德战场示意图

苏联当时有何种考虑无从知晓,但透过现象分析,罗列了几种猜想,以飨看官,仅作抛砖引玉。

苏联顶雷年,该歇歇了

从年6月至年7月,苏德战场承受了70%的德军进攻,苏联付出了二千多万人的牺牲及巨大的财产物资损失,已是遍体鳞伤,急需喘一口气。现有帮手来援,就让战友先顶一阵,自已恢复些体力再战。

苏德战场一瞥

让西线战场进一步发育和稳固

年7、8月间,英美联军刚登上大西洋西岸,已经巩固了滩头阵地,准备攻入法国腹地。如果此时苏联猛攻德军,就会牵制大量德军兵力,造成西线盟军压力减轻,从而减少盟军部队的投入,影响整个战局的力量对比;

年6月盟军登陆诺曼底

让英美联军偿偿“希特勒辣条”的滋味,以提高苏联战后的话语权

德国陆军是精锐之师,战斗力极强,苏军深受其害。现在让英美联军也偿偿德军的“闪电战”及“弹性防御”的滋味,盟军间才会有共同语言。虽然盟军在北非及亚平宁半岛也与德军交战,但其规模与西欧战场不可相比。

如果英美联军没有付出重大牺牲,战争就结束了,对参战国及胜利果实的分配就不公平。只有付出惨痛的代价,才会珍惜胜利果实,才会尊重付出巨大牺牲的胜利者;

德军“闪电战”

《德黑兰会议》战场格局的约束

根据《德黑兰会议》的战场划分及战后利益分配,苏联战车已到达或接近到达划分区域。既是盟军,就必须联合作战,自己单干,即使取得成功,也不会获得掌声;

三国演义之博奕

英美联军、苏军、德军,好比三国演义,有很多种打法,且结局都不同。

对苏联最有利的算法是:让英美联军与德军死拚,自己坐收渔利。

①如英美联军胜利,自己再加一把火,就能与英美联军瓜分欧洲;

②如英美联军失败,苏联再战虚弱的德国,德军必败,此时苏联就可独霸世界。如果苏联与德国议和,就可以苏、德瓜分世界。

年的德军,还是一架可怕的战争机器。如果苏联贸然单独进攻德国本土,势必遭到德军的殊死抵抗,战争的天秤或许有变数。从保险计,年8月以后,苏联战车进行了几个月的保养,这也是一种睿智的选择吧。

年5月苏军攻占德国国会大厦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ls/1016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