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一条海曲路,半部日照史

发布时间:2017/10/28 12:28:42   点击数:

年5月,日照城西大古城村东头,一处新房建设工地被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围住,攒动的人群望着刚刚挖掘出的一座西汉墓葬议论纷纷。在那个黑白电视机刚刚走入寻常百姓的年代,在这个刚刚撤县设市的沿海小城,这条消息无疑是茶余饭后可资品咀的重量级谈资。听惯了老人们重复了几千年的宝藏故事,口口相传了一代又一代,突然有一天发现传说中的古墓竟然就在自己脚下,这让四邻八疃的乡民兴奋不已,大家纷纷结伴而行,争相赶往现场,亲眼目睹地下宝藏出土过程。日照市博物馆知悉后,立即组织人员对大古城汉墓进行抢救清理。正是这次挖掘,使日照地区第一批汉代文物揭开神秘面纱。 

海曲汉墓挖掘现场

15年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大古城汉墓东南约2公里处再次发现一处大型汉代墓群—海曲汉墓。已发掘墓葬86座,出土陶、铜、漆、木、玉、铁、角器等各类文物件。其中件漆木器和大量丝织品不仅数量多,且为山东省目前保存最为完整,是研究汉代漆器制造业和纺织手工业工艺水平的重要实物资料。海曲汉代墓地考古被评为“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再次彰显日照地区汉代文化显赫地位。

这个区域正位于西汉海曲故城附近,今日照市区海曲西路西端。沿此西行60公里,可直达山东“三大古国”之一的莒国故城。公元前年,齐国大乱,流亡在莒的齐国公子借助管仲之力,重返临淄,平定内乱,并高举“尊王攘夷”大旗,击戎伐楚,开疆拓土,实现了伟大复兴的“齐国梦”,成就了春秋五霸的光辉事业,他就是赫赫有名的齐桓公—姜小白,姜太公吕尚第12代玄孙,袓籍日照,而小白的妈妈据说也是莒人。公元前年,乐毅率燕国军队南伐齐国,齐世子田法章隐逸莒国,与莒国太史敫之女私定终身,几年后,田单以火牛阵光复失地,帮助法章成就了“毋忘在莒”的千古传奇,他就是齐襄王。齐桓公是地道的日照人,齐襄王则是日照女婿,他们使莒国与春秋五霸齐国结下不解之缘。然而这还算不上古老。从大古城村前南行十公里,可达尧王城遗址,在那片沃土上发掘出新石器时代沿海先民居住和冶炼遗存,而这距今至少已经年了。

岁月沧桑,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沿海曲路东行,“烟墩岭”“十里铺”“接官亭”依次紧挨,不用探赜索隐,仅凭这几个古村名,你就能想象出当年这座古城的疆界。衣冠济济,环佩锵锵,多年前,秦始皇封禅求仙的队伍从这里北上瑯琊、蓬莱,南下泗水、江汉;车辚辚,马萧萧,前年,越王勾践派范蠡和舌庸率军从海上进攻吴军,据说曾在海曲路北南湖镇会稽山驻扎。今天,完全同名的“会稽山”“西湖(日照水库)”在日照与浙江共存,南北遥相互应,也许并非偶然。“海曲路”的名字与国内很多城市道路一样,细细把玩,颇有旨趣。老一些的,如郑州、济南,遵天圆地方,循周礼汉制,习惯用经纬加数字命以“经几路”“纬几路”;近代的,上海、青岛,则善吐故纳新,极具海纳百川之象,常以地名命名道路,如青岛“八大关”地区,即以居庸关等知名关隘为路名。年代初,浦东新区开放开发伊始,多以潍坊、胶州等山东城市命名道路,也与彼时风尚有关。日照年设市,忝列地级城市后起之秀,“白纸好画图”,于是广择众长,道路命名既体现本地传统,又兼顾现代特征。老城区南北走向道路,均以太阳崇拜为主题,以“艳阳”“正阳”等为名,东西走向则彰显海洋特色,以“望海”“福海”等命名。日照路与海曲路就是较早命名的两条主干道。“中间一个红绿灯,一个喇叭满城听”,说的就是七八十年代这两条路的交叉口。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海曲中路百货大楼

记得西方一位社会学家说过:发达就是你几年不去,那里还是老样子;发展就是你几年不去,再去时已面目全非。日照是古老的,老到难以确究她的年代;日照是崭新的,新到几年不去,就不认得路了。《康熙日照县志》记载的日照县城历经3次大的扩建,西面先后建有两重城墙,外墙大约西至今正阳路,内墙即日照路,北至今太阳城市场,南至海曲路,东面即今天区政府东侧。东关南路是一条河,河东岸是县儒学,城关一小则是最高学府所在地。历代地方官都举地方之力,兴修县学。如明代万历年间知县杜一岸见县学为“骄阳之所暴,淫澍之所渍,瓴瓦圮坼……”,甚为忧戚,“乃捐廪俸,乃卜吉日,乃鸠群工,乃庀材物,分曹程役命日量工计度,经长盈缩有法,踰月而功竣。”县学旁边的小河一直弯弯曲曲流淌到上世纪80年代,现在它已成为东关路地下暗渠。县志载:日照“西汉始置海曲县,属徐州部。新莽天凤四年,用吕母事,邑寻废。”“因夙有日照镇,金改为县。其后隶属各异,而县名不易焉。盖取海隅日出之意云。”那些如烟往事如今都已流淌进黄海,消失在岁月长河。

海曲路旧貌

离开老县衙所在的海曲中路,继续东行至菏泽路与海曲东路交叉口,医院西南角,有一座风格别致的4层小楼格外引人注目,它巴洛克式石饰外墙和红瓦覆盖的拱顶,中西合璧,让人顿感时光穿越,很自然想起青岛前海或者厦门鼓浪屿的欧式建筑。年代末建成的这座仅平米的小楼,当时是一家中字头公司派驻机构,今天看来依然风采不减,成为现存为数不多的30岁以上特色建筑之一。然而它的意义不仅在于风格卓尔不群,更在于一种兼容博蓄的融合。从那时起,各种各式建筑开始在日照崛起,各地各类人才开始在日照聚集。近10年来,日照常驻人口年均递增2万多,至年已达近万人。操着吴侬软语的江浙老板,开着奔驰宝马的晋陕煤商,身着各色时装的东北老乡,前赴后继,纷至沓来,他们在这里经商、求学、旅游、定居,繁衍融合成地地道道的日照人。日照由此告别偏狭闭塞,走向开放包容,渐渐成为一座移民城市。

转身看去,在这座华彩小楼南面,一片沿海老式民居悄然隐藏在楼群背后,与周围现代建筑形成强烈反差。这些或土坯或石墙的渔民村落,低矮陈旧,街巷狭仄,它们静静地在这躺了几十年,上百年。年这些被称为“棚户区”的民居被集中拆除。几乎没人想到,这些房子竟是中国夯筑技术的滥觞!年,一项重大考古发现载入史册,专家在南行十公里的石臼东海峪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发现了12座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的土台式建筑房址,证实大概在年前,日照先民率先发明了土台式建筑,此后房屋得以大量出现,直至今天仍广泛存在于广大农村。可以推测,当年沂源古人离开溶洞,告别洞穴和木巢,沿沂河、沭河逐水而居,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黄海之滨,夯土间房,集聚群落,终于从野蛮迈向矇昧,走进文明。

其实,如果我们在地图上看看日照的经纬坐标,对于先民选择日照筑城而居一点都不会感到奇怪。北纬35度附近,绝对是一条无比玄妙的纬度。从东往西看,曲阜、新乡、运城、洛阳、西安,那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喀布尔、德黑兰、土耳其、希腊,那是世界文化的源泉。一串串文明的珍珠熠熠生辉,光耀星球,是一个人究其一生无论如何博学,也无法企及的高度。再往西去,穿越直布罗陀海峡,洛杉矶,东京,那是现代文明的高地。看看中国地图,日照恰处南北分野,所谓“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嫌地图抽象?不妨看看实物:黍稷稻麦菽,五谷均能在此量产;北方水果比比皆是,这里是著名苹果之乡;南方茶叶、毛竹大量生存,这里是北方最大绿茶之乡,拥有江北最大竹文化生态区。就是绿化用苗木,也要在此进行适应性培育,才能运往北方城市移植。不仅陆地,海里也是如此。这里无台风登陆,冬季不冻,港口无需破冰;而水温又恰好适合鱼类生存,对虾等海产品繁育领先全国,海中珍品—海参,养殖区域到日照为限,再往南水温太高,品质不可等论了。

罗丹说,雕塑是城市凝固的灵魂。肃立在北京路口公铁立交南侧的“太阳鸟”就是这座城市的“思想者”。“太阳鸟”取材于“日载于乌”的远古神话。《山海经·大荒东经》“旸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雕素用夸张抽象的设计、简洁朴素的造型和奔放强烈的红色,将东夷部落的两种图腾—“鸟”和“太阳”融为一体,彰显先人的自然崇拜,凸显城市的文化品格。对于日照的地名成因,官方和导游均介绍为“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

与海曲路平行的是兖日铁路。年马可波罗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元大都(今北京),这条路他走了4年多。如果放到现在,他只需飞几个小时,坐火车也不过几天时间。而日照作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凭籍“一线连亚欧”的兖日铁路,西联波罗的海,东连黄海;将两个国际大港荷兰鹿特丹和中国日照港相通。马可波罗如果故地重游,一定会沿“一带一路”抵达日照。年日照港吞吐量万吨,排名全国第9。年代末,当中学课本第一次出现石臼港(日照港前身)的名字时,多数人闻所未闻,不得不借助专业地图才能找到这个小点。这也难怪,当年石臼所从编制上说,是日照县的一个镇,明代设立边防卫所,石臼所即是安东卫下辖的一个所。看看彼时设立的同类机构,天津卫、威海卫都已崛起为近代名城,安东卫尚且籍籍无名,石臼所更是“黄海滩头千年睡”。孙中山先生最早在《建国方略》中提到日照地区建港规划,历经30年风雨历程,今天已然变为现实。回首过去,当年的日照港,仅仅定位于内地煤炭输出口岸,今天业已成为中国煤炭、石油、矿石等能源进口基地;当年的兖日铁路,由单线,扩复线,改电气化,不断升级;不仅如此,国内首条重型能源通道瓦日铁路也已顺利贯通,日照从此拥有两条腹地超千公里的干线铁路。链接沿海大通道的青日连铁路、沟通东西的鲁南高铁也将于近年开通。地界上没有哪个港口达到日照港这样的发展速度,又有几个城市的铁路象日照这样几何倍速延伸呢?这就是日照奇迹。

蜿蜒起伏的海曲路途经三个高点,自西之东,依次是西岭、东岭和烟台路岭,东西二岭以老县城为核心,界定老城区畛域,而烟台路所在的岭却是日照新城中心,这座岭由西龙山顺势冲下,纵贯新城南北。北看群山,峰峦巍巍,东瞰黄海,波光粼粼,西望老城,车流滚滚,南眺巨港,轮帆点点,颇显大家气象。国内古城虽多在隋代奠定原型,但多以汉代萧何主持营建的长安为典范,置地务求符合阴阳五行,布局讲究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尤其西安未央宫所在的龙首原,首推风水宝地。日照东岭西岭相继为现在正阳路和昭阳路所据,烟台路则被精明的房地产商冠为日照“龙首原”,该路段自然尊为“龙脉”。大型商超、银行、行政总部在此聚集,高楼大麟次栉比,朝迎旭日,人流如潮,夜幕降临,霓虹闪烁,CBD端倪初现。

让人钦服的是,“龙首原”寸土寸金的形胜之地,最好位置不是给了房地产,而是学校。短短几年间,8所大学相继在这里安家,彰显了城市谋划者的宽广眼界和胸襟,让诸多城市艳羡不已。更为重要的是,这座大学城不是简单钢筋混凝土楼宇的堆积,也不是教授与学生的坐而论道,而是高端智识与务实器用的前瞻与实践。你看,丁肇中回来了,在他的故乡,在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他勉力助学;现代集团来了,在这里建有他们的汽车学院和生产基地。多年以前,齐宣王在临淄建立稷下学宫,汇聚八方英才,齐国得以复兴,临淄遂成为“连衽成帏,举衭成幕”的最大工商城市。前者鉴不远,后者当可追。一座有品味、有活力的城市跃然纸上。

一直向东,就是大海。路越来越宽,树越来越绿,天越来越蓝,海越来越近。湿湿的,一袭海风拂过,淡淡的腥味沁人心脾;轻轻地,一阵涛声越过,万古的海浪此起彼伏;慢慢的,一座大桥飞过,蔚蓝的大海尽收眼底。

海边大桥美丽的夜景

这片海,不知沉寂了多少年!这片海,不知错失了多少光辉!八仙选择了北面的蓬莱过海,秦始皇选择在瑯琊驻跸,徐福选择由南面的赣榆东渡,连姜太公也离开老家去渭水钓鱼。多少年了,这片海就这样潮起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前些年,有记者去外地开会,人家问:你是哪里人?他说:日照。看到对方略显迟疑,便又弱弱的冏释:在青岛南面,连云港北面。“若有所闻,呵呵。”这样的尴尬,今天终于不复了。年8月,41岁的翟默自驾帆船从环绕地球一周后返回日照万平口,让世界认识了全新的日照;年日照接接待游客万人次,至年突破千万人次,用了13年之久;年至年再次突破千万,仅用5年;至年则已达到万人次。

站在如诗如画的万平口广场,回眸市区,一座座现代化楼群拔地而起,日照长高了,变大了,更美了。

(图片:网络文字摘自来兮)

你的一个ZAN,可为小编工资涨五毛!

五毛啊!亲人,点一下吧!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选择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ls/1383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