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历史 >> 去伊朗旅行,乘出租车会不会被宰
?近几年来,中国人的出行方式变化非常大,如今闪着“出租”字样的计程车已经不再是出行的唯一方式。嘀嘀、优步,以及各旅游公司推出的专车服务,让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出行非常方便,这让人想起在伊朗旅行时的打车经历。那么,不妨跟随我去看看波斯人的出租车都长什么样子?
◆?哈菲兹陵园碰到的波斯美女
从霍梅尼国际机场到德黑兰火车站,打车45万里亚尔。虽然是正规的出租车,但需要先谈好价格。里亚尔是伊朗货币单位,1元人民币约合里亚尔。花钱的时候,我经常这样衡量价格,很快就能说服自己。因为在国外,当地人会对我们实行“特殊照顾”,某些方面很难一视同仁。怎么个照顾法儿?你懂的。
◆一群女学生
第二次打车,遇到了伊朗的活雷锋。当时我本来想去乘地铁,但迷了路。热情的伊朗人将我塞入一辆灰暗的旧汽车里,嘱咐司机送我到最近的地铁站,然后做了一件令我惊讶而感动的事情——居然替我付了车费。陌生人替我付车费,这是头一遭,而且是我第一次在伊朗拼车——当时副驾驶座已经有位身着黑袍的波斯美女。伊朗对妇女着装有专门的法规,甚至提出“出租车公司需要为其乘客衣着违反规定承担责任”。事实上,伊朗人替我付车费这种美事,后来我在马什哈德和哈马丹都碰到过,要不怎么说“伊朗人多活雷锋”呢?
◆巴扎里的一个小商人
伊朗有两种出租车。一种有明显的“TAXI”标志,是正规出租车,可预约。多为伊朗自主品牌“萨曼德”,波斯语为“野马”。车身桔黄,车况较好,司机着工装。但很少打表,通常要先谈价格。另一种是伊朗特色的合乘拼车的出租车,波斯语叫“萨瓦里”,色彩纷呈。伊朗没有车辆报废制度,只要能上路,就可拉人。所以“萨瓦里”通常破得叮当响,甚至不乏古董,如奔驰雪铁龙之类。有趣的是,经常看到老爷子开辆老爷车。这种出租车便宜,乘坐时看别人付多少钱,以防被宰。其实相当于中国的黑出租,不知道伊朗政府为什么不管?
◆波斯一家人
我总觉得,全世界的出租车基本都会宰客,除了马什哈德的莫特扎。有一次,我拦到莫特扎的出租车,问去菲尔多西墓多少钱,他说打表。总算碰到真正的“计程车”,往返40万里亚尔。事实证明,如果目的地较远,还是说好价格比较划算。我想去尼沙普尔,问他多少钱,他说50万里亚尔,这么便宜?结果几乎花了一天时间,还因后排同伴没系安全带而被警察罚了30万,急得莫特扎查字典找单词和我的同伴理论。虽然我又补了30万,但他还是闷闷不乐,勉强和我拥抱道别。其实,这件事的起因是我没看懂波斯文的罚款单,而莫特扎用英语又说不明白,直到请教机场工作人员,才知道确实对不起他。
◆丝路驿站
波斯人说,“伊斯法罕半天下”。我在“半天下”打车时却碰到恶劣的情况。刚到伊斯法罕,一群司机围上来。我问去伊玛目广场多少钱,要价20万里亚尔,旁边一位则说10万。两人马上开始吵架,不再理我。我步出车站外打车,才5万里亚尔。
◆设拉子卡里姆汗宫
伊斯法罕的侯赛因广场旁边,有许多“萨瓦里”排队揽客,当地人喜欢打这种车,凑够两三个,快散架的破车便稀里哗啦地上路了。但他们订立攻守同盟,对外国人却狮子大开口,到机场要60万里亚尔。我问过酒店前台,只需12万。
◆粉红清真寺
60万?我当然不坐。前行几步,拦下一辆正规出租车。这司机也欺客,张口30万。我爬在车门上侃价,几位大胡子过来威胁司机快走。此君是聪明人,在手机上按出15万,让我上车。我略一犹豫,大胡子们居然推搡我。一时怒从心头起,大声质问:“你们想干什么?难道伊朗政府不允许外国游客在这里乘车?”他们见我生气,倒失了威风,嘟囔着散开。难道他们霸占了这块地盘,专宰外国人,不允许他人插手?
◆土色的亚兹德
也有倒霉的出租车司机,被我死乞白赖地缠上。一日,我半夜来到哈马丹,因为没有预订酒店,只得临时打车去找。转了两个多小时,发现所有宾馆客满。我心慌意乱,赖在出租车里不动。司机无计可施,向他的朋友求助,这朋友便留我在他的西餐店里打地铺。临别,司机只收了我25万里亚尔。第二天,这朋友还带我逛哈马丹——他连朋友都连累了。
◆亚兹德夜色
原来,我碰上霍梅尼的忌日,伊朗全国放假。哈马丹是著名的“夏宫”,许多人蜂拥而至,要不是那位出租车司机,我大概要流落街头,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波斯少女芭莎
?旅行提示
伊朗目前对中国游客没有落地签;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有直飞。
伊朗政府对游客着装有要求,公共场合男子禁止穿短裤;女子要包头,外套长至臀部以下。
?小重山,主要作品《伊朗,五月的蔷薇》《去印度、与诸神同行》《去缅甸,带上佛的微笑》《奔向湄公河》《背包东南亚》等。
号,与小重山同行?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斑专科著名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