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以前以及冷战期间,大部分有关西方的重要情报,克里姆林宫都是从电子侦察中得到的。年情报委员会第七总局(负责加密解密工作)重新并入舍韦廖夫中将领导的国家安全部第五总局。年克格勃组建以后,加密、联络和解密的工作由第八总局负责,领导人仍是舍韦廖夫。克格勃和情报总局的解密人员不像他们的英美同行那样拥有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设备。比如,美国国家安全局从年建立伊始,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数据库。尽管苏联的电子侦察在技术方面落后于西方,但它有另外两个优势弥补了这一不足。首先,它控制着苏联数学家和程序设计师中最优秀的力量,他们中的不少人时至今日仍时常被召去为克格勃和情报总局工作。无论是美国安全局还是英国政府联络总部都不可能招募到如此雄厚的力量。其次,苏联的电子侦察来无疑问大大受益于谍报侦察,实际上重大的破译工作过去和现在都有赖于间谍收集到的电码、密码。
冷战期间向大使馆进行渗透像往常一样给了苏联破译工作很大帮助。莫斯科最感兴趣的还是它的“主要对手”的使馆。虽然美国驻莫斯科的外交官在对待苏联人的监视方面已不那么幼稚,但对冷战高潮时期驻苏联使馆的安全保障的认识仍处于原始状态。年乔治.凯南被任命为美驻苏大使抵达莫斯科,他发现自己的府邪“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着一切,在它的威力面前,我,我们所有的人都孤立无援”。这只无形的手属于外宾服务局。该局为各外国使馆公开招聘服务人员,它实际上是国家安全部第二总局(反间谍局)的一个分支机构。外宾服务局的人会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意外地出现。到莫斯科几个月后的一天夜里,凯南和妻子被一阵从紧靠卧室的走廊传来的隐约声响弄醒,凯南走出卧室,“同一个人撞了个满怀,仔细看发现是一个身材高大的妇人。‘你是什么人?’我问,回答是:‘新来的看门的’。”
自从年大使馆里发现几百个窃听器之后,便开始对使馆进行定期检查,但再也没发现类似的“小甲虫”。凯南不得不认为这是因为国家安全部有了更完善的电子窃听技术,而不是由于使馆的警戒加强了。年9月从华盛顿来了两名专家,他们开始仔细检查大使馆的建筑及大使官邻。专家请凯南坐在自己的办公室中大声朗读一份旧的外交呈报,他们希望用这种方法使隐匿的窃听装置工作起来。突然一名专家开始用十字锤猛力敲打带有美国国微的镶板后面的墙壁。在一无所获的时候,他一脚踩在镶板上。突然,他带着胜利的喜悦在碎片中找出了一个铅笔形的窃听器,它把凯南所讲的每一个字都传给了使馆大楼以外的监听者。第二天早晨凯南发现国家安全部的保安和苏联服务人员的脸色都变得格外阴郁,“充满了仇恨、敌视的气氛,让人透不过气来”。但不管怎么说,防止国家安全部窃听的保卫措施已远远超出了国务院历来的规定,以至凯南自己也不知道破坏窃听装置这决定性的一步走得对不对。甚至事隔20年后,当他撰写回忆录时仍旧有些怀疑:“一名大使能把自己卷人这样一场恶作剧吗?但假如我不这样做,或许我的政府会因为我的疏忽而怪罪于我?时至今日我还不知道对这些问题该如何做答。”
正是因为国务院反对,年以前中央情报局一直没有获准在驻莫斯科大使馆派驻代表。中央情报局莫斯科分部的工作出师不利,第一任间谍头目爱德华.艾利斯。史密斯就被来自国家安全部的女仆勾引去了。后来他向凯南的下任博列思承认一切,羞辱地回国了。当时任中央情报局一个分队作战科科长的彼尔。德西尔负责社会主义国家的事务,他认为“史密斯的工作不但没带来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而且有不少是杜撰出来的”。
除了史密斯外,至少还有12名使馆工作人员承认自己同国家安全部(克格勃)派来的“乖宝贝”有过风流韵事。他们还说这些“乖宝贝”为了招募他们做国家安全部(克格勃)的间谍,竟把他们鬼混时拍的照片拿出来相威胁。博列思后来说:“所有这些人都在24小时内被遣送回国。”
年在柴可夫斯基大街开始营建一座新的美国大使馆。施工过程中美国保安人员整日在工地上值班,以免在楼上两层安入窃听装置。但这种值班没有丝毫意义,因为晚上就撤岗了。博列恩在回忆录中解释说这是由于不经意(很明显是他自己的粗心大意)
和出于“省钱”的考虑。年克格勃的叛逃人员尤里一公先科的证词帮助在大使馆找到了40多个窃听器。它们被藏在暧气片后面镶衬墙壁的竹筒里,这样金属探测器就无法发现。博列恩极力对这次使馆保安工作中的失误轻描淡写。苏联窃听了两层楼的房间,而这些地方博列思曾认为“是莫斯科最保险的地方”。它包括大使办公室,密码室和中央情报局的驻外机关。但他还一再说,这也并未说明“俄国人探听到了什么真正的秘密。”这种不负责任的结论是与建造使馆时他撤掉夜岗的盲目乐观相联系的。当然,使馆人员比以前机警了,他们意识到苏联人电子间谍手段的危险并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
可还不能说所有的使馆人员都是谨慎行事的了,在博列恩任大使期间,12名工作人员承认自己与形形色色的克格勃性伙伴做爱时被拍照,然后他们被先后遣送回国。但总体上说美国使馆的保安状况不比其他国家的代表机关差,而且要想破坏美国外交官的名誉,并不比破坏其他国家外交官的容易。在莫里斯。德让任法国驻莫斯科大使的8年间(年),他和法国空军武官路易.吉博都被克格勃的“乖宝贝”勾引。这是第二总局(反间谍局)的奥列格.米哈伊洛维奇.格里巴诺夫亲自指挥的一次周密行动。
德让被一名装扮成勾引者吃醋丈夫的肃反工作人员毒打,而吉傅则被示以他们惯用的床上照片。但这次诡计没有成功,格里巴诺夫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吉博自杀了;在克格勃对大使进行真正的敲诈之前,那个被用来勾引他的姑娘跑到了西方,并把这次行动的实情统统说了出来。
冷战高潮时,驻莫斯科的大部分外交机构都被安装了窃听器。其中包括西德使馆。
尤里。诺先科回忆说,50年代末,大概是打算将来写回忆录之用,大使先生每晚口授一份当日大事纪,其中还包括同波恩及北约各国大使的通信,他没想到他是对着克格勃的麦克风口授一切的。两小时之后,“回忆录”中有价值的摘要草稿就原样呈放在赫鲁晓夫的办公桌上、克格勃的“大使”行动不仅局限在莫斯科,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都同样有针对头号及二号对手采取行动的可能。在匈牙利情报部门协助下克格勃成功地打入了驻布达佩斯的美国使馆。
在很多情况下国家安全部(克格勃)工作人员都能成功地直接进入外国代表机构驻地。据诺先科回忆般照斯大林时代留下的传统,每次这样的“拜访”都需要赫鲁晓夫亲自批准。其中最重要的一次行动是对日本使馆的秘密造访,其结果是密码处的工作人员把使馆保险柜的号码和日本外交密码透露给了克格勃。在几个大国的密码中被苏联解码人员破译最多的是日本密码,而且从20年代起就是如此。70年代克格勃成功地收买了一名日本外交部解密司的工作人员。此人同他20年前在莫斯科使馆工作的同行一样早就有意合作。用同样的方法克格勃接触到了瑞典使馆保险柜中的文件和密码。一个“乖宝贝”
勾引住夜间值班员,又用大块大块的肉把狗引开。50年代初从克格勃叛逃的伊利亚.吉尔科韦洛夫参加过其他成功的行动,曾潜人了土耳其、埃及、叙利亚、伊朗和其他中东国家的使馆。他后来回忆说:“当时奖励给我们刻有名字的表并被授予名誉肃反人员的称号。”
将来有一天,当所有的秘密档案都已公开,再来仔细研究那些在克格勃和情报总局间谍全力支持下破译出的截获的外交文件。将会有助于从新的角度看冷战时期及冷战以后苏联外交政策的形成过程。目前还不能准确确定,克格勃和情报总局通过电子侦察得到的大量情报,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一过程。其实在克格勃,除去主席和第一、第八总局局长,未必有人能接触致全部电子侦察得来的外交情报。年电子侦察由重新组建的六局接替八局实施。冷战时期,克格勃的叛逃者无一例外地都只能偶尔接触到一些电子侦察到的情报。戈尔季耶夫斯基所看到的克格勒档案中的材料,实际上对已经公开的情报没有任何新的补充。或多或少可以这样认为;大部分情报都是截获来的,截获稿都保存在解密档案中。实际上第一总局的任何人都无法接触到这些档案。除了克格勃的最高级官员外,所有人员只有在被认为是出于公务需要时才会被示以这些截获来的情报。
冷战期间这些电稿被抄写在薄而透明的纸上,存放在一些大一“红夹子”中。年从第一总局叛逃到西方的彼得。杰里亚宾回忆说,大概每周两次在他们处的处长办公室里他能看到“红夹子”中的一些截获情报。比杰里亚宾晚10年逃到西方的第二总局的尤里.诺先科说,每次办事员把“红夹子”送来,并站在身后直到他把获准了解的内容读完,摘录是不允许的。杰里亚宾和诺先科都曾回忆说,他们看到过从各西方国家截获来的情报,而且有些是通过安装在大使馆的窃听装置截获的。美国人和英国人认为法国人的通讯保密水平尤其差劲。彼得.赖特说,年他亲自冒充接线员,在驻伦敦的法国使馆安装了一些窃听装置,以使英国政府的通信联络总部,能够解译出经过一流加密处理的法国外交电文。在勃列日涅夫时代结束以前,克格勃也始终卓有成效地窃听着法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内的谈话。杰里亚宾还回忆说,他在“红夹子”里看到过截获到的有关西德、意大利和比利时的情报。年叛逃西方的尤里.拉斯特沃罗夫和诺先科则说,见过大量被破译的日本函讯稿。谈到从“主要对手’哪里破译的情报,则或许是数量少些,或许是更加保密,更可能两种情况兼而有之。诺先科说只偶尔看到过从美国截获的情报,而杰里亚宾则一份未见到过。按诺先科的话说、在破译英国的通讯内容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却提供不出具体的例子。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冷战期间克格勃叛逃者所能接触到的截获情报,在整个电子侦察活动中仅仅是沧海一粟而已。
年任克格勃主席的谢罗夫的活动,遭到两个善于钻营的赫鲁晓夫宠臣的批评。
他们是曾经动员几十万年轻人去实现赫鲁晓夫垦荒计划的、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第一书记谢列平和克格勃在列宁格勒的尼古拉.罗曼诺维奇.米罗诺夫。他们认为克格勃应该起更大的作用,这给赫鲁晓夫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奖励他让两人都进人了中央委员会。说到谢罗夫,他也确有一个“屠夫”的绰号。年春,他到伦敦监督对即将到英国进行国事访问的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的保安组织工作,报界愤怒的言辞迫使他赶快溜了回来。他在同年镇压匈牙利革命中所起作用的传闻,使西方对如下看法更加深信不疑:认为他是新斯大林镇压政策的象征。显然,需要一名新的领导人,以便改变克格勃的形象。年秋,主席团讨论了谢列平就谢罗夫关于克格勃国内外工作的报告提出的批评意见。谢列平肯定了克格勃在揭露“人民之敌”和限制他们的活动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揭露帝国主义大国秘密的行动。但是他也指出,克格勃的积极作用削弱了,原因是他在协助同西方进行战略性意识形态斗争中做得太少了。主席团对谢列平的批评意见表示赞同。考虑到谢罗夫以前的功绩,他没有被一撸到底,而是被调任到不太起眼的情报总局任局长去了。
谢列平同他的前任贝利亚和继任者安德罗波夫一样自负,并不满足于当克格勃的头子。当他还是一名20岁的大学生时,一次有人问他将来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苏联历史学家罗伊。梅德韦杰夫的话可信的话),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领导!”谢列平只把克格勃当作继续升迁的一个跳板,他在仕途上的最终目标是爬上党中央第一书记的位置。年他不再担任克格勃主席,但作为一个新的更有势力的机关头目——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主席,他继续控制着克格勃的活动、继谢列平之后担任克格勃主席的是他的得力助手37岁的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内,此人在共青团工作时就是他的部下。
当上克格勃主席以后,谢列平马上改变了自己的领导作风。斯堪的那维亚一个国家负责监听克格勃无线电通话的情报官员指出,克格勃主席始终喜欢用“要求”这个词、年底“要求”突然变成了“请”。很快他得知,谢列平取代了谢罗夫。那些到克格勃来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中,有很多在大学时代就受到过在共青团工作的谢列平的关照,他们开始排挤“老禁卫军”的人。特别惊人的是第二总局(反间谍局)的人事变动、该局战后同第一总局相比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年,尤里.诺先科在第二总局一处(美国)工作时,处里60名工作人员中只有两人拥有大学文凭,有几个人甚至连完整的中等教育都没有接受过,很少有人懂英语。而年诺先科返回该处时,己有80%的人员受过高等教育,70%的人掌握英语。从共青团和大学输人新生力量旨在改变克格勃的形象。年谢列平反复说明“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已经完全杜绝,肃反工作者现在可以问心无愧地面对党和苏联人民”。在被淡忘了20年之后,又重新恢复了对捷尔任斯基的个人崇拜。“铁腕费利克斯”又重新成为头脑冷静而又满腔热情的肃反工作者的典范,他们忘我地保卫着苏联人民不受帝国主义好战分子的攻击。
在初步了解了年冬天实施的那些侦察活动后,谢列平就对第八总局电子侦察和破译人员所取得的成绩惊叹不已。这些成绩是靠打入社会主义国家大使馆,以及收买莫斯科及境外的外国加密员和外交官取得的。但是,过去第一和第二总局在配合第八总局工作时协调得不够好,谢列平在第一总局的编制中组建了一个直属局长亚历山大.萨哈罗夫斯基的特别处,协调第一、二总局支持电子侦察活动,并帮助它们与第八总局沟通情况。新机构注意的中心仍然是“主要对手”——美国。第八总局美国处的处长亚历山大.谢列兹尼奥夫指示,特别处要收集破译员最感兴趣的密码系统的情报。特别处最宏伟的作战计划,就是打人美国国家安全局(它是美国所有情报机构中最大的和得到拨款最多的一个,它负责电子侦察,总部设在离华盛顿不远的福尔特一米德)。只要偶尔看看电视导读报的美国人都知道有个中央情报局,但知道美国还有个电子侦察部门的人就不多了。在知晓此事的为数不多的人中间流传着一个笑话,他们把国家安全局的缩写扩展成“请勿闲谈”局。
年,福尔特一米德已有3名苏联间谍。渗透工作的瞩目成绩有赖萨哈罗夫斯基特别处的周密计划的功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安全制度不严造成的。
年12月国家安全局的两名破译员——30岁的米切尔和28岁的马丁神不知鬼不觉地飞到古巴。一切迹象表明,他们在那里把自己的工作情况透露给了克格勃,并拿到了一份克格勃感兴趣的电子侦察秘密的清单。国家安全局招募米切尔去工作本来就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他坦白说,在他19岁以前的6年中他曾把狗和鸡进行过“性交试验”。至于马丁是否忠心耿耿,认识他的人众说纷坛。但有一点大家是一致的,他是个不负责任和不可救药的自私鬼。在招募过程中这两人出众的数学才能掩盖了性格上的缺陷,对米切尔来说他的“性交实验”也被忽略过去。年初两人违反国家安全局规定,向国会议员温.海斯告发说,在几次无线电侦察行动中美国侵犯了苏联领空。海斯错误地认为,这是两个中央情报局暗地派来检验他是否能够保密的人,因此未采取任何措施。由于政治上和在处理社会问题中不老练,马丁和米切尔相信了在苏联宣传品中日臻完美的神话般的苏联形象。在他们心中苏联是和平斗士,这样的国家永远不会在他国领土上空非法飞行。苏联的社会制度看上去是那么进步,以至马丁和米切尔认为苏联给了他们在美国未曾得到的深深的自我满足感。
年6月25日,每年3周的休假刚刚开始,米切尔和马丁就飞往墨西哥。第2天乘航班飞往哈瓦那,在那里转登苏联运输机,把克格勃所列清单上秘密问题的答复带到了莫斯科总部。休假结束8天后,国家安全局才开始寻找他俩。在米切尔家中,国家安全局的安全人员发现故意放在明处的马里兰州银行保险柜的钥匙。打开保险柜,他们发现一个密封的纸袋和一张便条,条上米切尔和马丁要求把袋里的东西公诸于众。袋里有一份冗长的声明,其中指责美国政府卑鄙龌龊,“像它经常指责苏联的那样不择手段”。
与此同时,声明中对苏联社会极度粉饰歌颂,那里“妇女的聪明才智被想方设法调动起来,而且,任用妇女要比美国多得多”,因此,苏联妇女“作为女友更有魁力”。年9月6日,在“莫斯科记者之家”马丁和米切尔举行了一次大概是美国情报史上最令人难堪的记者招待会。他们揭露的最大丑闻就是国家安全局破译了几个自己盟国的通讯稿。
马丁指出,其中包括“意大利、法国、土耳其、南斯拉夫、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简称阿联,年2月一年9月埃及同叙利亚组成的国家——译者注)、乌拉圭,——我想这些对大家了解真相已经足够了”。虽然两人在记者招待会上没有提及美国的“U-2”
飞机飞临苏联进行侦察,但他们对此了如指掌,而且还能向克格勃提供美国飞行员格里。帕乌埃尔斯飞行失事的补充情况,此人所驾驶的飞机于年5月1日被击落。给苏联宣传战一个大获全胜的机会。
马丁和米切尔不知道,在耶尔特一米德还继续活动着一名更重要的苏联间谍,32岁的上士杰克.埃.丹莱普。二战期间丹莱普在朝鲜时因为“作战英勇、忠于职守”而荣获“红心”勋章和“铜星”奖章。但丹莱普生性好色,又是7个孩子的父亲,因此总缺钱花。年,他成为福尔特一米德的参谋长加里森.勃.科维杰伊少将的司机,他的工作包括向国家安全局各下属机关运送秘密文件。作为参谋长的私人司机,他是少数不经查验可以离开福尔特-米德的人之一。他至少要为6名安全局的官员服务,往家里拉打字机和办公家具。这就更加扩大了丹莱普同安全局总部的接触。
据推测,大约在年春或夏初,丹莱普向苏联驻华盛顿大使馆提供了国家安全局的文件。后来进行的调查表明,从那时起他是在情报总局的人监督下工作,而不受克格勃的监督。丹莱普的工作事关重大,因此他的上司除了同他打交道外什么也不做。丹莱普能够搞到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维修指南、数学模型和美国最机密的加密机的科学研究与试验设计工作计划。他还能接触到中央情报局对苏军数量和编制及东欧特别是东德导弹潜力的评估。
年夏天,丹莱普突然成了富翁。尽管他每周只能领取美元,他却供养着情妇,养活一大家子人,还买了一辆“美洲虎”轿车,两辆“卡迪拉克”和一艘30英尺长的设备精良的赛艇。后来在俱乐部优秀选手比赛中他出了意外,国家安全局不得不为他派出急救车。即使此时,虽然他未对自己的暴富作出合理的解释,但并未引起多大怀疑。
年初春,双重生活开始让丹莱普难以承受。3月接受测谎仪测试时,他坦白自己有“小偷小摸和不道德行为”。5月,他被调到福尔特一米德的昼夜值班室工作。7月22日,他把一根管子接到自己汽车的排气口上,另一端从汽车左侧的窗缝中伸到车内,然后发动马达,中毒身亡。3天后,他像4个月后的肯尼迪总统一样,按军人的全套礼仪安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如果不是他的遗孀一个月后发现一个暗室,里面存放着没来得及送出的绝密文件,那么也许永远不会有人怀疑他的忠诚。经调查。国家安全局得出结论,就重要性而言,丹莱普出卖的情报超过马丁和米切尔出卖情报的总和。
人们得到丹莱普自杀的死讯那天,另外一名原国家安全局工作人员维克多.诺里斯.加米尔顿,在《消息报》头版向世界披露了一些福尔特一米德的秘密。此人是阿拉伯裔美国人,同马丁和米切尔一样心理有些偏执。不过他还是以某种方式通过了检查。
年,在国家安全局“生产处”的中东部工作,同搜集到的阿拉伯语情报材料打交道。
年2月,国家安全局的心理医生诊断他“患有精神病”,但由于缺少阿拉伯语专家他被留了下来。7月,在医生确诊他已“处于精神分裂症边缘”后才让他回了家。一年后他却出现在莫斯科,公开揭露国家安全局“生产处”对中东国家的情报侦察并表示,“特别应该强调的是:美国当局利用了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这个便利。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埃及和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土耳其、希腊等国给自己驻联合国代表的密码指示,在到达真正收报人手里之前就已落到了美国国务院手中”。
在丹莱普暗地里将福尔特一米德的文件转送给苏联情报总局的上司的那个时期,克格勃在破译美国密码方面至少取得了一项重大成绩,其中克格勃间谍罗勃特.李.约翰逊起了很大作用。此人看上去不像一个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人,他是一名经常抱怨命运不济的美军中士,有时生活还要靠妓女供养。年在西柏林供职期间,他逃到东部并要求为自己和未婚妻——妓女赫迪提供政治避难。但是克格勃劝他返回了西德,在那边他可以得到双份工资。很快约翰逊又收买了一名中士——他的朋友、同性恋者詹姆斯.
阿伦.明特凯恩巴乌。此人受命寻找其他能为克格勃工作的同性恋者。尽管约翰逊在这方面有功劳,但他是一名很难驾驭的间谍,很多年间他只能搞到些二流情报,年他同克格勃中断了联系,被军队除名后同赫迪一起去了拉斯维加斯,他希望在赌场上发大财并成为一名著名作家。在两个幻想均告破灭以后,他开始酗酒,强迫赫迪重操旧业。
年底,赫迪由于身体不好不能再卖淫时,约翰逊便无以度日。
年五月,明特凯恩巴乌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他们住的带顶篷的卡车里,随身带着克格勃美元的礼物,游说他重新开始工作。克格勃想让约翰逊到美国空军工作,以便搞到导弹布署的情报。但果不出所料,空军没有录用他。可陆军却接收了他,因为那里没人知道他同妓女们的关系、他的嗜酒如命、当然更不知道他的间谍行为。之后他到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的导弹基地作警卫。两年期间,约翰逊先后向明特凯恩巴乌提供了照片、计划、文件等。有一次他甚至提供了克格勃要求的从燃料箱中吸出的导弹燃料实物。然后由明特凯恩巴乌把这些东西转交给克格勃上司阿纳托利.阿法纳索维奇.叶利谢耶夫。一般他们都在华盛顿“布尔列斯克(意为“脱衣舞”)剧院附近见面。据明特凯恩巴乌说,叶利谢耶夫对这些地方总是有些比较感兴趣。年约翰逊被从得克萨斯调到美国驻法国军事基地。不久就有一位新接线人同他在巴黎接头。此人叫维塔利.
谢尔盖耶维奇.乌尔茹莫夫,约翰逊只知道他是“维克托”,他把藏在烟盒里的美元给了约翰逊。“这是圣诞节礼物!”乌尔茹莫夫开玩笑说。赫迪当时患了精神分裂症,因此同约翰逊一起工作很不容易。但乌尔茹莫夫的耐心、恭维和钞票起了作用。年底约翰逊成为一个机场的机要联络中心的警卫。这个中心负责传送在华盛顿、北约、美军驻欧洲指挥部和美国第六海军舰队之间定期交换的秘密文件、密码系统和设备。
第二年约翰逊为了迎合“维克托”的不厌其烦的劝说,一步步接近了上有三道锁的秘密文件库。他先是搞到了第一道锁的钥匙纸模,没过多久他偶然在废纸篓里又找到了一张写着二道锁密码的纸片,最后利用从克格勃得到的便携式义射线仪发现了第三道锁的密码。年2月15日夜间,约翰逊首次潜入文件库,装了满满一书包密码文件和其它秘密文件,并把这些统统转交给了资利克斯.亚历山德罗维奇.伊万诺夫。这个人是派来协助乌尔茹剪夫工作的,这些材料又由他转给苏联驻巴黎大使馆的克格勃间谍头目。
使馆内早有一批技术人员等候着,他们把文字材料和书包里的东西进行了快速拍照。不到一小时文件包就送回到约翰逊那里。离下岗还有很长时间,约翰逊就把一切都恢复原状。据诺领科讲,在机场的这次行动是赫鲁晓夫亲自批准的,第一批秘密文件库中的文件很快就送到了赫鲁晓夫和其他政治局成员手里。
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时曾开玩笑说,如果美苏把双方的情报机关联合起来会省很多钱。尽管如此,他对苏联情报系统提供给他的帝国主义秘密一直保持着很大兴趣。
年约翰逊生日的第二天,他正准备给家人们分礼物时,收到了赫鲁晓夫和苏联部长会议的祝辞,同时他还被告知授予了苏军少校军衔。他得到美元的奖励,并允许他利用这笔钱在蒙特卡罗度假。年4月底以前,约翰逊一共提供了17包文件,其中包括对美国密码系统的详细记述,美国在欧洲的核部署以及北约和美国的防御计划。但是约翰逊开始大意起来,克格勃怕事情败露决定暂时停止行动。而当克格勃准备恢复这一行动时,约翰逊已去了别的部门工作。年诺先科逃到西方透露的情况终于使约翰逊被捕入狱。
谢列平除了开展获取密码材料的行动并协调这方面工作以外,也没有忘记“积极行动”,以便对西方国家政府和社会公众施加影响。年1月,他在第一总局设立了一个新的假情报部,即D处(后来的A处)。最初有50多名工作人员,伊万.伊万诺维奇。
阿加扬茨将军任处长一直到年他去世。他是个其貌不扬的高个子亚美尼亚人,但颇具魁力。叛逃人员叶夫多基姬.彼得罗娃对他很有好感,认为他在所有同事中是个有魁力的温文尔雅之士,他精通英语、法语和波斯语。——年他在德黑兰工作,年以阿瓦洛夫的假名在巴黎工作,此后任情报委员会西欧处处长,最后在国家安全部、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职。
阿加扬茨被任命为D处第一任领导,是因为他伪造回忆录有功。他先后伪造了弗拉索夫将军的《我选择了绞刑架》、伊万。克雷洛夫的《戎马一生》和登在某月刊上的铁托同斯大林的通信(信中铁托似乎承认了自己的托洛茨基主义倾向)。事实上一切迹象表明,大部分这类作品的作者是前苏联外交官格里戈里.别谢多夫斯基——两次大战之间他定居巴黎,后来开始为内务人民委员部工作。别谢多夫斯基制造的赝品中有两本是以斯大林侄子的名义写的(而斯大林根本没侄子),书的写作技巧之高,甚至把像卡尔这样著名的苏联学者都给迷惑了(年他曾为前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马克西姆。李维诺夫写的新闻评论写了序言)。同这些作品相比,戈尔季耶夫斯基70-80年代接触到的A处制造的赝品及假报道就显得粗糙多了。
年阿加扬茨上任后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西德,克格勃希望它成为新纳粹的堡垒。
“间谍战”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治疗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ls/9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