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那些所谓的奥斯卡风向标可信吗巴塞电影

发布时间:2022/12/11 1:24:42   点击数:
刘军连医生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28/9118609.html

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又要颁奖了。作为影迷届最大的盛事之一,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无数影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有奖或者无奖竞猜中去——到底谁能够拿得小金人?

比如在今年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的角逐中,诺兰能不能最终获得学院的认可,拿下一个小金人?影帝和影后的角逐中,是好莱坞前辈们再胜一筹还是小鲜肉们独领风骚?

对于这些问题,每个影迷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是见解之外,大家往往会习惯于参考一些在奥斯卡之前颁发的各种被称为奥斯卡风向标的奖项。比如金球奖、纽约影片人协会奖、演员工会奖等等。

但是在眼花缭乱的颁奖季中,到底有哪些奖项才是真正的奥斯卡风向标?而这些所谓的奥斯卡风向标们又有多准确呢?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奥斯卡

所以本着数据至上的科学精神,我们统计了-十年间,这些奖项和奥斯卡之间的准确率关系,一目了然地告诉大家到底哪个风向标才是最靠谱的。顺便通过这个最靠谱的风向标,来预测今年奥斯卡的获奖名单。

这些纷杂繁多的风向标,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各种地区的影评人协会,一般由各地的影评人抱团而成;一类是电影产业中各种职业所组成的工会,比如演员工会、制片人工会等;还有一类则是一些知名的独立奖项,比如金球奖等。

影评人协会

在电影行业内,影评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影评是电影的延伸部分,它把电影的韵味和价值清晰地展示出来。所以在所有奥斯卡的风向标中,自然也有一些“影评人协会奖”,而这些奖项大多带有强烈的地域性。

每年这个时候,北美各一线城市的影评人团体就会各自抱团,以壮声势,选出自己心中的各项年度最佳。而在多如牛毛的“协会奖”中,真正有参考价值的,只有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以及美国评论家选择奖四个。

纽约影评人协会

纽约影评人协会(TheNewYorkFilmCriticsCircle)建立于年,是美国所有由影评人参与的奖项中历史最悠久的,其成员包含纽约地区的报纸、周刊、杂志的影评人。

该协会奖的评选程序是这样的:在第一轮投票中,每位影评人每个奖项只提名一个选择,如果综合起来没有一个提名获得多数承认,就要进行第二轮投票。在第二轮投票中,影评人必须在每一奖项中列出三个选择,并按倾向性高低依次标以3到1分;在提名获得多数以上票数的情况下,那些得到最高累计分数的提名就赢了。如果还没有获得多数票,这个程序还要继续下去。

一直以来,纽约影评人协会奖都标榜自身的优越性和纯粹性。一方面,大肆吹捧自己的颁奖对象对奥斯卡的指向作用;另一方面,纽约影评人协会奖又强调自己对于奥斯卡的更高级的口味。当年该协会成立的理由之一便是奥斯卡的最佳电影有时候是很有问题的。

《公民凯恩》,只拿到当年奥斯卡的最佳原创剧本

该协会一直自豪的是,它曾肯定了《公民凯恩》而不是当年的奥斯卡所选择的《青山翠谷》,它曾肯定了《发条橙》而不是《法国贩毒网》,它曾肯定了《好家伙》而不是《与狼共舞》。

此外,更值得该协会骄傲的是,它曾慧眼识珠地肯定了那些至今被奥斯卡冷漠的电影大师:希区柯克、伯格曼、库布里克等。有了这些历史公德,纽约影评人协会奖一向被视为美国最有品味的电影奖

不过,经过对其-年十年来获奖名单的统计结果却显示:

纽约影评人协会对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命中率约为30%,提名率为90%。十年间,只有年的最佳影片《卡罗尔》没有获得奥斯卡提名,而获奖的却只有年的《老无所依》,年的《拆弹部队》,以及年的《大艺术家》,都一些当年的热门电影。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

最佳导演提名率为70%,获奖率为30%。获奖的三位也都是当年的最佳影片,分别是年的科恩兄弟,年的凯瑟琳·毕格罗,以及年的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导演

至于影帝的提名率为70%,获奖率为50%;而影后的提名率为80%,获奖率为20%,十年来只命中过年的梅姨(《铁娘子:坚固柔情》)和年的凯特·布兰切特(《蓝色茉莉》)

纽约影评人协会—影帝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影后

所以基本上可以说,如果获得了纽约影评人协会奖,基本上能拿到一个相应的奥斯卡奖项提名,至于能否获奖则依旧要看天数了。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

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成立于年,会员主要来自《综艺》、《好莱坞报道者》、《烂番茄》等各种娱乐媒体的电影评论家,会员已达50多人。

与平均年龄为48岁的纽约影评人协会不同,平均年龄为37岁的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审美趋向一方面更注重多元化,另一方面又对电影产业,以及电影所辐射的社会影响,有着独到的洞察力。

不过它对奥斯卡的指向作用似乎更弱一些,甚至很多时候都和奥斯卡背道而驰比如年在《艺术家》大热的情况下,他们把最佳影片颁发给了《后裔》;年《地心引力》和《她》并列获得最佳影片,而奥斯卡却发给了《为奴十二年》。

《后裔》

经过对其-十年来的获奖名单统计显示,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对于奥斯卡的风向标指向意义也只在于提名而已,获奖率依旧比较低。

其中最佳影片的提名率高达90%,而获奖率却只有30%;最佳导演提名率80%,获奖率30%;影帝提名率70%,获奖率40%;至于影后的提名率也只有50%而已,获奖率30%。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

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

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成立于年,其最初的成员都是从纽约影评人协会里被赶出来的记者。该协会每年的评比结果由其成员投票产生,有时一轮投票就有影片直接胜出,但更多的时候要进行3轮投票才能选出最后的赢家。

国家影评人协会的评分机制是这样的:每位成员选出他们心目中前三名的影片或影人,第一名积3分,第二名积2分,第三名积1分;评比的时候得分高的排在前面,如果得分相同,则得票多的影片胜出。

所以,得分高的意味着它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该项目大家意见比较一致;而得分低则说明该类别竞争比较激烈,大家各有所爱,最后是靠票数胜出的。

《安妮霍尔》,当年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创剧本

自诞生之日起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与奥斯卡只有7次最佳影片吻合,分别是年的《安妮·霍尔》、年的《不可饶恕》、年的《辛德勒的名单》、年的《百万美元宝贝》、年的《拆弹部队》、年的《聚焦》以及年的《月光男孩》。

-年十年来的统计数据也同样显示了这一点:十年间,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对奥斯卡各奖项的提名率和获奖率都相对较低。

其中最佳影片提名率只有60%,获奖率30%;最佳导演提名率70%,而获奖率只有10%,为年《拆弹部队》的导演凯瑟琳·毕格罗;而影帝的提名率为70%,获奖率40%;影后的提名率为60%,获奖率也只有10%,就是年的凯特·布兰切特。

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

美国评论家选择奖

美国评论家选择奖由美国广播电影影评协会主办,该组织也是目前北美地区规模最大影评组织,由美国与加拿大近二百家电视台、电台联合创办。

评论家选择奖现在的权威性甚至要超过金球奖,因为其以标准严苛而闻名。投票人几乎网罗到了全北美所有的重要评论家和电影记者,所以称为评论家选择奖(CriticsChoiceAwards)。

该组织自年起开始颁发评论家选择奖,年起增设提名环节,且提名名额逐步增加。除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演员等常规奖项外,评论家选择奖还特设最佳动作电影、最佳喜剧电影、最佳科幻电影等奖项,颇具特色。

由于对奥斯卡预测的准确性,该奖已在业内逐渐树立起“奥斯卡最准风向标”的旗帜。其准确程度有点多可怕呢?从-年十年间的统计数据中就可见一斑。

《逃离德黑兰》,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却没拿到最佳导演的提名

这十年间,最佳影片、影帝以及影后的提名率都达到了%;最佳导演的提名率也高到90%,只有年选出的最佳导演本·阿弗莱克(《逃离德黑兰》)没有成功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

至于获奖率也是所有影评人协会奖项中最高的。其中最佳影片有70%,最佳导演有60%,影帝有80%,影后也有50%,均超过了半数的几率。可以说是非常准确了。

美国评论家选择奖

工会类奖

在各地影评人协会奖开“地图炮”的时候,还有一群术业有专攻的人士有话说。那就是颁奖季不容忽视的一支——各大工会奖。

这些由电影产业中各种职业的牛耳组成的工会,大部分有着悠久历史。跟各地影评人协会等知名奖项最大的区别在于,工会类奖项针对性和专业性都更强,在奥斯卡单项上的胜率也往往更高。加上制片人工会、导演工会、演员工会等几个大公会的评审人员和奥斯卡评审团重合度较高,因此被认为是奥斯卡前必看风向标。

制片人工会奖

制片人工会成立于年,从年开始颁奖,由多名电影电视行业的制片人组成。每年的制片人工会奖(简称PGAAwards),则采用和奥斯卡一样的“偏好投票制”,即根据评审个人喜好将最佳影片排序,最后统计得票率。除了最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ly/1016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