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中国伊朗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大学召

发布时间:2024/3/25 20:22:28   点击数:
人民网讯11月23—24日,由中国中东学会和安徽大学国别与研究院区域联合主办、安徽大学西亚北非研究中心和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全国伊朗研究小组”联合承办的“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伊朗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17个研究机构、高校和伊朗在华企业的中伊学者约30人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安徽大学副校长薛照明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汪朝光教授专门为本次会议发来贺信。与会者围绕着“中国与伊朗关系的历史”、“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和伊朗”、“国际秩序变动与中伊战略合作”以及“中国伊朗学和伊朗中国学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四个主要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中国中东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原所长杨光教授首先作“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国-伊朗全面合作的内涵”的主题演讲,他着重指出,在当前的形势下,中伊两国在巩固传统的经贸关系的同时应进一步拓宽双方在教育、技术服务和新能源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德黑兰大学世界学院教授BehzadShahande在主题发言中以一个研究中国和东亚国际政治的学者的视角回顾了自己70年代末在中国目睹改革开放初期的生活经历,他认为中国的发展是全方位的,中国与伊朗存在很多的共同利益,在国际事务上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中伊两国的发展都离不开双方强有力的相互支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前《文汇报》驻德黑兰首席记者周戎在发言中指出,稳定牢固的关系符合中伊双方的利益,中伊之间应加强战略沟通和交流,加深两国政治理解和增强两国人民互信。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副主任陈俊华强调伊朗拥有庞大的人口、辽阔的国土面积、丰富的资源,基于此两国之间的贸易潜力也十分巨大,同时也指出国内对于中伊贸易研究的研究方法有待提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北非中心主任金良祥针对当前的美伊关系以及伊核问题的前景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预判。伊朗在华企业负责人SaedAabbasi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认为中国民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了解程度不够,因而不利于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深入合作。中国应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媒体界、学界的联系和交流,向各国普通民众宣传“一带一路”的真实内涵,让民众了解中国“一带一路”的经济学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陆瑾认为,美国对伊朗逐渐升级的制裁对伊朗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来说是真实的、难以绕过的,希望伊朗朋友不要轻视这一点。西安外国语大学伊朗学者EmamSeyedJalal(中文名“家乐”)就伊朗国内的政治形势进行系统、细致的梳理。安徽大学西亚北非研究中心王泽壮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和体会,认为中国伊朗研究领域相较于东亚其他国家,对于伊朗国内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研究远远滞后,国内尚未有著作对于哈梅内伊的深度研究。伊朗在华留学生、中国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生AliGholizadeh和科技史专业博士生AtaJalayer还分别就中国伊朗能源贸易的前景和伊朗国内关于中国研究的动态等话题就进行了发言交流。此外,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王光远、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于桂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波斯语教师姜楠、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所博士生苏欣、山西师范大学王宝龙等就上述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和讨论。本次学术会议主题集中、具体,兼具学术性与实践性,两国学者从各不同的视角对当前美国制裁伊朗等现实问题予以积极回应。(匡泽玮)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ly/1027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