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伊朗印象德黑兰没有霾,伊朗的妇女把头巾

发布时间:2017/8/19 16:38:10   点击数:

本文摘选自银山拍浪的伊朗游记,感谢作者的分享

伊朗给我的第一印象,也是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所有的妇女都得戴头巾,把美丽的头发包起来。

我们乘坐的卡塔尔航空QR航班,从多哈飞往德黑兰,飞机快降落的时候,但见许多妇女——非伊斯兰教妇女,包括我们团队中的妇女,纷纷从随身带的小包从取出头巾,然后用很不熟练的姿势、很不标准的样式把头发包起来。

旅行社发来的出团通知书上就特别注明了,每位女同胞都需要准备一条头巾,并在到达德黑兰机场时戴起来。

伊朗的全称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是将伊斯兰作为国教的一个宗教国家。除了宗教礼仪外,给我的印象是一座座高大宏伟的清真寺,还有就是每个妇女都戴头巾。蒙面纱和穿黑袍的妇女,在德黑兰和伊斯法罕比较多,而在设拉子就少见,这与一个城市的开放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据说,把女性身体用黑袍纱包起来就为了减少对男性的诱惑,让男人在做祷告的时候心中只想着真主。但在我们男性看来,“包起来的肉体”有时甚至比裸体更有吸引力,心理学理论也支持这种观点。

就我的观察,全身用黑袍“包”起来的,主要是上了年纪的妇女和高中及以下的女学生,前者,我想是基于过去长期养成的习惯和对宗教的虔诚,后者,则经济条件有限,更或者是学校的规定,以无差别的贫富来培养学生的自信。而伊朗的年轻女性,大多与上海等大城市一样,衣着时髦,带名贵包包,用苹果手机(据说是走私品),尽显曼妙的身材。

伊朗男性的着装就很随便了,基本上与我们没有区别,根本不可能从着装上反映出是否信奉伊斯兰教。男性一般下穿牛仔裤子,上衣T恤、夹克、毛衣,当然也有很多穿西装。西装店在伊朗很常见。这与波斯湾对面的阿曼、卡塔尔等阿拉伯男子穿白色长袍,戴白色头巾和头箍有很大的不同。

我对妇女戴头巾的行为并不感冒。要知道,在上海的农村,如南汇、松江,当地的妇女也有戴头巾的习惯,主要是不让尘土弄脏头发以减少洗头,也有在夏天以免头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的作用。新疆的妇女,主要是维吾尔族妇女(她们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她们也戴头巾,这可能是长期形成的宗教习俗,但我更愿意看成是为了遮蔽漫天风沙和强烈的阳光,至少在一开始教义形成时是如此。但如果硬性规定妇女必须戴头巾,这在西方社会看来是侵犯人权的行为,虽然这种规定相对来说是很温和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

既然妇女在公开场合戴头巾是一种宗教习俗,那么妇女在家里戴不戴头巾呢?伊斯兰教教义规定,在女性和亲人面前可以不戴。但假如有佰生人要进你家,你去开门时戴不戴头巾呢?如果开门进来的是女性,那自然可以不戴,是男性,就必须戴了头巾后走开门。为了能让室内的人知道进来的人是男人或女人,伊朗每扇入户门的门环设计有二种式样:一种是一个圆铁环,供女性客人用,另一种是实心的一截铁块,供男性客人用,两者发出的声音明显不同,这样就能准确无误地告诉来开门的女主人要不要戴头巾了。

妇女必须戴头巾,是不是意味着当地妇女就不需要做头发了?答案是否定的,与其他国家一样,伊朗妇女也爱美,也做头发,烫剪时髦的发型,在家里等私下场展示给“悦已”的人。

妇女在公开场合不戴头巾行不行?不行,如被隐没于城区各个角落的“道德警察”发现,轻则警告,重则会被关起来思过。在伊朗的这些天里,依我仔细观察,的确没见到一位不戴头巾的妇女。在德黑兰,我遇到一位年轻的伊朗女导游带了一个台湾团,说得是一口流利的“京片”,她头上没戴头巾,但戴了一顶上有“小尾巴”的瓜皮帽子,算是头巾的变通吧,也就仅此一位。

P1、伊朗德黑兰,时髦女性P2、老年妇女大多穿这种黑袍。这是在卡尚街头P3、这就是黑袍,新疆称为吉里巴甫服,但没蒙面P4、伊朗人家的进门,如是女性客人就用左手的门环,女主人不戴头巾来开门;男客人就用右手门环,女主人就会戴好头巾来开门。我试过,两者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这个亦非东方亦非西方的神秘古国

她的面纱下究竟什么样?

壹行·伊朗

伊朗与你想象的不一样

神秘

波斯

热情

美好

文章作者银山拍浪,文章由壹行伊朗编辑整理

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并注明出处

投稿请发至邮箱:yixingyilang

.







































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
白癜风症状图片及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ly/1325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