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气候 >> 周杰伦官宣三胎,昆凌被骂惨又一个生育机器
来源
十月呵护
id:shiyuhhu
前段时间,周杰伦在社交平台上晒出昆凌孕照,大方宣布喜迎三胎~
其实早在年,昆凌接受采访时就很直接的表达过想生三个孩子,这次算是得偿所愿。
大家都纷纷送上祝福: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声音:
“能生孩子”、“生育机器”等等,都算是比较委婉的表达了,有的人甚至用“猪”这种侮辱性的字眼来形容女性。
有网友怒怼了回去:
透过这件事我们能看得出来,在当下的舆论环境,生得多也会被诟病。
但就像这位网友所说,生育自由本就掌握在每对夫妻手里,生与不生本就应该由夫妻双方决定。
为何还能有人跳脚说出如此“降智”的言论?
生育权
是每对父母的基本权利
年,联合国国际人权会议通过的《德黑兰宣言》首次提出:生育权是基本人权。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社会进步及发展宣言》重申:“父母有自由并负责决定其子女人数及生育间距之专有权利。”
也就是说,生育权本身就是每对父母的基本权利。
生不生孩子,生几个孩子,每胎之间间隔多久,都由父母自己决定。
我国今年陆续出台三胎生育相关政策,从鼓励到放开,再逐渐到正式出台,将更多的生育权还给民众,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不过现实的问题是,能够生的起三孩的家庭恐怕是凤毛麟角,更多的家庭只能是有心无力。
但是对于明星等人群,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做支撑、请得起足够多的帮手帮忙带娃...满足了这些条件,要三胎根本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撇开这些经济等外部因素,单从生育来说。
女性所承担的影响与压力,以及在生育过程中需要面对种种改变,都是多于男性的。
甚至可以这样说,一定程度上,男性是不需要来承担这部分风险的。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生育,对于女性来说就是一种“不平等”,更别说还拼三胎。
事实确实如此,女性在生育上确实比男性付出的多,这不可否认。
但这不意味着生三胎就是对女性的一种掠夺,很多家庭有实力、老公够给力,那即使是面对三胎,女性仍然有底气去选择。
生育自由,不仅仅只是不生,也有生。
所以看到微博下面很多人的恶意中伤,心中确实一阵恶寒,为什么分享爱情结晶的喜事会被曲解成毫无意义的掠夺?
这也不仅让我想起了之前知乎上的一个热门帖子:「没钱不要生孩子」。
没有经济实力,是不是就该被剥夺生育权?
经济是不是生育的决定因素?
经济基础
并非决定因素
关于这个话题,菌菌和朋友还专门探讨过。
其中一位朋友的观点或者说她的故事,对我的认知有了很大的冲击与改变。
“其实,在还未生孩子之前,我自己一直都将经济基础作为生育的决定因素。
没钱,不会选择生,更不敢生。
但在这些年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有钱没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以前我总觉得我的孩子就要吃好的、用好的,物质上充分满足。
衣服都会选择品牌的、玩具也会时常买,但后来发现,人家更有钱的家庭,一件衣服动辄上千。
那在人家眼里,我是不是就是那种没钱就别生孩子的一类人。
后来,一定要给孩子最好的念头也逐渐被瓦解。
因为“最好的”就是一个相对概念。
给孩子买简简单单的普通衣服,孩子依旧很开心;
不去高档餐厅,给孩子亲手做辅食,孩子也会吃的很高兴;
买不了昂贵的玩具,自己动手改造家里的小物件当做玩具,孩子也能玩很久。
......
人生百态真不是钱多钱少能限制的了的。
而孩子所需要的“富养”,也不单单是经济,还有精神。
带孩子去游乐场玩,你只顾玩手机与认真陪伴孩子在家里过家家相比,我相信很多孩子肯定会选择后者。
有时候,父母的陪伴要比有趣的玩具更吸引人”。
其实,想给孩子最优质的条件,这没错。
但经济基础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没钱你生什么孩子,但这个没钱到底是什么样的标准?
吃不起高档餐厅、穿不起品牌衣服,就是没钱?
还是满足不了孩子的养育、教育支出,就是没钱?
见过宝妈群里,大家都在团购9.9元一本的故事书,有个妈妈惊叹孩子的东西好贵,而转天就给自己买了近万元的手机。
也见过孩子被困十几万的汽车里,却舍不得一块玻璃钱救孩子的家长。
但也见过每月工资几千块,但却为了支持孩子的梦想,咬牙为孩子买钢琴的家长。
所以,钱真不是一个绝对标准。
有的家庭虽然没有汽车豪宅,但家庭和睦、思想上进、育儿有方,孩子不一定总能得到最好的,但肯定能得到需要的。
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虽然超过平均水平,但不舍得给孩子提供心理预期之外的任何条件与资源,那这样的经济条件和孩子有什么关系?
当然,这也不是指经济条件的不足用爱与责任就能弥补,经济不是唯一决定因素,但也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养育、教育、医疗等等,都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只是这是一个相对概念,别过分看重,但也需要尽力争取。
大家在权衡生育或者说生二胎、生三胎,要思虑的东西很多很多,经济压力、心理、机会成本、伴侣的责任感、女性的职业生涯等等。
而对于很多人动辄就吐露“你没钱生什么孩子”的观点,我不是很认同。
这句话或者这个标准,其实更适合个人对自我的一种衡量,而非对他人的一种指摘。
其实生与不生,还是生几个,都是个人自由。
但还是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是在父母的期盼下出生、呵护下长大。
我们能选择,但孩子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
杨桃妈妈视频号,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