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赴朝五大战役之首战告捷

发布时间:2022/5/11 16:58:26   点击数:

横贯朝鲜半岛的北纬38度线,不仅将半岛从地理上划分为两个国家,同时也是两大不同意识形态阵营的分界。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是因为这条线,引发了一场堪称波澜壮阔的战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半岛风云

年,反法西斯阵营已在各处战场逐步取得主动,胜利已初露曙光。同年底的德黑兰会议上,美苏两国达成一项共识:战后将朝鲜半岛从日本殖民中解脱出来。

年初的雅尔塔会议中,以协议方式确定,半岛应由美苏中英四国托管。而后在同年8月9日,即苏军出兵东北当天,美苏商定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占半岛南北。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战后,半岛民众无论南北,发起“反托管”运动,希望半岛统一,建立真正属于朝鲜人的国家。然而以何种方式进行统一,成为争论焦点。是“北统南”还是“南统北”?这显然是个难以抉择的问题。

美国建议全民公投,让朝鲜自主决定,而苏联指责美国操纵选举,并禁止相关人员入境北朝鲜组织选举。于是,朝鲜半岛上成立了两个国家,南北国土比例约4:6,人口比例约7:3。(朝鲜半岛面积22万平方公里,当时人口3千万)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由此看出,朝鲜问题源于大国之间的争夺,而当时久经日本殖民的朝鲜民族,于贫弱间亦无力阻止半岛的分裂。

之后美苏虽将大部力量撤出半岛,然而南北对立已势如水火,最终发生兄弟阋于墙的悲剧。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合国军”干涉

从到年中,短短一年多时间,两国围绕38度线发生数以千计的冲突,剑拔弩张的气氛笼罩着整个半岛。

年6月,北朝鲜以“受到韩国侵略”为由,越过38度线发起军事行动,三天即克汉城,并一路南下将韩美联军压缩至釜山地区。

紧要关头,在苏联缺席情况下,联合国通过决议,出兵干涉朝鲜事务。除美国外,共15国派出少量军队,其象征意义远高于数量。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9月仁川登陆后,已前推到半岛南部的北朝鲜军队陷入被动,而“联合国军”悍然越过38度线,北进中朝边境,试图将红色意识彻底逐出半岛。

如任由该计划得逞,两大阵营的对抗前线,势必会从38度线北移到中朝边境,对新生的共和国将是巨大威胁。这并非杞人忧天,当时美战机已对鸭绿江隔岸的安(丹)东发起攻击,并已于同年6月派出第七舰队封锁tw海峡,遏制之心昭然若揭。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此,政务院发出最强音:

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0月19日, 秘密赴朝,计划于龟城—德川—五老一线布防。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入朝首战

以美韩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分东西两线约10余万兵力北上:

西线分为两翼,左翼为美24师、英27旅、韩第1师,由平壤向新义州—碧潼一线推进。右翼由南朝鲜3个师组成,向中朝边界的楚山—江界一线进攻。

东线亦分为两翼,左翼为美7师、陆1师,从咸兴出发,向江界—惠山一线进发;右翼为南朝鲜首都师、第3师,沿半岛东海岸直扑图们江。

从进攻部署可以看出,美韩联军分工明确,将一千多公里的中朝边境分为四部分,实施收网行动。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由于北朝鲜军队已被击溃,自觉毫无风险的美韩联军,以团营建制大胆前推,这给 创造了围歼良机。

因美韩军推进过快, 已来不及前往原定区域布防。鉴于此,改“防御拒敌”为“运动歼敌”,恰恰是这一决定起到了奇兵突袭的效果。

西线右翼南朝鲜三个师急于立功,走到了最前面,使得整个战线形成凸出部,从而成为 首战目标。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部署如下:

集中主力38、39、40军于云山—熙川一线,围歼南朝鲜三个师。以42军阻援东线敌军,保护主力侧翼,配合围歼任务。66军为预备队,并以一师兵力为前锋,阻击西线美英先头部队。

然而以团营建制行进的南朝鲜军“不好围”啊, 当机立断,以师为单位分散歼敌。南朝鲜第6、8师先遭重创,散落在各处的部队纷纷被歼。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韩第1师也被三面围于云山地区,但得到美骑1师支援。直到此时,“联合国军”仍固执认为 如同己方一样,只是“象征意义”的少量部队。故而当南朝鲜军前进遇阻时,仅由美英军前往加强,继续北进。

11月1日总攻开始,39军重创美骑1师及韩1师;38、40军迂回“联合国军”侧后;66军及刚渡江之50军一部,对西线美英军发起冲击。

截止3日,方感大事不妙的“联合国军”全线后撤, 全线追击,至5日战役结束。

入朝首战告捷,共歼敌1.5万人, 亦伤亡万余。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一次战役的战略意义显而易见,将“联合国军”从中朝边境,一直驱赶到清川江以南,自此攻守之势逆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qh/1008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