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气候 >> 一个人的新丝路三伊朗middot
德黑兰是座大城市,当然这个“大”不能用中国的标准衡量,德黑兰面积不到平方公里,人口却超过万。这么大的人口密度,如果没有地铁那得堵成啥样啊?上世纪70年代伊朗就要修地铁,修了一溜十三招,却因为“两伊战争”烂尾,后来中国公司接手,同时修5条地铁,终于帮伊朗人民圆了20多年的“地铁梦”。
都说北京地铁挤,我倒没什么感觉,其实除了早晚高峰和换乘站,平时人没那么多。但德黑兰的地铁已经不能单纯用“挤”形容了,能不能上去全看命。每到早晚高峰,可能每个车厢只有一两个人下车,却有二十几个人围在门前等着上车,等半小时才能上去是常态。伊朗地铁票很便宜,我用现金买,单程一块多人民币,随便换乘,办卡应该更便宜,所以成为当地老百姓出门首选。
我有幸体验了把晚高峰,等了七八辆没上去,其实想上肯定能,我真心想挤谁能挤得过我?伊朗地铁男女车厢分开,我不好意思挤比我苗条得多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们,仗肥欺人这种事咱做不出。由于我太谦让了,带动了一群大姐大姨陪我一起等,后来她们觉得我等时间太长,实在看不过去了,车门一开,一群穿着一袭黑袍、戴着黑头巾的女人们前腿弓后腿绷,喊着劳动号子一起我把推上去了。
还有一次坐地铁,我没找对方位,站到了男性车厢门前,后面一拥就把我挤进去了,虽然里面也有个别女乘客,但都是跟老公一起,我一上去顿时产生了动物园猴山看猴的效果,所有目光都欻欻我。一个大姐把老公撵起来让我坐下,邻座小baby特别喜欢我包包上的熊猫,我就送给他了。不一会儿他弟弟对我包包上的猩猩挂件产生了非分之想,我一看没有哥哥帅,就装作看不懂的样子。好吧,我承认自己很肤浅,净看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