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气候 >> 伊朗,不一样的生活一
这篇游记豪迈地提到了:莫克清真寺,波斯波利斯,自由广场的大门,伊斯法罕的聚礼清真寺,卡里姆汗城堡,帕萨尔加德,大巴扎,亚兹德的礼拜五清真寺,大巴扎,风塔……
飞机降落,跟着人群来到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入境口,迷茫中夹杂着兴奋,刺激的那种兴奋,攻略都没做就这么过来了,这是伊朗啊,充满种种传说的神秘波斯国。贪便宜的冲动,在伊斯坦布尔游荡的时候顺手看了下到德黑兰的机票,六百块,半点没犹豫,下单确认付款。终于可以去看那牵挂已久的粉红清真寺了。
莫克清真寺(粉红清真寺)
在以往的行程里,我是重度智能设备依赖者,出门很少做攻略,大多在途中靠网络解决,这在伊朗就不大行得通。出发前临时下的那几个离线APP也不是那么好用。吉人自有天相这句话在我伊朗的行程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茫茫人海,诺大的一个德黑兰,能在地铁站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算是神迹,他恰好第2天离境,他恰好有一本LP,他恰好有很多钱没花完,他恰好想请人吃饭.....雪中送炭。后面大部分的吃住行都参考LP了,绝大多数推荐都还不错,到伊朗还是得准备些传统的工具书比较妥当。
以往前人的游记中有不少把自己的行程描述得小心翼翼,诸如拍照要偷拍,晚上别出门什么什么的都是自己过于敏感吧。这绝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秘和封闭,我所见到和认识的伊朗人全是热情友善的,对于中国来的游客更加亲热,在这里,中国不叫CHINA,叫QIN,只要一听是从QIN来的,脸上笑容翻倍。途中常常被伊朗人的热情感动而念念不忘,这在别的国家是很少碰到的。
一直后悔没能给热情招呼我的伊朗人民留下什么做个纪念,给他们拍的照片是没办法让他们看到了,如果再去的话会带个便携打印机之类的,当场送个照片吧。对于拍照留念,伊朗人民具有着相当高的热情,带着相机走在街上,时常会被当地人邀请合影或者等他们摆好姿势来上一张。
另外,姑娘们在人流密集的地方需要稍加留意,揩油这事还是偶有发生的。据受害者描述,手法纯熟老道,力度适中。
大巴扎
虽然一直被美国制裁,但是并不影响人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找到机会就一定会和你聊天来练习自己的口语,不过大多数人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我每天都要回答很多次我从中国来以及我的名字,问候喜欢用howdoyoudo?开头的挺多,在亚兹德那位热心带路的老者几乎把初中英语第一册的所有对话都和我聊了个遍,发音圆润自然,吐字清晰,略带孜然味。只是每次我对他说thankyou时他都会认真地答一句verymuch而已。段位高点的会问你是否喜欢伊朗和对伊朗的印象,我都拣着好的说。。。你们听着高兴就好。
大巴扎
兜里带着欧元和美金过去可以,信用卡和银联卡基本没有用武之地,除了德黑兰那有限的几个五星对外酒店可以使用之外,别的地方想都别想,制裁和封闭的原因。德黑兰机场有几个换汇的地方,汇率奇差。进城以后银行可以换,几个大的集市附近也可以换,换完以后就身怀巨款,钞票后面的一串串零数得头晕,一般给钱的时候我都是一把钞票伸过去让他们自己拿,伊朗人大多都很实诚,绝不多拿。记得在大城市碰到汇率好的多换一些比较妥当,用不完总比没有好,最后一天身上只剩美金的时候过得非常凄惨,整辆大巴的人都在途中的餐厅吃饭,我趴在玻璃上,静静地看。。。
大巴扎
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有手机上网卡卖,据说速度奇慢,大部分地区不保证有信号。只在这见到过,城里没见。
住宿的地方都有WIFI,网速不敢恭维,能刷朋友圈的地方不能刷微博,能打开微博的地方朋友圈打不开,严重影响了我在旅途中发图得瑟的快感。中国移动的漫游也不大好使,直接拨打经常不通,短信中午发出去石沉大海,在临睡前会收到一堆内容同样的回复。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我和一位在国内神交已久但是一直未曾谋面的朋友在德黑兰成功见面了,上午短信约他晚上7点在大巴扎对面的皇宫门口碰面,一直没有回应,按约定的时间我去了,他也去了,夜里各自回到酒店后,我收到短信“好的,不见不散”。
大巴扎
请断绝在线订房这个念头,网上能搜索到部分住宿提供的EMAIL地址,但是邮件过去没有任何回音,在伊朗期间所有的住宿都是现找。当地的出租车司机都熟悉住宿分布,让他们直接带就好。油价人民币1块7一升的国家,打车绕城转几圈随便!
除去德黑兰之外,其他几个地方的住宿都很有当地特色,LP上推荐的都不错,大多都是传统院落再加上民居,院落就是餐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手持不同语种的LP聚在一起,单身旅游的中国妹子也见到了不少,都是女汉子那款式的。客房环境略差一些,嗯。这是伊朗。
伊朗的大巴票价便宜得令人感动,通常8、9个小时车程的票价折合人民币也就2、30块的样子,车上还有点心和饮料提供。车型档次分为普通和VIP两种,都很宽敞,VIP可以放平了睡,在我看来,就是飞机经济舱和头等舱的区别。不过基于我被VIP大巴两次放在城边的经历,还是建议坐普通大巴。
另外,大巴经常会莫名其妙的停下来,不是吃饭也不是撒尿,只是司机会消失不见,耐心等待就好。
德黑兰-亚兹德-设拉子-伊斯法罕-德黑兰
临时起意的行程,时间不是太足,下次会加上马什哈德之类的吧,听说伊朗的境内航班票价也很便宜。
在游记正文开始前,最后郑重提示,学会波斯语里的数字是头等大事,上图还算好,有实物可看,这里对旅游业重视不多,菜单上有图片的餐馆少之又少,大多数时候你要面对墙上一张写着天书的菜单发呆,难吃的可以接受,看不懂价格会心虚啊。我经常跑到厨房看菜点单,常用的对话大概是这样:This,this,no,no,notthis,yes,thisone,andthis,thankyou。牢记上面这段英文,我在欧洲横行麦当劳肯德基赛百味之类的都是靠它。
亚兹德是这次行程里最喜欢的城市,一开始就有状况,我喜欢这样的经历。。。。
凌晨四点,所谓的VIP大巴把我扔在了路边,和国内很多地方的长途大巴相似,有的车次对于某个目的地来说只是经过,所幸这不是个寒冷的季节。
下车的地方停着三五辆很是破旧的轿车,几个司机围了上来,这场面让我多少有了些思乡之情。他们的英文和我一样糟糕,努力沟通。搞清楚离预想的目的地还有十多公里之后开始砍价,最后找了位面相和善头发花白的大爷成交,这要是有什么意外搏斗起来我胜算会略大一些,大半夜的身在异乡,优先考虑安全问题。
没有预定住宿,大爷开车带着我在老城里挨家敲门,黑夜里的老城错综复杂,到处都长得一样,完全没有方向感。但凡能敲开门的客栈酒店都是满房,我无奈,他也无奈。最后大爷把车停在了角落里,摸了条毛毯,放平座椅,示意我就在车上先对付一下,距离天亮也没多久,凑合吧,很久没有和同性在那么狭小的空间里一起睡过了。他呼噜声很响。天亮后拥抱道别,双倍车资主动奉上以示感谢。
这座地处伊朗中部腹地的历史古城建于五世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城落之一,可追溯到米底时期。由于地处偏远的荒漠中,与外界相隔,亚兹德在历史上曾免于多次战乱。甚至在蒙古军东征时期,伊朗很多城池都毁于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铁蹄之下,但是亚兹德却能安然无恙,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地貌和人文风格。亚兹德城的建筑极具特色,全城的房屋大部由土坯泥砖筑成,外附泥浆,上有风塔。穿行在城内的胡同里,颇有身处于中国晋陕以及西北省份村落的感觉。
找好住处放好包开始瞎逛,伊朗司机精湛的停车技术让我震惊,赞一个,我前后都看了,毫无缝隙,浑然天成。
亚兹德周边还有拜火教的宁静之塔和圣火庙以及另外几个遗迹,老城的古朴和宁静让我实在不想离开,就在这绕绕好了。
正午的老城到处都空荡荡的,店铺大多关着门,我坚定地认为这是周末的缘故。后面才知道这种时候大家都在家里避暑,只有我这样的才会在这个时候出门。
亚兹德是一座被沙漠包围的城市,年来这里一直有人居住,也有人说它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亚兹德很久以来就已经是一个商业中心,早在中国的元朝,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曾经拜访过这座城市,这位意大利人当时对亚兹德的描述:一个美丽而辉煌的城市,一个商业中心。
不要怀疑我开头说的深夜坐车在这古城里转悠这事,这确实是能够通车的,天黑的时候你进来绕几圈试试,一定也会迷失的。
星期五清真寺
亚兹德的礼拜五清真寺有着伊朗最高的宣礼塔。礼拜五是伊斯兰教的聚礼拜日,所以在伊朗有很多清真寺都叫礼拜五清真寺。这要是约会说地名的话怎么搞?我在城南礼拜五,你在城西礼拜五。
星期五清真寺
在伊朗看清真寺,千万不要忘记抬头,大多清真寺的穹顶都美得难以言喻。
和外面的炎热相比,清真寺里温度低了许多,人们大多在这里休憩,午睡的也有。
墙头经常会出现一些奇怪的东西打量我。1个,2个。找不到3个的图。
巷子那头那位一定是当地富豪,马甲衬衫外带座驾
在老城其实并不用费心去分辨方位,顺着路走就好,总能绕回来的,而我更多的时候,喜欢蹲在阴凉处,等待居民路过。
微单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拍得隐秘,得益于翻转屏的优势,鄙人擅长腰部取景,可以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拍到一些照片。
多莱特阿巴德花园与风塔
人类的智慧无穷无尽,除了风塔这天然空调之外,狭窄的阶梯弯弯曲曲往下走会直通到坎儿井。据说波斯坎儿井已经有年历史。坎儿井这东西在新疆也很普遍,所以对中国人并不陌生。
多莱特阿巴德花园与风塔
难怪街上人那么少,换我呆在这样凉快的地方我也不愿出门。
多莱特阿巴德花园与风塔
这是亚兹德的收费景点之一,门票不贵,但也没啥看头。很多照片里都有后面屋顶上那个四四方方的造型,四面百叶的风塔,它与坎儿井结合,一个地上、一个地下,构成庞大的天然空调降温系统。由于上下温差较大,屋顶稍有微风,口子开在对风处的风塔就会将室内空气抽走,而地下坎儿井里的冷空气随之被置换到室内,凉爽宜人。
多莱特阿巴德花园与风塔
偶遇一群正在踢球的孩子,有男有女,面对镜头,他们并不拘束。
敲门是有讲究的,男的敲左边这个柱状,女的敲右边环状,这样主人就能从敲门声中分辨出客人性别。完全符合生理构造,大家都懂。我想两边一起敲,场面一定很混乱。
我一直想看看整个老城是什么样,找了个适合我身手的地方爬了上去。远景,其实。。。也没啥好看。
似乎每次我出门拍到的孩子里总有这个造型的。。。我的长相,就那么。。。。么?
不得不说,伊朗孩子们的眼睛都挺大的,男女普遍颜值都高,从小基因就好。
上面这图,很难描述。。。。
不记得是在哪家的房头看的日落了,神秘的伊朗,神秘的亚兹德老城。
这边是亚兹德的新城,和老城比起来到是热闹得多。
从亚兹德到设拉子我选择了夜间大巴,睡一觉就到了,不是奔着穷游而去,只是为了节省时间。为了避免再被扔路边,普通大巴。
设拉子是伊朗所有城市里名声最响的一个,所以也是我这次行程里最重要的目标,粉红清真寺的名头就不多说了,另外还有古波斯的首都遗迹波斯波利斯等等等等等,建议留2天以上的时间进行游览。(未完待续……)
图文来自网络,由《左波斯右伊朗》推荐阅读!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北京的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qh/13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