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气候 >> 新华社记者驻外随笔等到了国外,你会更爱
德黑兰时间30日凌晨5时30分,北京时间已经上午9点。
没过几秒,手机密集震动,是一串新闻推送,屏幕的亮光晃眼: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举行,视频直播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阅兵,沙场阅兵来了……
万里之遥的塞外校场日上三竿,德黑兰的天才刚蒙蒙亮,阳光还没从东边的山头翻过来。
翻身起床打开电视,把音响开大,号角争鸣,军歌嘹亮,熟悉的铿锵旋律在德黑兰城北的街巷回荡。
“等到了国外,你会更爱国的。”临行前跟大学一哥们儿吃火锅,他很自信地说道。
“爱国”,到底是何种滋味?
从到德黑兰的第一天起,我开始重新拾起已经“退化”掉的一个习惯:出门要带钱。
每次买完禽蛋菜蔬在巴掌大的钱包里翻腾零钱的时候,内心都不由的埋怨两声:这要是在我们国家……
那一刻怀念,算是“爱国”吧。
德黑兰街道路口,总有一群年轻人不分昼夜在滚滚车流中穿梭,抱着大把的鲜花,然后勉强腾出手指挨个敲着车窗,向车内的男女老少兜售。
这群人中年纪大的也不过30来岁的样子,小的大概只有13、14岁。
有天晚上开车出门,分社的雇员指着窗外对我说:“他们找不到工作。”
我不禁感慨,幸好没生在这,不然会是“他们”中的一员么?
按照伊朗政府自己公布的数据,现在每四个29岁以下的青壮劳动力,就有一个失业。
那一刻庆幸,一定是“爱国”的。
图为记者在中国驻伊朗大使馆与使馆陆、海、空军武官姚垚大校的合影。
抵达分社不久,去参观当地一家中资企业时,一位已在这里坚守多年的员工向我介绍他们的项目:
“那个地方在伊朗和伊拉克的边境,汉谟拉比法典就是那出土的,不过那地方周围还是两伊战争留下的雷区,我们一边干活儿一边还得帮着排雷。”
我错愕无比,文明古迹怎么能与危机四伏的雷区联系在一起?
这一刻“无法想象”的背后,其实也是“爱国”。
分社的司机曾经在美国留学,但从没去过中国。
有天跟他打听去古都伊斯法罕的路线时,有了这么一段对话:
我:“那边开车过去得多久啊?”
司机:“半天吧,有三、四百多公里。”
我:“三、四百公里……你听说过中国的高速铁路么?”
司机:“没有啊,怎么?”
我:“那个时速可以超过公里,如果去伊斯法罕一个多小时就够了。”
司机:“哇!那是飞机的速度啊。”
我:“是啊,飞机起飞的速度,北京到上海之间的线路是最忙的。”
司机:“北京到上海有多远啊?”
我:“嗯……1到公里吧。”
司机吹了一声口哨,顿了下:“那是从伊朗东边到伊朗西边的距离啊!”
我没接话,扭头看向窗外,内心在“窃喜”。
其实,那一刻的“自我优越感”,也是“爱国”呀!
恍然发现,“等到了国外,你会更爱国”的原因很简单:物资丰饶,日新月异,生活便捷,治安有序,原来在国内习以为常的一切,直到身居海外才能真正体会到,这是何等“非比寻常”。
而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有着镜头前那些铮铮铁骨日复一日默默的守护。
这个国,太值得去爱。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来源:新华国际头条(interxinhua)
记者:马骁
赞赏
长按白癜风医疗的饮食禁忌白癜风能不能治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qh/14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