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自由纪念塔
在去德黑兰之前,我对伊朗的印象还是停留在战乱、落后、贫穷、头戴黑纱的女人以及骇人听闻的石刑。所有的朋友听到我要去伊朗的时候,都会瞪大眼睛说,那里不是战乱嘛,你敢去?其实我也有点担心和害怕,但最终,对神秘中东的好奇战胜了一切忧虑,我对即将踏上的“波斯帝国”充满了期待。荒废已久的美国驻伊朗大使馆
经过8小时的长途飞行,在飞机快要落地的时候,我的确看到了这个国家的落后和贫瘠的土地,市区的房子不高,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几乎没有什么高层建筑,连机场也是看起来不太高端地样子。现在对德黑兰霍梅尼机场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只记得到处都是哈梅内伊和霍梅尼的肖像,而且禁止拍照,所以也没能留下照片。一出机场,就看到出租车顺着路边一字排开,热情的司机吆喝着,没有管理人员在组织秩序,也没有强制排出S型队伍的栏杆,一切都很随意的样子。我们随便挑了一辆上了车,准备去酒店,当时正逢德黑兰的晚高峰。一路上司机不停地在跟我们聊天,同时指指窗外,波斯语我们也听不懂,但是他看起来很热情、很快乐,似乎在向我们介绍着什么,于是我们也只能回报以善意的微笑,点头OK。直到路过一个庞大的有围墙的院子,我们终于听懂了司机的那一句话,他指着里面,说了一句:哈梅内伊。快到城里的时候,车速慢了很多,路边开始有行人、摩托车不断穿行而过,我们开着车窗,一辆摩托车上,有两个少年,彼时夕阳正好,打在他们脸上,越发显得他们金黄的肤色和深邃的眼眸。他们向我们招手,不断说着:你好,你好。那友好而纯真的笑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终于到酒店了,酒店是市中心的一个老牌大酒店,装修看着贵气但是已经明显陈旧的样子。照片不是我
从酒店窗户看出去的样子
第二天,我们吃过早饭后,打车去展馆。不得不说,德黑兰的早高峰真的很拥挤,他们本来马路就不是很宽,再加上靠近山地,有很多的上下坡和各种小巷子。但好在出租车司机在全球各地都是一样的无所畏惧。我还发现路上无论停的还是走的,所有车辆的后视镜都不同程度的损坏,由此可见他们的停车环境、道路状况和开车习惯都比较令人堪忧啊。当我们走到一片开阔地方的时候,司机突然靠边停车,跟我们说了一句就下车了,留我们几个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只见他跟路边一个卖果子的小商贩说着什么,然后捧了一捧果子就回来了,一上车就开心地把果子全部分给我们,从他的神情,我们能看出来他的意思是,这个果子非常好吃,让我们一定要尝一尝。原来,他是专门下车为我们讨果子吃,我们连声道谢,内心的感动油然而生。左边白发老头就是我们的司机。白色果子,其实就是白色的桑葚。(见下图)
因为伊朗实在是太干了,第三天我们有个同事的慢性咽炎就犯了,他需要像往常一样吃一些抗生素类的药片,于是我们满大街的找药店。由于他们几乎都是波斯语,要找起药店来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许是我们焦虑寻找的眼神过于明显,有个手拎公文包的西装男主动走上来用英语问我们是不是需要帮助,我们就跟他描述了一下我们的需求,他立刻提出说附近有个诊所不太远可以带我们去,路上他还说,在这里个人是买不到抗生素药片的,一定要拿医生的处方才可以,好在那个诊所下面就是药店,就比较方便了。工作之余,我们还去逛了街,欣赏了正宗的波斯地毯,华丽的纹案、绝美的配色、柔软的触感,不愧是名扬天下的。伊朗规定,所有踏上伊朗土地的妇女,无一例外,都要包头巾。据说路上经常会有便衣宗教警察,遇到那些不带头巾的妇女,是一定要抓起来审问一番的。但其实只要不在公众场所,当地的年轻女孩是不会戴头巾的,她们在party上,甚至会穿包臀小短裙。但是,即便是戴头巾,也掩盖不了波斯女孩那美丽性感的容颜。可能伊朗不作为一个旅游国家,所以德黑兰也很少能见到像我们这样的外国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被当地人拉起来合影,但是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男士永远不和除自己家人以外的女士合影。所以同一家人,女主人和我们两个女生合影,男主人就和我们两位男同事合影,特别有意思。在古列斯坦王宫。古列斯坦王宫是伊朗巴列维时代的皇宫,现在作为伊朗的景点供游客参观。整个皇宫奢华璀璨,堪称伊朗建筑的精华,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明镜殿、大理石殿、钻石宫、通风楼等。明镜殿更是堪称伊朗建筑精华中的精华,宫殿内的圆形顶部和四周墙壁都用小块镜子镶嵌。此外,宫殿墙壁上还有著名画家克马尔·穆鲁克创作的数幅名画,使宫殿显得更加富丽堂皇、流光溢彩。我们在古列斯坦皇宫游览的时候,碰到一个旅行团,里面有一个当地的小姐姐跑来跟我聊天,当她得知我是中国人的时候,她特别惊喜,她说中国才是伊朗真正的朋友,在美国对伊朗全面制裁的时候,全世界都抛弃了他们,只有我们中国人还愿意与他们互通往来,购买他们的石油,为他们提供各种帮助。最后她还帮我翻译导游的讲解,特别地贴心周到。当我讲到这里的时候,你们应该能猜到,为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伊朗,一定是一个值得去的国家,即便我后来还去了阿联酋、美国、俄罗斯这些更富裕和发达的地方,我依然对伊朗有一种特殊的情怀。这个国家的人们太善良和朴实了,虽然他们面对边境的冲突、美国的制裁、生活的单调和国家的落后,但是我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压抑和痛苦,我看到的是满满快乐,和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深深情怀,即便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也闪耀着不一样的光芒。作者心语:首先,感谢大家能看到最后。受到疫情影响,已经很久没有出去玩过了。有天忽然想起自己曾经去过的那些地方,很久没有再去回味了,原以为一直记忆深刻的那些细节,突然之间就变得有些模糊,甚至是想不起来了。于是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我想把这些还残存的记忆记录下来,一方面是想留下记录,好让自己不再忘记,因为有些地方去过了,可能也就是这一生的最后一次;另一方面也想跟我的朋友们分享,希望你们能够从我的故事和照片中获得一些快乐。如果你们喜欢,我会继续更新。再次感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