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伊朗越禁忌,越美丽上

发布时间:2021/7/22 16:13:26   点击数:
北京皮炎医院那里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伊朗史称波斯,位于西亚腹地,幅员辽阔,人口众多。90%人口是虔诚的伊斯兰教什叶派信徒。在这么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里,宗教有着超乎一切的权威

伊斯法罕.谢克洛弗拉清真寺内,墙壁上精美的花纹,冷色调的颜色,会让到过的人都沉浸在这精美的建筑内

德黑兰.原美国驻伊朗大使馆,电影《逃离德黑兰》就是发生在这里,如今使馆已变为伊朗的反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围墙上的壁画基本都是以反美反以色列为主题。当你看到一位穿着黑袍的妇女,走过骷髅头的自由女神像时,真是感觉到一种文化的摩擦

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当暖暖的阳光从窗户射入清真寺的时候,感觉信仰的力量

亚兹德.在迷宫一样的小巷里,找寻一个个匆匆而过,渐行渐远的身影

设拉子.粉红清真寺,当太阳初升的时候,感受美轮美奂的色彩

伊斯法罕.伊玛目广场,多年历史的伊斯法罕,在古代,它的美足以媲美半个世界

说起在伊朗旅行,对我感触最大的,不是设拉子那色彩绚丽的粉红清真寺,也不是马什哈德庄严肃穆的伊玛目礼萨的圣灵,而是这里的人们。一路走来,伊朗人应该算是最为热情好客的。走在马路上,见你是外国人,每个人都会跟你说上一句salam,当你在遇到问题麻烦的时候,总会有很多热心的人去帮助你,英语好的年轻人会主动过来和你攀谈,想要知道外国人对于伊朗的看法观点。也有不少年轻人会主动过来和你合影拍照。被邀请到当地人家中喝茶,甚至住在当地人家也都屡见不鲜。早就知道波斯出美女,但是在我的印象里,这里的女人只能是包着头巾,穿着黑袍,甚至只露出眼睛,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的。虽然伊朗的法律还是强制这里的女人包头巾的,不过在伊朗大城市的街头,不少女人头巾包的越来越靠后,露出精心修饰过的头发,脸上也看的出化过妆,时尚紧身的衣服也慢慢的取代大黑袍子一统天下的时代。伊朗本身是伊斯兰教什叶派国家,宗教对于人民的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之对于国外网络的控制,让伊朗人民很长时间都是与外界隔绝的,然而时代在进步,这些年伊朗旅行慢慢进入人们的视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进入伊朗,而当地人也迫切的想要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知道更多外边世界的故事

说起伊朗旅行,是否安全,个人觉得伊朗是我来过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当时伊拉克和叙利亚的ISIS恐怖组织慢慢进入人们视线,很多朋友问我你去伊朗,不怕被恐怖分子绑架么。在这里给大家扫盲一下,伊斯兰的恐怖组织,包括塔利班,伊斯兰国,还有最近兴起的尼日利亚的博科圣地,都属于逊尼派极端分子,伊朗属什叶派穆斯林,是被逊尼派极端分子所仇视的,逊尼派极端宗教分子不承认什叶派是真正的穆斯林,在塔利班执政阿富汗时期,大量的什叶派的哈拉扎人就遭到了逊尼派的普什图人的屠杀,这段历史,可以参考小说《追风筝的人》。所以说什叶派和逊尼派的极端分子属于势不两立额状态,伊朗是断然不会和ISIS等恐怖组织有瓜葛的,而且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表示会保护什叶派信众,打击伊斯兰国。

大不里士的巴扎

我们一行四人从亚美尼亚陆路口岸过境,出了伊朗那一边的海关大楼,已是中午,这里没有公共交通去往最近的小镇焦勒法,只能乘坐出租车。此时一位身穿着笔挺的西装,梳着背头年轻人与我们主动攀谈,问我们是否用车。他说英语非常流利,口音也十分纯正。根据我的直觉,此人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回绝了他。他一路缠着我们,并示意周围的那几个年纪大的司机,不让他们接我们的活儿。等了半天,才有一位老司机把我们叫过来,背着他私下谈,虽然不怎么会说英文,但是借着手机计算器和肢体语言,不一会儿就谈妥价格,马上装包走人

坐上他的车,一路沿着荒芜的公路。从伊亚边境到最近的城市焦勒法,一路都是沿着伊朗与亚美尼亚还有伊朗与阿塞拜疆的飞地纳希切万行驶。一路上都是伊朗军队的哨所,不能随意拍照。景色虽然有些荒凉,但是很大气,有点甘肃丹霞的感觉。一小时左右抵达边境小镇焦勒法,这里并无太多可以看的,加之看了一下这里价格相对便宜的旅馆,条件实在不堪入目,与司机商量,继续驱车前往大不里士。大不里士是伊朗东阿塞拜疆省得省会,也是伊朗重要的历史名城,这里是伊朗阿塞拜疆族的聚集地,他们的母语并不是波斯语,而是阿塞拜疆-土耳其语。随与波斯人不是一个民族,但是受到伊朗文化的影响,这里的人不同于邻国的阿塞拜疆共和国的人民,并不是逊尼派,也是属什叶派的穆斯林。当今伊朗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就是伊朗的阿塞拜疆族人。车子在空旷的公路上又开了3个多小时,抵达的大不里士,司机在我们的要求下,把我们放在旅馆集中的位置。我带着lonelyplanet寻遍周边的旅馆,最终找到价格卫生条件都可以接受的旅馆。一整天的折腾,人也很是疲乏,简单的再周围逛逛,吃点东西,早早的休息了。大不里士最有名的,当属当地的大巴扎。所以巴扎,其实就是中亚中东地区的大市场。大不里士的巴扎建筑群是世界上最美,历史最悠久的巴扎之一,经营历史长达多年,仅次于叙利亚大马士革的大巴扎。巴扎内有0多个建于5世纪的大型拱顶十分壮观。巴扎内区域分的很详细,又卖水果蔬菜的,有卖金银首饰,也有卖日用百货的。虽然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文化遗产,但这并没有太多的游客,充满了浓浓的当地风情

巴扎内的巨大的拱顶距今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有人问我穹顶上有原型的洞,如果下雨了,那巴扎里不是会进水么,但是在伊朗,在大不里士,气候十分干燥,一年里也下不了几次雨,即使下雨,也是很小的那种,完全不用担心

巴扎里的茶摊上,几位老年人,一边喝着茶,一边抽着水烟,肆意着享受着休闲时光

透着窗户,看到书店内,以为留着白胡子,缠着黑头巾的老者,在诵读着什么,虽然看不懂波斯文,但是猜测这家卖的应该是有关伊斯兰宗教类的书籍

日用百货以及小商品区不少的商品都能看到madeinchina的字样

波斯地毯是伊朗著名的手工产品。据说大不里士的地毯在品质上来说在伊朗可以排的上号,大不里士的巴扎里,不少店铺都做地毯的生意

巴扎里,一位父亲抱着她的女儿,萌萌的波斯小美女,与父亲互相打闹,嬉笑,一下子明媚了我的眼球

巴扎的西门出去直通着一个清真寺,通道内,不少带着头巾的伊斯兰神学者在一起聊天

一大帮穿着黑袍子从头蒙到脚的波斯女人站在一起,还是挺有视觉冲击力的

烧烤作为伊朗人几乎每顿不可或缺的食物,在街头随处可见。可国内的烧烤不同,伊朗的烧烤几乎都是羊的内脏,或者鸡肉。不像国内整的五花八门。而且他们做烤肉,几乎不提前腌制,基本就是直接烤,烤完了就撒点盐。由于食材新鲜,其实味道还是不错的。尤其是烤腰子,在大不里士的街头,均和人民币5块钱一个,整个的腰子现场切好,然后烤,烤完了夹饼里,一挤还滴答血,在配上伊朗独有的好似洗衣粉加盐味儿的酸奶,吃起来叫一个痛快

虽然大不里士对我们来说只是从亚美尼亚过境伊朗,不想舟车劳顿,直接去德黑兰的中转点,但是这里的大巴扎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为伊朗的第一站,在大不里士我已深深的感受到来自这个国家的热情

在大不里士买好了去德黑兰的汽车票,早上,从旅馆出发,来到大不里士的汽车站。第一次做伊朗的巴士,真是物超所值,崭新的沃尔沃大巴车,车内十分整洁,座椅超级宽大,比飞机头等舱坐着还舒服,并且配发点心和水,从大不里士到德黑兰0个小时的车程,这种VIP车竟然只要0美金,后来做的非VIP的其实条件也不错,大概也就6美金

逃离德黑兰

傍晚时分,大巴车驶入德黑兰。堵车,糟糕的空气,符合绝大数国家首都的属性。下了大巴,不少出租车司机围上来,不过开的价格,却是高的离谱,他们说现在是出行高峰期,会比较堵车。为了避免浪费时间,我们决定先乘坐BRT公交车来到最近的地铁站,然后换乘地铁去旅馆

作为伊朗的首都,也是伊朗最大的城市,德黑兰的人口超过千万,公交地铁拥挤的状态一点也不比北京差

几经折腾,终于是找到了德黑兰传说中的屌丝天堂mashhadhotel,一家距离伊玛目霍梅尼广场不远的背包客栈。不大的旅馆,里边挤满了来自各国的背包客。客栈虽然不大,但是倒也算干净,我们入住的时候,碰到了不少来自中国的背包客。他们也大多都走了很久了,这是从8月份出来,经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后,第一次碰到那么多中国人。由于转天就是国庆节,晚上又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从国内飞过来的旅行者,大家在一起,聚在旅馆的大厅,坐在地上,聊到很晚

说起德黑兰,估计大家首先会想到近年来拍的一部名叫《逃离德黑兰》的电影。上个世纪70年代,亲美巴列维王室掌权,伊朗是中东地区最为开放的国家。年,流亡海外多年的霍梅尼发动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伊朗激进的伊斯兰革命卫队占领在德黑兰的美国大使馆,扣押5名使馆工作人员长达天,从此美国和伊朗势不两立。在马路上问当地人美国大使馆在哪里,当地人很不屑的告诉我伊朗没有美国大使馆,我才反应我应该说是“原美国大使馆”...按照当地人的指引,来到了“原美国大使馆”。如今这里已经是一座反美的博物馆,定时为学生宣传“爱国主义精神”

使馆周围,涂鸦着这种反美反以色列的宣传画,最有名的,还是那个把自由女神像改成骷髅的那副

站在这幅画前,看着过往的一个个穿着黑袍子的妇女与“自由女神”擦肩而过,这是美国霸权主义与伊斯兰文化的摩擦

在整个伊朗,尤其是德黑兰,走在大街上,不难看到很多美女的鼻子上贴着纱布。经过打听才得知,这是她们做的塌鼻手术。很多波斯美女觉得自己鼻子过于高挺,于是把鼻梁故意弄塌,想着在国内还有不少人隆鼻,才觉得不同国家的审美观点真是存在很大差异

在首都德黑兰,也是可以看到伊朗国旗最多的地方。国旗后边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照片。我们在新闻里经常会看到总统内贾德叫嚣要把以色列从世界地图上抹去,但是实际上,在伊朗,宗教领袖哈梅内伊才是真正说话算数的。哈梅内伊,不仅仅是伊朗的最高领袖,也是整个什叶派穆斯林的大阿亚图拉,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在旅馆和其他背包客聊天的时候,一位大哥推荐我来一家小店喝羊肉汤。转天一大早,我按照他的描述,果然找到了这家店,不少当地人在里边吃。有羊头肉汤和羊肚汤,配大饼,价格便宜,量份十足,味道十分鲜美

路边不少店卖冰淇淋和鲜榨果汁,我最喜欢的还是香蕉加牛奶的沙冰,哈密瓜味儿的也不错。店内的小哥十分帅气,看到我拿着相机,腼腆的笑了

一家卖干果的店,腰果的价格并不比国内便宜,但是品质却是真心好

拥堵的交通,糟糕的空气,德黑兰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没太大吸引力。去了印度驻德黑兰的大使馆询问印度签证的事宜,得知无法给我们办理后,我们又马不停蹄的奔向了下个目的地,有着玫瑰小镇之称的卡尚

玫瑰卡尚卡尚位于德黑兰前往南方的必经之路上,盛产玫瑰水和玫瑰精油,号称伊朗的玫瑰之乡。从德黑兰乘坐大巴车,3个多小时就可以抵达卡尚。刚一下车,我们做的大巴车司机,看我们四下寻找出租车,就叫住了我们,并把我们带到他的小轿车前,说他自己就是开出租的。这也让我们一惊,看来他平时经常还接点私活。我们上了他的车,给他看要去的旅馆的名片,路上他还下车去了一个小卖部,告诉我们这小卖部也是他的。OMG,他真是身兼多职,我们还在说也许他还兼职卡尚的市长的时候,车把我们拉到一个小巷子里,这就是我们要住的旅馆。巷子挺曲折,旅馆的门面也很小,一推开门,倒是别有洞天。典型的传统波斯庭院,旅馆的前台是个很帅看起来有点坏坏的小伙儿,说英文十分流利,跟他磨了半天,终于砍到我们的心里价位。这个旅馆是在德黑兰时其他的中国旅行者推荐给我们的,由于并没有在各攻略上出现,所以并没有几个客人。旅馆老板是一对波斯夫妇,虽然不怎么会说英语,但是十分热情,如果你在家点餐,他们会非常静心的准备,然后再晚饭时分一道道菜的给你端上来老板的女儿5,6岁大,长的十分可爱,笑起来十分萌,每天晚上,她都会过来跟我们玩耍走在卡尚的大街小巷,一阵阵玫瑰的香味扑鼻而来,随处可以见卖玫瑰水,玫瑰精油,玫瑰花瓣的小店。卡尚除了玫瑰之外,最著名的应该算是几个波斯传统豪宅。这些波斯豪宅大部分都是以前当地富商的宅子,现在对游客开放

塔巴塔巴依宅院和布鲁杰迪宅院,是具备典型的古波斯风格的豪宅。房间里的穹顶和墙面上的各种雕花装饰,缤纷的图案,让人叹为观止

艾哈迈德苏丹浴室,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土耳其浴室,已有多年的历史。穹顶立柱上是复杂的几何图案和蓝色的花纹瓷砖。想象着古代,当地的有钱人在这么漂亮的浴室里边洗完澡,然后再喝个茶,抽个水烟,真是惬意的很

要说最有名的,还是在城外的费恩花园,这座花园作为波斯园林的代表在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们去的时候,不少伊朗当地人也去那里参观,见我们是游客,当地热情的游客也和我们一一合影。虽然卡尚地处卡尔沙漠,气候十分干燥,但是费恩花园里的植物郁郁葱葱,潺潺流水从水池中流过,给人一种很清凉的感觉

在卡尚,我们会看到很多家的门是这个造型。门把手一边是圆的,一边是一根棍。这个怪异的门把手到底作何用处呢?原来伊朗是伊斯兰国家,传统的妇女是不能见陌生的男人的,所以当男人叫门的时候,会敲棍状的门把手,女人敲门的时候敲圆形的门把手,两者发出的声音不同,主人会根据不同的声音判断门外是男是女,然后决定让谁去开门

路过当地的小学校,可爱的孩子们看到外国人过来,十分新奇的向我们打招呼,在伊朗,男女学生是分开来上学的

路过一个土黄色的清真寺,里边没啥人,但是建筑还是很精美的

巷子里,巴扎内,不论孩子还是老人,总是能看到微笑的面孔

未完,待续,在下篇将会分享伊斯法罕,亚兹德,马什哈德和设拉子的游记,欢迎大家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qh/9920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