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饮食 >> 再见囧司徒,为美国总统大选带来理性声音的
8月7日,乔恩·斯图尔特主持的最后一期「每日秀(DailyShow)」播出,他也就此正式告别了这档主持了16年的深夜政讽脱口秀节目。
乔恩·斯图尔特又被观众称为「囧司徒」(或「囧叔」),自年接手「每日秀」后,他将这档普通的假新闻喜剧秀打造成一个史无前例的文化现象。「每日秀」的嘉宾可能是全美电视最豪华阵容,包括总统奥巴马、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前总统克林顿等。但并非是豪华的嘉宾阵容提升了「每日秀」的知名度,而是囧叔利用喜剧的形式针砭时事,常拿政客和明星开涮。「囧叔」在观众间声望极高,尤其在一些威权国家,他的声音代表了自由派立场。从年至今的每个美国总统选举年,「每日秀」都被公众认为理性的声音,对政客和选民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有中国网友戏称囧司徒为「美帝良心」。
囧叔宣布离职后,舆论一片悲痛之声。一向自恃冷静的《纽约客》杂志也登出了一篇标题为「给年总统大选带来一些理性声音的最后一线希望已死」的文章。以至于囧叔开玩笑道:「难道我是已经死了吗?」
令人生疑的是,囧叔为什么选择在美国年总统大选17名共和党候选人的首次辩论后离开?离开后,他又作何打算?
《人物》来源
卫报编译|李晓磊郑嘉馨
乔恩·斯图尔特以前从未想过,他终于要面临与这份「世界上最完美的工作」告别的时候了。不是什么大彻大悟,也并非灵光一现。「生活,」他谈起自己时语气总是有一种淡淡的自嘲,「并不总是会有什么指引着你,或直接对你说,是时候离开了。」
他更愿意风趣地称自己的离开为一段「长期恋情的结束」。「并非是这节目不行了,也不是我不知如何继续做下去了,这有点像,『啊,一切都很好,只不过我没了从前那种满足感』。」他把手放在桌子上,这样总结到。
「这些东西是周期性的。你有不满意的时候,但过一阵子这种感觉又消失了,一切恢复正常。当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频繁频繁,你就会意识到,好吧,我可能真的没办法继续下去了。」
这几个月里,我们一共聊了两次。去年十月,我们第一次见面,他和家人一起从纽约飞往伦敦参加他导演的电影处女作《玫瑰香水》首映。影片讲述了伊朗裔记者巴哈里(MaziarBahari)在年伊朗大选期间前往德黑兰报道,被当局无理由囚禁折磨的故事。
第二次,在他宣布自己将从“每日秀”离职后,我们做了简短的交流。当时他正在纽约的办公室,准备录制周五晚的节目,情绪中很明显有些不一样的东西:声音低了半个八度,听上去疲惫而沉重。
但说到在伦敦的电影,他就变得活跃起来。兴高采烈地讲起我们见面的那个酒店房间里一些他觉得不错的装饰。他还用那种每日秀粉丝非常熟悉的,既真诚又讽刺的语气,对迷迷糊糊的服务员夸赞盘子里的食物:「这真是一盘漂亮的番茄和干酪沙拉,道具师做的真好!」
就像每一个电视名人一样,现实中的他更加帅气,但并没有在演播室里显得那么高大,仅有1.71米高。在电视上看惯了他这么多年西装革履的样子,看到他穿t恤和休闲裤,有点让人不习惯。
52岁的乔恩·斯图尔特仿佛有着20多岁的朝气和精力。他对恭维似乎有种天生的反感,如果我告诉他我喜欢他电影中的一些东西,他都会说这是人物原型巴哈里,或是演员盖尔·加西亚·贝纳尔,或是大家一起的功劳。有批评他的人说,斯图尔特是东海岸精英主义的缩影,但我看到的更多是来自他家乡新泽西式自嘲的勇气,而不是曼哈顿那种傲慢的锐气。
他听到这句话或许皱起眉头:过去16年,斯图尔特在美国文化和政治版图中其实已经占有一席之地。《每日秀》的流程一般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由栏目内员工「假扮」记者(StvCarll,StphnColbrtandJohnOlivr)进行喜剧式报道讽刺时政,之后是斯图尔特的一些解读,最后节目快结束会邀请明星、媒体人或政客来到演播厅与囧司徒进行对话。不过,他已经从一个纯粹的讽刺家演变成一个会把美国自由进步的地方带入自己段子里进行夸赞的主持人了。
今年年初,《查理周刊》总部枪击事件发生后,他做的的感人独白一直被广为传颂;他多次在节目中表现出的对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的支持,这帮助她得到了公众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ys/101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