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饮食 >> 重要人物接连被杀伊朗已经被渗透了
11月对伊朗来说,可谓是眼泪之月。
年11月27日,伊朗的国宝级核武器专家穆赫辛·法克里扎德,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附近的公路上遭到暗杀。
仅仅2天之后,11月29日,伊朗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穆斯林·沙赫丹(MuslimShahdan)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附近遭无人机袭击身亡。
如果说沙赫丹的死亡还可以说是在战场战死的话,那核武器专家法克里扎德在伊朗国内重重保护下遇刺,可真的打了伊朗的脸。
更打脸的是,到现在也没搞清楚凶手到底是谁、到底是怎么暗杀的。
可能是因为没找到凶手,伊朗干脆说法克里扎德是遭卫星遥控机枪狙杀的,现场没有凶手。只要我找不到凶手,凶手就不存在。
卫星遥控机枪狙杀?伊朗怕不是电影看多了吧?
1
根据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阿里·沙姆卡尼目前的说法,“敌人使用了全新的方法,风格与众不同,用非常专业的方法实现目标。”
▲阿里·沙姆卡尼
在沙姆卡尼的叙述中,事情是酱婶的。
11月27日,法克里扎德和他的妻子在三台保镖车的护送下途径德黑兰市郊的阿布沙德村。当时,一台保镖车离开车队去检查目的地的安全性,就在此时,法克里扎德乘坐的车辆被子弹击中。
子弹击中车辆的声音让法克里扎德误以为车辆出现了故障或受到了其他物体的撞击,于是他从车上下来查看情况。
与此同时,一架“卫星遥控”的机枪从一辆停在米外的皮卡里开始向法克里扎德射击,三发子弹当场击中了法克里扎德。法克里扎德身边的保镖当时试图通过肉盾的方式保护他,同样遭子弹击中。随后,发动袭击的皮卡发生了爆炸。法医院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emmm,听起来干脆利索,颇有摩萨德的风格。
可是别着急,此前伊朗可不是这么说的!
根据此前伊朗国防部公布的说法,刺杀时,先是一辆隐藏着炸药的木材运输卡车在法赫里扎德所乘汽车前方爆炸。
之后来了一辆载有4人的现代圣达菲和四辆摩托,上面的人持枪向法赫里扎德所乘汽车扫射,有12名枪手参与了行动,还有50人的团队提供支持,而且一口咬定是以色列人发动了袭击,还声称现场打死3至4名凶手。
这前后不一的说法也差距太大了吧?这是国之大事啊!就这么不严肃吗?
更丢人的是,刺杀发生之后,伊朗安全部门一口咬定是以色列干的,尽管以色列有足够的动机和能力,但事情已经过去几天了,伊朗官方迟迟拿不出证据,并不能进行理直气壮和符合国际法理的回击。
那么下面,我们按伊朗最新披露的细节来说说这次袭击。
2
此类行动如何成功实施?关键的两点:情报与武器。
首先,我们要吐槽一下伊朗的保密工作做的太差。
要说核科学家被暗杀,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年1月,伊朗著名核物理学家阿尔德希尔·哈桑普尔死于毒气中毒。
年6月,一位既是伊朗原子能组织成员、核专家沙赫拉姆·阿米里在沙特阿拉伯朝觐时失踪。
年1月,伊朗德黑兰大学核物理学教授马苏德.阿里-穆罕默迪在家门前遭摩托车炸弹袭击身亡。
年11月底,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物理学教授沙里亚里在上班途中被炸身亡。
年7月伊朗核物理学家大流士·礼萨伊在德黑兰家门口遭暗杀身亡。
年1月,伊朗核科学家穆斯塔法.艾哈迈迪.罗尚在德黑兰汽车炸弹爆炸中死亡。
在伊朗烈士博物馆,存放了-年间遭遇暗杀的四名伊朗核科学家的汽车残骸,真不知道是在展示暗杀者的凶残,还是展示伊朗国家安全部门的无能!
这么多国宝级核科学家在国内被刺杀,充分说明,伊朗国内都快被人渗透成筛子了。
其次,从此次行动就能看出来,行动是基于情报周密计划的。
如果说一开始的说法“汽车炸弹+近距离扫射”很有恐怖分子风格的话,那最新的说法“卫星遥控远程狙击”则颇具摩萨德的精细风格。
据报道,装有遥控机枪的皮卡车车主显然也是个内鬼,早在10月份就已经离开伊朗,可能也是美国提前安排的后路,但伊朗安全部门居然毫无防备。
也就是说,这起刺杀事件已经筹划了起码一个月了。
在筹划期间,刺杀组织可能已经计划了多个刺杀方案,摸清了其车队行驶路线、必经之路,乃至目的地,包括目标乘坐哪辆车,等等,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才确定了刺杀方案。
内鬼+精心筹划,不成功才叫有鬼了。
这可比沙赫丹遭到无人机袭击可怕的多。
▲无人机定点清除虽然可怕
但起码属于不可抗力
而武器的选择,也是基于完善的情报。
袭击者先是通过各种手段得知了法克里扎德车队的车型,数量,发现法克里扎德居然没有乘坐装甲车,而是普通的轿车。
要知道这种轿车根本防不住小口径子弹和炸弹破片,为了增加命中率,刺杀者干脆选择遥控机枪,机枪的密集火力,用来搞这种无人刺杀,可比单发的狙击步枪强得多。
▲这种遥控机枪,谁能扛得住?
不过伊朗说法克里扎德死于卫星遥控机枪的狙杀,可能有点夸张了。
但是也反映出一个狙击无法回避的问题:狙击后如何撤离?如何保证狙击手的安全?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派人!
▲当然,这样也不行
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人提出了遥控狙击平台的概念,其实说穿了和我们的大疆手持云台区别不大,平台架设在一个支架上,通过两个马达实现左右转向和上下俯仰,瞄准镜直接接上视频输出设备,扳机处加一个电控开关即可。
▲以色列的遥控武器站
由于门槛不高,不论是中美这样的正规军,还是中东的各种乱七八糟的武装,稍稍研究一下都能搞出来。
比如在年的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上,沈阳航鹰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就展出了一款遥控狙击系统:狙击机器人,可以兼容88狙、T等多款狙击步枪。
▲国产遥控狙击系统,装的是88狙
而美国也推出了T-D遥控狙击平台,包括一个具有26倍变焦能力的广角搜索摄像头、热像仪、远程控制装置和可°转向的驱动平台等,可以兼容各种步枪、狙击步枪和机枪。
而中东武装的“土味遥控武器站”就五花八门了。
比如年,叙利亚自由军就将一把Stg44突击步枪改为了遥控操作,枪装在一个简陋支架上,支架由电马达驱动,可俯仰和旋转,瞄准镜后面被直接连接上了一个迷你摄像头,通过电缆连接到操作者的遥控界面,射手通过一个疑似IPAD的屏幕对步枪进行控制。
▲人才啊
但是,无论是中美的正规派,还是中东的野路子派,这类遥控狙击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让狙击手暴露在敌人直射火力之下,遥控也以有线遥控为主,伊朗说这次是“卫星遥控”,可能是把袭击对象想得过于先进了。
要说用“卫星遥控”,也不是不可能,但这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起码卫星地面站要有,而被炸毁的袭击皮卡车中并没有发现这类设备的残骸。
▲被引爆的蓝色日产皮卡
另外,这种刺杀行动时效性很强,必须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方案,而如果采用卫星遥控机枪射击运动目标,那么控制信号传输的过程中会有延迟(就像我们用无线手柄玩PS4有延迟一样),可能导致无法精确命中目标。
就算真的实现了卫星遥控狙击,那也不能确保百分百成功,这时就必须考虑到一次攻击不成,如何继续实施攻击的PLANB,而那辆破旧的皮卡车,哪怕车况良好,也难以进行遥控或自主追击追杀。
摩萨德干活,可不会这么糙。
▲这场面,仅靠机枪是难以实现的
所以小兵兵认为,伊朗把说是“卫星遥控”,可能是电影看多了,袭击者也可能真不是以色列的情报机构,而是当地的武装分子,反倒是死于无人机的沙赫丹更值得怀疑是以色列干的。
3
分析到这里,小兵兵越来越觉得伊朗的遥控狙击说法很值得怀疑。
如果袭击者只有一个遥控机枪,那实在无法解释被袭击现场的一片狼藉。
从公布的照片来看,除了挡风玻璃有几个弹孔之外,汽车侧面都是各种破片产生的不规则孔洞,后座的玻璃直接粉碎脱落,实在不像遭到枪击,反而像遭到爆炸。
其次,伊朗声称法克里扎德是下车后遭到扫射的,可是按说,这种重点保护对象,在遭遇意外情况时,谁会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下车看?不是应该赶紧离开么?保镖只要不是脑残,也会阻止其下车,迅速将其转移,和其他保镖会合。
而伊朗最新的遥控武器说法,也很值得怀疑,就算袭击的皮卡车自爆了,也总有遥控武器站的碎片吧?为何不公布?就连机枪的弹壳也没见到。
反而从现场的照片来看,遍地碎片,明显更符合最初的遭遇爆炸的报告。
所以,不排除伊朗最新公布的细节是假的,而开始的是真的。
其目的也很简单,因为伊朗安全部门保护重要人物不利,编造一种更先进的方法的可能性,来减轻责任。
不是我无能,是摩萨德太狡猾!
4
不过无论如何,国宝级核科学家遭袭身亡,伊朗情报和保卫部门难辞其咎。
▲以色列的总理内塔尼亚胡
早就公开点名法克里扎德了
你们还不加强安保?
虽然近年来,伊朗不乏重要人物被刺杀,但像这次明火执仗地搞这么大动静,还是很让人惊诧的。有人说,这事肯定有内鬼参与!
的确,伊朗内部有势力比较强大的内鬼队伍,这个队伍包括反对伊朗现有宗教政治体制的力量、亲西方的力量、对现实不满的力量、甚至亲前政府的力量等等。
这些内鬼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亲美亲西方,而且人员遍布各个阶层,美国只要勾勾手,就有大把大把的内鬼可用。
其他内鬼可能遍布各行各业,通讯行业的内鬼可以监控核专家手机通讯,修车工内鬼可能在他的车上安装追踪器,而安保人员也不排除有内鬼,否则顶级核专家的出行时间、汽车牌号暗杀者怎么会一清二楚?这绝对是内鬼泄露的,否则完成不了此类袭击。
或者,这完全就是伊朗内部人士给西方的投名状也说不好。
▲伊朗的亲美情绪已经公开化了
其次就是车队的防护,一个国宝级的科学家,连个防弹轿车也舍不得给配么?就算因为制裁买不到,搞个轮式装甲车也不是什么难事吧?虽然坐着没有轿车舒服,但起码能保命不是?
而且,面对中东肆虐的IED路边炸弹,也不知道加个干扰车?
要知道,美国总统的车队中,总是要有一辆电子干扰车的,它可干扰无线电遥控的IED,并能侦测到雷达或激光瞄准武器的信号(如反坦克导弹)。
在危险地区,如伊拉克,整个总统车队的车顶都安装了信号干扰器,还多带了个备胎。
这种车队虽然夸张,但是显示出了对于不同地区的危险情况,能特别有针对性的保护VIP。这一点尤其值得伊朗借鉴,以后可得好好反思下,要针对各种可能性提前预防才行。
5
不管怎么说,伊朗这次吃了大亏,其发誓的“报复”恐怕也只是嘴炮而已。
此次暗杀证明,虽然看起来现在世界已经如此文明、法制,但骨子里仍然是弱肉强食,落后不仅会挨打,还会在自己家里被人按在地上摩擦。
而一个国家,如果内部不靖,安全机构颟顸,敌情意识不足,无论外表表现得多么强硬,都不值得一提。
希望伊朗吸取教训,内部好好搞一次排查,把“第五纵队”尽快清洗掉。
毕竟,不管是用先进的办法还是土办法,预防才是最重要的。
再不济,像蔡英文那样用防弹玻璃做个”水晶棺材”,也行啊。
中美关系,到底会在在曲折中坚定前行,还是会在不断冲突中降至冰点?回顾历史,评判现状——中美关系,未来将走向何方?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