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经济 >> 美军反恐动用新武器拉登女婿竟是被水泥墩
叙利亚西北部,伊德利卜城郊,一辆正常行驶中的米白色轿车突然失控,歪斜着开进路边的瓦砾堆。当“白盔”救援队赶到现场时,车上两名乘客早已死亡,轿车顶部则被不明物体凿穿一个大洞。
发生在2月27日的这次事故,实际上是一起不起眼的斩首战。死者之一就是赫赫有名的“基地”恐怖组织老领导、本.拉登的女婿Al-Masri,目前担任基地组织头目扎瓦西里的副手。为了刺杀这位老牌恐怖分子,美国CIA动用了一种美军此前从未公开过的特殊炸弹。
轿车上两名乘客均告死亡
事发地点在基地组织活跃的伊德利卜省
全球恐怖组织二当家
埃及人Al-Masri投身恐怖“大业”已经有三十多年,哪里有战乱就往那里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革命”。Al-Masri起初加入埃及的宗教极端组织,年左右追随本.拉登加入了阿富汗的反苏圣战者组织,九十年代中期帮助波黑内战中的穆族武装打仗。Al-Masri直接策划了年“基地”组织袭击美国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大使馆、致死多人的恐怖行动。
恐怖袭击后,联军开始动用战争机器全面铲除“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大本营,Al-Masri和基地组织的主要干部迅速逃往邻国伊朗,并被伊朗军方抓获,关押在军事监狱。
Al-Masri在阿富汗
奇葩的是,恐怖组织通过绑架伊朗外交官的手段与德黑兰达成了秘密交易,Al-Masri等四名全球通缉的要犯又重获自由,并于年“投身”叙利亚内战前线。
Al-Masri,这位拉登的直系亲属遂成为叙利亚恐怖组织“努斯拉阵线”的领军人物,伊德利卜一带逐渐成为新的恐怖基地。Al-Masri被无人机炸死,“努斯拉阵线”相当受挫,出言强烈谴责“美国为首的十字军”的暴行。
用无人机刺杀恐怖头目是美军近年的惯用手法
被水泥弹砸死
CIA对叙利亚恐怖组织的刺杀行动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特朗普政府换届的一月份至今,已经有多名恐怖组织头目被炸死,但唯独这一次刺杀Al-Masri的武器却相当特殊。
发动机舱完好
车门正常打开
后备箱正常
从现场照片来看,被炸毁的起亚轿车外观基本完整,没有任何爆炸和烧焦的痕迹,风挡玻璃只有几道裂纹,车子的发动机舱甚至分毫未损,四扇车门和后备箱开合正常。
车门和风挡特写
顶棚洞开塌陷
车内变成零件状态
当然,韩国轿车还没有结实到能扛导弹袭击的荒谬地步,如果从车顶看下去那场面就有些令人惊诧了:车顶正中被某种武器洞穿撕裂,车内座椅和内饰混合着血迹乱成一团,加上轿车周围散落的砖块,整个现场像是被建筑工地上坠落的水泥构件砸中一般。
什么样的武器才能有这样奇怪的杀伤效果?最轻的公斤GBU-12制导炸弹都足以摧毁一座楼房,无人机载的40公斤重地狱火导弹也能将重装的坦克烧成废铁。目前来看,摧毁Al-Masri座驾可能性最大的是一种没有装炸药的制导炸弹。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训练弹,一般用水泥或沙子填充。
斩首作战的炸弹击穿汽车后嵌入路面,只露出尾部钢壳
通常一枚公斤航空炸弹的摧毁效果是这样的(资料图)
地狱火导弹的摧毁效果(资料图)
加装制导控制装置的水泥炸弹,蓝色色带表示这是一枚训练弹
水泥训练弹也能轰炸吗?这要从越南战争说起,为了歼灭打不完的越共游击队,美国空军为B-52轰炸机研制了一种不装炸药的“懒狗炸弹”,一枚公斤炸弹壳体内装入枚十厘米长短的钢弹头。每次轰炸投下数十枚炸弹,这些炸弹在半空散开抛撒子弹,数十万枚自由落体的钢弹头就像几百挺机枪同时扫射一样穿透地面目标,威力恐怖。
懒狗炸弹布撒弹箱,每枚子母弹能容纳发子弹
手指大小的“懒狗子弹”
年以色列开展反击哈马斯武装恐怖袭击的“护刃作战”,为了减少轰炸哈马斯据点造成周边平民伤亡,以空军参考“懒狗炸弹”的原理,用没有炸药的训练弹装上制导头,依靠准确的情报支持和精密的轰炸规划参数,定点炸穿躲在居民区、医院附近的哈马斯武器库。一枚公斤的训练弹,其自由落体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米,动能足以洞穿三四层楼板。
厚实的钢筋混凝土被训练用小直径炸弹洞穿
训练弹命中目标只掀起一些尘土,不伤及周遭车辆
这种能避免围观者伤害的训练弹轰炸法很快被其他国家空军学去。要打穿轿车顶棚,用公斤的小直径训练弹就足够了。
以军空袭哈马斯据点,先用小装药的炸弹警告民众疏散,可以看到建筑物中弹窗户玻璃完好,屋顶冒黑烟
五分钟后第二枚炸弹来袭,剧烈爆炸
哈马斯据点被摧毁
除了被联军用来定点清除Al-Masri这样的基地组织头目,年4月,联军在轰炸摩苏尔ISIS极端武装的金库时,还采用了以军的另外一种战术:先用小炸弹警告民众疏散,之后用重型炸弹摧毁金库。
当然,能不能减少平民伤亡,关键还有赖于空袭武器平台本身的命中精度,像苏-24轰炸机投铁炸弹那种准头还是不要想了。
2月28日被俄系战机轰炸的叙利亚居民区
欢迎搜索ID:qqmiljwt或长按以下白癜风症状有那些白癜风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jj/1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