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经济 >> 5架美军F16和F15直冲伊朗去营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继续给大家连载20年前解放军出版社的专著《战争离我们有多远:张召忠点评军事革命》
假如“沙漠铁钳”大营救行动是发生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比如年的某一天,结果会是怎样呢?到那时,美国全球指挥控制系统、参联会的“勇士C4I”系统、海军的“哥白尼”系统、陆军的战术指挥控制系统和空军的战区战斗管理系统等已经投入使用,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些系统对整个行动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首先,指挥协调更加顺畅。指挥所可能将设在E-3C或E-8A这样的飞机上,指挥员能够通过屏幕清晰地看到各个参战部队的待命、出发、集结、突袭、救援或发生意外的图像画面,并可随时与每个突击队员、每个飞行员或战术指挥员进行联络。
(来源:flickr)
其次,横向联络和协调更加密切。在印度洋游弋的尼米兹号航空母舰、从航母上起飞前往“沙漠1号”地区的直升机、空军的C-、C运输机和E-3C、E-8A指挥与控制飞机,以及陆军的突击队员们,他们之间在任何时间、地点、任何气象条件下都能够保持实时不间断地通信联络,可以用无绳电话进行话音通信,也可以通过电视系统进行图像或文字传送。
(来源:USNavy)
最后,突击队员完成任务的把握性更大。到那时,陆军的突击队员已经是数字化士兵,已经是信息化战士,他们已经把杀伤性武器和信息武器结合在一起,数据比特成了他们的主要武器。
“勇士C4I”系统已经把他们武装到牙齿:头戴特制头盔,头盔左侧有一个8毫米电视摄像机,右侧有一个可上下翻转的显示屏,下面还有一个微型麦克风;穿有两件特制背心,一件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轻型防弹背心,另一件是装有电子线路的电子局域网背心;身着设有小气候调节系统的伪装服,即便是在炎热的沙漠地区作战也能将伪装服的温度调节到30度以下。
身背一个特制的背囊,里面装有一台4兆内存、兆硬盘的SX增强型袖珍计算机、一部调频数字电台、一部激光测距机和一部GPS导航仪;手持一支装有红外瞄具的M16A2步枪,还有一把手枪和一把匕首。全部装具重量只有14公斤。现在我们把这些数字化士兵投入到虚拟的“沙漠铁钳”行动中去,看看会发生什么结果。
(来源:dod.defense.gov)
年一个漆黑的夜晚,数字化士兵乘空军的运输机抵达“沙漠1号”地区。从位于阿曼海的尼米兹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8架运输直升机在空军E-3C指挥控制飞机的引导下向“沙漠1号”地区接近,1架C-空中加油机从阿曼起飞前往指定空域为直升机空中加油。8架直升机贴地飞行公里后按时顺利到达“沙漠1号”地区。数字化士兵迅速跳上直升机,然后径直飞向伊朗首都德黑兰。
到达首都德黑兰后,直升机在一个广场上降落。士兵们飞快地跳出机舱,兵分两路按原计划向使馆和外交部方向进发。走哪条路最近呢?一名士兵通过头盔下部的麦克风询问:“伊朗外交部在哪里?”背囊里的声控计算机导航系统开始运行,3秒钟以后,这位士兵用右眼在他的头盔显示器中看到了一幅市区地图,图上清晰地标识出他现在的位置,以及从这一点通往外交部的最佳路线。
于是,他立即出发,向外交部方向前进,同时冲着麦克风甩出一句话:“把我的位置传送给一组”。这时,计算机导航系统便把他的位置及行动路线清晰地标在担负向外交部冲击的第一行动小组每个突击队员的地图上。这位士兵一边前进,一边不时地看他的屏幕,屏幕上不断地显示着他的行进路线及相对于外交部和队友们的位置、方向和距离。
(来源:美国陆军)
这位士兵抄近路很快到达伊朗外交部门口,突然发现有2名卫兵正在警卫着大门。他迅速举起M16A2步枪,通过红外瞄具对准哨兵,扣动扳机后哨兵应声倒下。然后,立即冲向大楼,寻找被困的3名人质。终于在4层找到一个扣押人质的大房间,但里面扣押着好几个国家的20多名人质,究竟谁是美国人质?
他一边用头盔上的8毫米摄像机在人群中扫描,一边通过麦克风向指挥部询问。现场情况同时转播到指挥部的大屏幕上,指挥员很快就辨认出那三名美国人质,于是通过电视系统通知这位士兵。在其他突击队员的协助下,三名人质被救出外交部。
刚出大门,发现前来接应的一架直升机已经停在门前的广场上,突击队员和人质很快登机,向“沙漠1号”地区撤离。在那里,他们发现,被扣在使馆内的数十名人质也已被救出,此刻正在登机。几分钟后,3架空军运输机满载突击队员和解救出来的人质呼啸而起,在5架F-16和F-15战斗机的护卫下安全撤离伊朗。
——本文摘自《战争离我们有多远:张召忠点评军事革命》
第二部:C4ISR。第13章:横向一体化。P
截稿至:年10月。解放军出版社,年7月第一次印刷
局座召忠
ong45
张召忠赞赏
长按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吗白癜风的外用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jj/94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