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咿伊朗怎么跟想象不太一样

发布时间:2021/3/11 10:33:33   点击数:

楚楚丸

Ei

伊朗结伴群

伊朗互助交流群

正文共计字,阅读时间约为10分钟

旅行的乐趣是什么

就是即使到了几乎一无所知的地方

那里也必定有耀眼之处

而自己要亲自将这些光芒

一个个拾起、收集起来

—松浦弥太郎

每次听到伊朗总是与某个灯塔国家捆绑出现。制裁、抗议、打仗,又打仗了!战乱频生一直都是大众被动接收到的信息,让人感觉伊朗每天都是燕处焚巢,以至于出现了以下对话:

啥?啥?啥?去伊拉克?不是在打仗么?

……(白眼)

哦哦,是伊朗?也在打仗啊不是么?

……(白眼+1)

要怎么去啊?还回得来么?

……(无语)

对于很少出游的人来说,伊朗始终是一个冷门而特殊的旅行地,它仍是新闻里危险、封闭、战乱、被制裁的国度,拖了一个月才写完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大家揭开伊朗那层神秘的面纱。

一、初识黑纱,“逃离”德黑兰

本来一开始打算是用《伊朗有何魅力,孕育出这么漂亮的女人》这个标题党,但是本着不忘初心,实事求是的精神,把标题更换了。

真主在《古兰经》中启示说:“先知啊!你应当对你的妻子、你的女儿和信士们的妇女说,她们应当用外衣蒙着自己的身体。这样最容易使人认识她们,不受侵犯。”

我没权利去评判这种习俗是好是坏,只能尊重每个宗教的信仰。即使波卡裹身头戴黑纱,依然抵挡不住伊朗姑娘的美丽,她们精致的五官,鼻梁挺拔,让人着迷。

越禁忌越美丽,伊斯兰教的宗教为伊朗姑娘披上了一层神秘的美,却让人忍不住想要一窥究竟。

历史总以闹剧开场,以悲剧收尾。

在恶补电影《逃离德黑兰》之后,我来到了电影片名中的城市——德黑兰。

来到德黑兰,绕不过一个政治色彩浓厚的地方——原美国大使馆。这个地方曾在年发生过震惊世界的美国人质事件。

外围涂鸦墙画满了反美霸权的漫画,里面已经改造成一个爱国主义基地的博物馆,展示着那个时代的物品,无声地记载着隔着太平洋两个国家的恩恩怨怨。

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天,我却真实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逃离”之旅。

悠闲自得的我正向售票员出示着我的火车票,她那慌张不安的表情3分钟后我终于读懂了,因为搭乘的火车在她催促我狂奔的时候,缓缓地驶出了站台。

因为看不懂时刻表而错过火车的我,灰溜溜折返回来向她求救,她那向上翻腾的白眼直到回国半个多月了,还深深的印在我脑海里。

坐上了与火车赛跑的出租车,迈向着暮色苍茫的德黑兰郊外,开启了我的“逃离”之旅。

二、嘿,来自Chin国追光少年

“Salam,Chin!”(你好,中国人)对中国人的好奇和热情超乎了我的想象。

与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同样悠久的埃兰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发源于在周杰伦歌词里都能倒背如流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01一千零一夜传奇之城

从设拉子一路驱车前往,一千零一夜传奇的城市果然名不虚传,在戈壁上我经历了生平为数不多的几次沙尘暴。

漫天的黄沙伸手不见五指,也让双眼失去了用武之地,反而是长发卷卷的伊朗小哥镇定自若,鬼使神差般把快散架的铁皮车开得风驰电掣。

在10月平均降水量仅有5mm的天气下,豆大的雨点在沙尘暴过后像洋娃娃一样调皮,使出吃奶的劲把一年的降水量都砸到了挡风玻上。

长发卷卷的伊朗小哥撒欢般的把车窗摇下来(注:手动摇),尽情享受着精确到毫米雨滴的偶遇。

短短的52公里,对于我来说却经历了两次奇遇人生。是奇景奇观,还是奇遇奇探?还没等我弄明白,伊朗第一个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波斯波利斯到了。

波斯波利斯是伊朗最著名的景点,好比到了中国必去的长城一样。

年前,这里是怎样的气势?

“我,大流士,伟大的王,众王之王,列国之王,阿契美尼德族维什塔什之子。

承蒙阿胡拉·马兹达的恩典,我依靠波斯军队征服的这些国家敬畏我,给我送王冠的有:胡齐斯坦、米底、巴比伦、阿拉伯、亚述、埃及、亚美尼亚、卡帕杜基亚、萨尔德、希腊……”

与波斯波利斯齐肩的描述我们也有: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夸张和想象把大秦帝国的阿房宫描绘得这样雄伟恢弘。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波斯波利斯跟阿房宫的历史命运如出一辙。

公元前年,亚历山大大帝攻占了这里,在疯狂掠夺后把整个宫殿付之一炬,“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那些用黎巴嫩雪松制作的精美圆柱和横梁随着大火全部都灰飞烟灭了,“伤心波斯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留下的只有满目苍痍的石柱和石基。

旷野的风裹挟着历史呼啸而来,向同样来自古文明Chin国的小小少年诉说着这个曾经横跨亚非欧三个大洲帝国的辉煌历史。

当我还沉浸在历史的长河里,迫不及待的余辉正透过层层云彩让雄踞在赫马特山下的波斯波利斯顿时万丈金光,古老的遗址此刻又迎来了几千年来已经数不清的第几个日落了。

站在赫马特山上遥望远处的遗迹,这样的黄昏让人更能体会一个盛世王朝从辉煌走向没落的那种悲壮。

最后一抹夕阳红正一点点的坠入地平线,我伫立在黑暗的边缘,目睹着一个强大的帝国被黑暗默默地吞噬直至烟消云散。

此时的我如同在波斯大地上做了一场华丽壮烈的梦,久久不愿醒来。

02别问,问就是“色”

有些建筑注定是属于女人的,比如印度的泰姬陵,又比如伊朗的莫克清真寺。

因为莫克清真寺墙上彩釉瓷砖的图案都是拜火教供奉的玫红色花朵,所以又名“粉红清真寺”,被誉为伊朗最“色”清真寺。

“粉红”一词,寓意着少女的幻想和富有浪漫的色彩,预示着人世间一切的温柔与美好。

在粉红清真寺的夏宫,早上8点开门后,一定是被中国人所疯狂的包围着打卡。因为早晨温暖的光线正好斜着照在整面巨大的彩色玻璃窗上,向波斯地毯上投下了美妙神奇的色彩和光影组合。

羞答答的她,只有在阳光升起的清晨,才除下她的面纱,展现出自己最美丽的一面。

多年天上人间的光彩

世界最大的私人旅行指南出版商,全球最权威的自助旅行指南杂志lonelyplanet(孤独星球)从年开始都是我们背包客穷游一族的圣经。

往往只需凭借封面的一张照片,便足以让全世界的背包客趋之如骛,而伊朗版LP的封面,就是谢赫洛特芙拉清真寺。

谢赫洛特芙拉清真寺与其他清真寺最大的区别在于既无宣礼塔,也没有庭院,因为它是仅供皇室内部用来祷告的特供品。

来自亚美尼亚的能工巧匠烧制出世界上最精美的瓷砖,镶嵌到清真寺的每一个角落,在漂亮穹顶的圆形大殿之下,每一寸墙壁都显现出皇室高贵的气派与威严。

不同于传统的清真寺以蓝色为基调,谢赫洛特芙拉清真寺的外观却是柠檬黄色,穹顶外部的颜色会随着太阳光线变化,到傍晚会逐渐变成粉红色。

被世界旅游圣经加持的原因,是因为谢赫洛特芙拉清真寺多年里只用一束晨光便惊艳了所有人。其中上乘的建筑用料和装潢艺术只为了穹顶上那16扇窗。

早上9点整,清晨的阳光从东面最正中间的窗户射进来,穹顶最高处可以看成是孔雀的头,射进来的阳光正好停在最高处,阳光洒下来光束的地方就变成了孔雀拖地的翎羽,那一刻,极尽精美华丽之能事。

而正午时分,16扇窗同时沐浴在阳光的照射下,照射下来的光束就如同孔雀开屏一样展开,那画面实在是太美了,我不敢去想象。

年不变的奇迹

亚兹德地处伊朗中部腹地,城市建于五世纪,是一座有着年历史的古城,被称为“地球上最古老的人类居住城市”。

由于地处偏远的荒漠中,亚兹德在历史上曾免于多次战乱,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地貌和人文风格。

不同于德黑兰、设拉子、伊斯法罕兰这种现代化的城市,亚兹德满眼望过去都是黄泥巴夯成的土坯房,味道很乡土也原生态,被称为——很“土”的古城。

放弃地图脱离导航,置身徜徉在古城纵横阡陌的幽深小巷里,仿佛来到了一个时空的错层,随意走入一条小道,都像走入一个未知的时光隧道里,带着我穿越回到年前。

那些地上的老屋,那些地下的水道,那些楼顶的风塔,还有那些倒塌的院门.....都在向我无声地诉说着年前古老的故事。

在千年的波斯古城外,迎着日落慢慢放空自己的灵魂。

05从前羞于告白,现在害怕告别

每一次告别,最好用力一点

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

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

——韩寒《后会无期》。

11个日日夜夜,多个小时,马不停蹄的多公里,旅途中的每一段,都会遇到某一些人,收获某一段友谊。

当用尽身上的外币,给每个群友大大的拥抱后,我知道我们真的要各奔东西了,坐上开往机场的士那一刻起,以后我们相见是奢侈,相约是无期。

我们除了那张不经意间拍下的搞笑照片之外,什么都没有留下。

小孩子才会仰天大哭,

成年人会把哭调成静音。

——电影《狗十三》

人间不是电影,却比电影苦太多了。

如今伊斯兰革命已经过去40年了,但美伊两国的关系仍然没有解冻的迹象,中东地区局势变成是一群中东国家联合美国围剿伊朗。

这个人间,又苦又心酸。

封锁伊朗,西方一直在努力。

在特朗普上台之后,重新恢复对伊朗的制裁,导致伊朗生活必需品价格暴涨,钱更加不值钱。

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困难,生活也处在历史的最低位,失业率高达30%,几百万的年轻劳动力正成为社会无业游民。

在今年举国欢庆的国庆节到来时期,我们收到了一份来自中东的特别祝福,伊朗外长扎里夫首次用中文向我们表达真挚的祝福。

驼铃相闻,舟楫相望。

沿着绵延万千公里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两大文明远行并拥抱,

正如萨迪在诗中写道,“久远,方值得留恋”。

众生皆苦,还请加油生活。

在飞往深圳的航班上,在飞机上看到了祖国大湾区日新月异大步向前的发展。

反观曾经“东方明珠”的香港,从6月开始大规模连续不断的示威活动,持续的违法暴力事件已践踏“一国两制”底线,重创香港社会秩序。

反修例风波发展至今6个月还未结束,少数暴徒变本加厉,更有大批青少年长时间的参加暴力活动,香港警察在这6个月里付出了很多,许多人都冒着生命危险冲在第一线,他们每个人都是无名英雄。

中国年轻的一代也几乎在一夜之间成长起来了,饭圈女孩为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集体“出征”海外社交媒体,怒怼香港废青,海外中国留学生也自发加入这个行动中,一同守护全世界最好的阿中哥。

香港事件给所有的中国人上了一堂史诗级的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极大地增强了每个中国人的爱国主义凝聚力。

无论风如何吹,雨如何打,都改变不了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实。

不辜负昨天,不辜负今天,不辜负明天!

祝愿伟大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伊朗人民加油,香港警察加油!

点个「在看」

年,愿所有少年的付出都有回报

↘↘↘

楚楚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jj/9721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