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庸的诗歌10首
好时光
坐在大海里。想象黄昏,日落,鱼群,和一阵
姗姗来迟的海风。
而这时,沙滩边一个老人,领着一个小孩,
在捡贝壳,螃蟹岬,和海的耳朵。
我不会惊扰他们,毕竟童话故事,并不会
总出现在梦里。
我只是有些羡慕我的小侄子,他拥有海神的
遗迹,而我只有一个漂流瓶。
所以我选择一个人走进海里,在波涛汹涌处
大喊一声巨浪企图掀翻我儿时遗憾的船帆。
玉观音
抛开肉身。我应是那坐莲之人
独自幽居在灯盏、田字格、或汉子胸前。
只是我:炉石,黑曜石,长石或晶体锥石
不应该被买卖人,赋予
那么高的神性。
不应该被,那么多人
用膝盖哄着,像一对当街乞讨的父女
采莲当做玫瑰卖,用一块青石头
当做棺椁的垫脚,或救命的
灵药材。
伏虎
记得以前住过同一个旅店:景阳冈。
在民间传奇的语境中,我是个彻头彻尾的
悲情英雄。在山下烂醉如泥,枯松单调地
像一团未熄的篝火跪在死亡动物的实体前
只有手电筒(有无实体?)的羸弱辐射,
才可以偷窥到这片密林的隐私部位。
比起周围失重的瘴气,我更惧怕,那住在
石头里的老虎,这要命的寂静的喉咙声,
疏疏地像体内,刺青的琵琶骨的非几何运动。
我只好挽起袖子,露出那武二爷手擎木棍的
3D文身,大呵一声道:
“呔!茅房之路怎么走!”
镜子自述
打破一个整体的我,就会有一千个一万个非我
而那些状如豹斑的我,所指的隐喻恰当:
孔子的老年斑,庄子的触须和蝶翼,都在
同一片非形状的语义中失去修辞和物质性。
可见,这种奇妙体验值得:如何从镜子中取火
且从破碎的琥珀中取走时间之我,精神之我
放之罗马斗兽场搏斗。东方的我和西方的我
相遇,这感觉,好像照镜子,充满歧义与乌鸦屎。
西瓜自述
我想起极其古老的预言,祖先的星辰里,至今
还遗漏着待卜的八卦。
碧空的黑闪电,充斥着人类萧杀的吼声,
每一端相连的卦象:北极星,眼泪,苍鹰,潭水
都不尽消失在钟乳石的颚骨中。随流水,曲向
地心引力的红漠。
我为占卜的异象不解,如果神迹降临在东北
我只好用力,勺取烈焰星球最最甜的那部分。
雨伞自述
在对雨的忏悔中逐渐显露不满,正如
你不能读懂我的溃败,兵马,和王权。
在重构对雨的信仰,我绝定孤注一掷
用石器,碎叶,工业染料和一大罐子
废弃的弹珠,缝合起内心聒噪的呜啼:
来自于热带雨林,晨起黎明的第一声
白鹭的格律诗。所以我总想变身成为:
伞,从《巴山夜雨》中掉出的几滴枯泪。
火柴自述
打开雨罐子洗濯我的焰心。从失聪的
左耳流出澜沧江,而向逃亡的右耳指认
这一桩疑案的最终定夺:焰火是偏执的牡丹花
杀手就藏身在事物背后。或镜子。而那个
点火之人,(点烟花?点火灾?)唏嘘这场
犯罪游戏如此轻薄,像上世纪的老港片
一样煽情,一样将光的精神归咎于火。
而我们自焚的目的不就为此吗?
星辰自述
在短暂的聚焦之后,我的镜头感到焦虑。
深蓝成为绘图的主色调,白色则不是。
面对虚无除了焦虑还有不适。我也想咬掉
自己的耳朵,好不让它接受来自太空的烦忧。
所以恐怖感来源于人类对于星空的深邃的
复眼。
我开始心慌,丢掉照相机准备逃离津德尔特。
星辰们开始旋转,扭曲,变形,几乎同时。
洛丽塔自述
比起喜欢臭美的天鹅,我更欣赏默剧。
剥离感官之后空寂的苍白接收——周遭无力的
各种“物”的概念,比喻公主床,和床上的
玩具熊和裙子。尽可能使房间显得富态,高贵
像在卢浮宫,代表凡尔赛文学接受诺贝尔文学奖:
“我有一些美丽的裙子,和一床乞讨的玩具熊”
德黑兰
我们活着不为冒险,只为把命
反着活。同一片天空下,绝对不会有两对
同性恋,在德黑兰的剧院最前排接吻,而面前
演奏愈加激烈的交响乐,正如几十年前那场
惊心动魄的战争一样,让洁白的黑天鹅染上痢疾,
忧郁和性病。我们如此不堪,正如眼前默祷的
波斯女人,和她的黑人孩子,在多神的国度里信奉
多个丈夫。这罪名不亚于亵渎耶和华,真主安拉或
父辈们,历史中异教徒的双眼仍注视着郊外这一片
成群的白羊,王陵,电影院和娱乐喷泉,直到如今
还有很多成年人在卫国日默哀孩子们的生辰。
而那些宗教会堂的屋顶落满了野鸭子,像是道德的
某种讽刺:沉浸式的靡靡之音只会逐渐剥夺
听众们和喂鸭子的人的敬畏感,在虚无主义的冬雪中
掩埋着一位来自阿拉伯先知的古墓。
(组稿:酒童林夕夕投稿可加0)
钟庸,01年生,现居黑龙江宝清县,作品偶有发表
(1)发自己满意作品15行以内的10~15首作品,加酒童林夕夕0,欢迎独立,自由,随性风格有悲悯情怀的诗,来稿附上简介、照片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jj/97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