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建筑 >> 理解阿富汗来自现场的声音上
8月22日晚,由“和平实验室”和“共同未来”筹划的圆桌活动“理解阿富汗:来自现场的声音”在ZOOM上举行。赵佳、印权斌、陶然三位在阿富汗生活过或与当地人有过密切交往的嘉宾,在这场活动中分享了自己在阿富汗的经历,对阿富汗人的认识,以及对当前时局的看法。
理解阿富汗(上)
主持:吕晓宇、刘毅强
嘉宾:赵佳、印权斌、陶然
为什么需要来自前线的声音
吕晓宇:最近,阿富汗成为了一个在新闻媒体乃至大众讨论中非常火热的词汇。在这次热烈的讨论之中,有很多我们预料不到的地方。我们没有想到一个国际事件能够引起如此广泛的社会讨论,也没有想到在这样的社会讨论之中,我们一直缺乏某种框架或是线索,而其中,来自现场的材料更是缺乏。即便长期以来中方一直对阿富汗有影响,但是无论在研究上,还是在报道中,我们一直缺乏来自前线的声音。
今天的活动正是基于此,我们希望来自不同领域、有阿富汗现场经验的人,分享他们的经历与看法,弥补我们知识上的不足。
首先介绍今天的主持人。我叫吕晓宇,来自北京大学,目前在国际关系学院任教,研究方向是国际安全和国际冲突,之前在黎巴嫩、哥伦比亚,以及叙利亚做过实地田野研究。
另一位主持人是我们的老朋友刘毅强(Michael),“共同未来”的理事人、著名的国际法律师,同时也是中国国际法促进中心的创办人。
今天的三位嘉宾分别是赵佳老师、印权斌老师和陶然老师。
赵佳老师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纪录片制片人,她参与了纪录片《喀布尔,风中之城》的摄制,这部纪录片是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开幕片。我们非常期待赵老师分享和当地文艺工作者打交道的经历,以及从制片人的角度,她如何理解阿富汗。
第二位嘉宾是“财新世界说”的副主编印权斌老师,他常年旅居伊朗,对于整个南亚乃至中东的局势非常了解。我们非常期待印老师能够分享他怎样报道阿富汗,以及如何进入一个陌生的议题和陌生的国家。
另外一位嘉宾是陶然老师。陶老师在塔利班进入喀布尔之前刚刚撤出阿富汗,他长期在伊拉克、阿富汗和非洲从事一线地区的安全工作,我们想通过陶然老师来了解一线地区的安全工作,以及他在阿富汗居住、工作的经历。
刘毅强:作为共同主办方,我简单介绍一下“共同未来”。我们成立于年9月,也就是在上一次世界目睹的叙利亚难民危机发生之后。我们是第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jz/100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