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建筑 >> 从伊朗动荡看经济的力量
当全世界人们喜迎新年之际,伊朗各大城市却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年12月28日在伊朗第二大城市马什哈德爆发了示威活动,最初的抗议诉求是谴责政府紧缩政策所导致的物价及生活费用尤其是燃料价格上涨,但抗议迅速蔓延至全国,并出现了各种政治化口号:12月29日,北部城市库姆有人喊出“独裁者死去”和“释放政治犯”等口号,据称更有人要“支持巴列维王朝复辟”。首都德黑兰大学生也开始示威,截止1月3日,已造成包括示威者和警察在内至少21人死亡,仅在首都德黑兰就有至少人被捕。
虽然伊朗政府第一时间关闭社交媒体封锁网络、派出安全部队与防暴警察镇压、发动支持鲁哈尼政府的集会,并指责外国势力及其代理人在背后煽动游行示威和骚乱,“某些玩火的国家,特别是美国、以色列和沙特……”,认为是外部因素造成了伊朗目前的动荡和骚乱。
归咎于外因,这种说法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道理。毕竟伊朗跟美国、沙特敌对多年,两国相争,自然是手段迭出,要说美国沙特没有扶持反对势力,下个绊子什么的那是图样图森破;当然伊朗对沙特、美国也没少干这事情。
这回伊朗一出事,美国总统川普就第一时间跳出来发推特支持伊朗示威者,说“暴君政权不会长久”,相信伊朗人民面临选择的一天终会来临。并在之后承诺美国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伊朗人民必要的帮助。这也证明了美国对伊朗政权的敌对态度。
但是俗话说得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外因也要通过内因发挥作用。伊朗跟美国自从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以来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已经是38年之久,为何偏偏在这个时间点发生大规模游行示威?(年因为抗议总统选举的不公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可见,仅仅用外因来解释伊朗的示威和骚乱是没有说服力的。
伊朗这次大规模的骚乱主要是因为民生和经济问题。示威的导火索是因为禽流感捕杀家禽,伊朗市场上鸡蛋、鸡肉价格上涨约40%。伊朗第二大城市马什哈德居民率先走上街头抗议物价突涨,多个城市也陆续举行示威游行活动。被称之为“一个鸡蛋引发的示威”。
示威者首要关心的还是经济民生问题,政治问题放在次要位置。虽然德黑兰大学生喊出了“不要加沙、不要黎巴嫩,只要伊朗”,但主要还是关心经济问题,对外援助战争干预太烧钱,希望把资金用在民生上;一些人怀念巴列维王朝,也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当下的经济生活跟巴列维王朝时代对比。
在伊朗总统鲁哈尼去年12月初向伊朗议会提交的财年预算中,伊朗民众每月享受的政府财政补贴被取消,这将对很多底层民众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另外,伊朗近期发生多起违规集资案件,金融机构倒闭或卷款潜逃导致一些民众血本无归。这些事件的累积让越来越多的伊朗民众感到生活困难。
伊朗近年经济持续低迷,根据伊朗官方公布的数据,年是鲁哈尼执政5年内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当年伊朗全国失业率超过13%,比上年的10.8%增加了2.2%;其中年轻人的失业率更是高达28%,而其中女性失业率为男性的2倍(或许能够理解为何伊朗女大学生走上街头游行了)——该数据为年鲁哈尼就任总统以来失业率最高的年份;就业问题已成为伊朗社会,特别是作为中坚力量的中青年人群的关键诉求。
在通货膨胀率方面,年下半年伊朗的通胀率超过13%,其中鸡蛋、禽肉价格的涨幅一度高达40%。在年鲁哈尼上台前,伊朗因受欧美经济制裁,经济连年负增长,通胀率在年高达40%,年因为跟伊核问题六国(安理会五国加德国)达成协议,国际社会解除了对伊朗的制裁,年度通货膨胀率终于降到了7.5%,但是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又回升到13%。
在伊朗的经济问题中,青年问题不可忽视。自从伊朗年伊斯兰革命以来,领袖霍梅尼鼓励生育,伊朗人口激增,上世纪8-90年代伊朗妇女平均生育6个孩子,伊朗的人口也从革命前的5千万左右增长到年超过万,增加了60%的人口,而总人口中约70%的人口在30岁以下。青年群体成为人口主体,他们出生在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之后,未经历过20世纪70年代的伊朗革命乃至两伊战争,甚至对伊朗主流社会价值存在不同看法;同时也给就业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压力。人口如果能够充分就业将是一国经济发展的财富,反之,大量的失业人口则会造成社会动荡。伊朗巴列维王朝被伊斯兰革命推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社会通货膨胀率增长过快,在“白色革命”推行工业化的过程中步伐过快导致大量的小手工业主和农民失业,他们成为推翻巴列维王朝的主力军。
要让人口成为财富而不是负担,需要加入国际分工体系,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就业,但是伊朗由于输出革命、研发核武器和远程导弹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经济上处于闭关锁国状态,如果不是有大量的石油资源供出口——虽然之前的制裁限制了出口,但是私下的走私渠道还是能够为伊朗换来稀缺的外汇,否则危机早就爆发了。
愤怒的伊朗青年
其次伊朗对外输出革命、耗费的巨额援助也成为经济沉重的负担。为了对外扩张,伊朗以人民生活品质为代价,将大笔资金拨给伊斯兰革命卫队,发展战略导弹和核武器项目,并建立了一套强大的军工体系。但由于技术封锁和经济不发达导致科技落后,伊朗军工自研的各型武器多数山寨美俄,外形似是而非,质量堪忧,产能可疑。在两伊朗战争中,伊朗由于武器装备落后,伤亡惊人,完全依赖人海战术跟伊拉克抗衡。
自从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大力开展革命输出,目前在中东地区插手三场主要的战事:伊拉克内战、叙利亚内战以及也门内战。此外,伊朗还公开或秘密保持对黎巴嫩的真主党武装、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极端武装,以及对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极端武装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叙利亚内战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经济最大的伤口,和俄罗斯空军轰炸和少量地面部队参战的方式不同,伊朗直接替叙利亚政府出人出枪组建民兵,与叙利亚境内的各路大小反叛武装作战,甚至还要为经济困难的叙军开军饷。据估计有近10万伊朗“ ”(主要是伊朗革命卫队成员)在叙利亚战场参战,稳住了摇摇欲坠的叙利亚巴萨尔政权。
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伊朗给叙利亚的直接间接援助高达亿美元,其中40亿用于武装黎巴嫩真主党极端组织。而伊朗每年账面上的GDP不过亿美元左右。
哪怕是仅派空军和少量特种兵参战的俄罗斯都负担不起在叙利亚战争的军事费用,据外媒估计俄罗斯在叙利亚战场每天耗费约万美元,从年9月俄罗斯出兵介入叙利亚内战以来,2年多的时间里俄罗斯耗费了约24亿美元的费用,都觉得不堪重负,不得不从叙利亚撤军,更何况是负担远重于俄罗斯的伊朗了。
因此部分参与游行的青年人提出“伊朗第一”的口号,要求政府把国内经济和社会问题放在首位,不赞成介入叙利亚、黎巴嫩、也门和巴勒斯坦等阿拉伯事务、增加伊朗财政负担。同时,他们要求男女平等,增强女性赋权,使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参与度更高。
最后伊朗的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和独特的国民卫队介入经济的制度也使得伊朗经济效率低下,腐败丛生。
年后,伊朗国内的主要企业被迅速国有化。此后,尽管哈塔米和鲁哈尼政府都寻求推动私有化进程,但迄今为止,伊朗经济总量的85%以上仍处于官方或半官方控制,而革命卫队就是一个重要主体。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和腐败是一个经济的痼疾,自不待言,而革命卫队之类的武装团体插手经济更是成为一个无法监督的经济黑洞。
伊朗革命卫队,是一支直属于伊朗最高领袖的特殊武装力量。其成立于年,在两伊战争中历经战火考验并迅速壮大为伊朗国防力量的核心之一。革命卫队下辖陆海空三军,掌控着伊朗的导弹部队、沿海防御部队、特种部队及核工程,并建立有覆盖中东各地的庞大情报网络。
在近几年中,革命卫队每年军费支出40亿至60亿美元。对于一个尚不富裕的国家来说,这笔开销确实是不小的负担。
同时革命卫队利用其在伊朗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优势地位,开办企业牟取暴利、与民争利。据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评估,革命卫队利用宪法和政权赋予的特权,掌控了许多军工、能源、交通、建筑、电信和外贸领域的企业。在军工和电信领域,革命卫队旗下企业几乎处于垄断地位。而在外贸领域,革命卫队更是利用其开办和控股的多家企业,控制了伊朗50%以上的进口和超过30%的出口。
通过这些经营活动,估计革命卫队每年可以获得约亿美元收入。作为深受伊朗宗教高层信任的军政复合体,革命卫队掌控事关经济命脉的能源、军工、电信等行业,让宗教高层能够如臂使指,但是革命卫队的经济活动也带来了腐败、官商勾结等不法行为的蔓延,贫富悬殊,广大青年陷入了失业困境衣食无着,而伊斯兰革命的二代三代则是衣食无忧、生活奢华,引发了社会不满。
在这次游行中,要求惩治腐败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伊朗青年群体大多对利益集团的固化现象深恶痛绝,要求政府通过改革促进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向特权阶层和腐败现象“亮剑”。
伊朗女性青年在催泪弹中抗议
在改变社会的种种力量中,经济的力量没有军事和政治力量那么直接,看上去最弱小而容易被人们忽视。然而就像在宇宙中存在四种最基本的力:强核力、弱核力、电磁力和万有引力。其中万有引力是最为弱小的,强度远低于其他三种基本力。但是万有引力具有可叠加性——物体含有质量越大,物体的引力越强;而且引力的作用程非常长,强度的减弱仅仅与到物质块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不像其他的三种力超出一定的距离则迅速衰减。我们的宇宙之所以可以形成现在的星系,星团,正是依赖于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万有引力。
军事、政治、经济的力量也类似。咋看上去,军事的力量最强,西方人虽然常说“笔胜于剑”,中国人却有一句话叫做“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军事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就像朱隶篡夺侄儿皇位,有不服的,问吾刀不利否?杀过去人头滚滚,灭方孝孺九族还不服气,那就把学生加进来,灭十族好了。
武力镇压之下,总能暂时稳定。但是军事镇压作用的时间很短,这个时候就要靠政治和组织力量了,所以民国时候杨永泰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靠政治才能长期抗衡战胜对手,满清末年的皇族内阁就不懂政治,以为有枪在手万事无忧,一味靠高压,结果四川、武昌处处烽火,疲于奔命,最终统治土崩瓦解;两个竞争的国家或组织军事上势均力敌,最终也是看谁的政治组织力量强,谁就能笑到最后。
然而最后最终的决定性力量还是经济力量,就如同看上去微弱的万有引力最终决定宇宙的形成一般。不管军事、政治组织力量是如何强大,经济上没有效率,最终也只能走向崩溃或者改弦易辙。前苏的崩溃、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证明了这一点。经济力量如水一般柔弱,却能冲破坚硬的石山的阻碍,形成深深的峡谷,最终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经济的力量。
一切的制度竞争,最终会归结与经济效率的竞争,在苏东剧变后,福山关于历史终结的预言也许并没有错,只是时间要稍稍放长远一些,现有的纠纷不过是从农业社会、封建社会迈向工业社会市民社会的过渡期阵痛罢了。
伊朗的骚乱,不过是长期的经济困局下的一次爆发而已。经济才是一国的根基,伊朗在军事和政治上的胜利掩盖不了其经济上的衰败,改弦易辙迫在眉睫。
对伊朗未来走势预测:伊朗的未来大致有三条道路,一是继续对抗下去,经济全面崩溃,将会步入前苏联的老路;其次是伊朗的伊斯兰共和国体制彻底崩溃,制度上转向西方的模式;三是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和政策,不再输出革命跟西方缓和关系,打开国门促进经济发展,类似于中国当年的改革开放。
楼主预测伊朗第一、二条道路概率都不高,很有可能走上第三条道路。这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首先,伊朗的政治组织力量较为强大稳固,加上宗教因素的影响,完全走上西方模式的体制不太可能。伊朗的政治制度比较有特色,是一种伊斯兰教权和民主选举总统的二元体制,宗教领袖和总统共同为国家元首,不过宗教领袖在总统行政权力之上。伊朗的总统选举时一人一票选举出来的,比大多数伊斯兰国家要民主得多,不要以为这是教士们的恩赐,而是因为在推翻巴列维王朝时,向往民主体制的小知识分子和市民也出了大力,所以宗教势力虽然最后夺取了革命的果实,也不得不妥协,采取一种二元的政治制度。伊朗的行政力量军队、警察和选举制度未变,教士们另起炉灶成立教士选举宗教领袖和军事力量革命卫队。所以,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的,斗争总会留下成果。
伊朗最高领袖是由教士们选举出来的,非世袭一旦当选则终身制,类似于天主教的教宗。不过天主教的教宗是全体红衣主教选举出来的,而伊朗最高领袖是由一个伊斯兰学者委员会选举出来的。该机构名称为专家委员会,由86名宗教法学家组成,由全民选出,专家会议选举每8年举行一次,其成员由选民根据各省市的人口比例从宗教法学家中选举产生,参加专家会议的候选人必须具备的条件主要包括:可靠的、品行端正的宗教界知名人士;在大的神学院受过教育的神学专家;具有政治和社会见解,熟悉当前事务和没有消极的政治社会背景等。其实专家委员会就是伊斯兰学者,大多为取得“阿亚图拉”或“大阿亚图拉”称号的饱学之士。霍梅尼构思的这个体制倒跟美国的宪法法院有几分类似,不过美国是三权分立,宪法法院并不凌驾于总统的行政权力之上。
学者治国,内圣外王可以说是中国儒学的最终梦想了,但中国的儒学家最高也只是为相辅助而已,皇权还是凌驾于儒学家之上。伊朗的什叶派一向有尊崇学者的传统,大阿亚图拉的影响很大。而逊尼派中的大穆夫提的影响力不如什叶派的大哈亚图拉,因为逊尼派有依经书不依人的传统,像逊尼派极端派别瓦哈比派就主张要废除一切偶像崇拜,包括圣人、圣徒,所以以瓦哈比教义为依托的极端组织ISIS要捣毁一切圣人的墓地,瓦哈比派当年也捣毁过伊斯兰圣地,甚至要砸毁穆罕默德的墓地。
其实相对而言,什叶派要温和开明得多,因为人的思想总能够与时俱进,比起千年前的经书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什叶派就不认可人体炸弹行为,对西方文明也并不是十分抵触,叙利亚的什叶派能够跟基督徒和平相处,甚至过圣诞节。
同时专家委员会中也并非全是保守势力。有的伊斯兰法学家思想很开明,例如大哈亚图拉蒙塔泽里就曾经呼吁加强政治透明和人权,与霍梅尼冲突而被解除副领袖、接班人的职务,之后定居在伊朗圣城库姆。蒙塔泽里一直是伊朗改革派的旗帜人物,由于其严厉批评当时的内贾德领导的左翼政府,政府不敢对这位素有威名的老人动手,为迫使其保持沉默,逮捕了他的三个孙子,不过这一招未能奏效。其年逝世时引发了巨大震动和骚乱。
所以伊朗的体制是稳固的,组织力较强,也并非是一人独裁国家,领袖受到制约,能够对外界变化做出反应。
从外部来看,美国的战略跟英国当年类似,采取大陆平衡策略。英国当年对于欧洲大陆的各个国家采取扶弱抑强的平衡策略,不让任何一个强国统一欧洲大陆。如在拿破仑时期支持俄罗斯对抗法国,一战二战则支持法国、俄罗斯对抗德国,冷战期间则对付苏联。美国的策略也相似,不让任何一个大陆国家取得优势,二战支持苏联对抗德国,之后则支持西欧对抗苏联,在亚洲二战期间支持中国抗日,冷战期间拉拢中国对抗苏联,现在则是支持越南、日本对抗中国。
对于伊朗,美国既要打压,但是也需要什叶派来抗衡逊尼派,毕竟相对于人口和经济潜力而言,什叶派处于弱势。所以美国也不会直接干涉伊朗内政,只是打压伊朗的外围势力,使其不输出革命即可。如果伊朗对外政策转向,美国跟伊朗重回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亲密关系也未可知。
逊尼派大国沙特也开始作改变,同极端宗教势力决裂,女子允许驾车而且开了第一场女子演唱会。伊朗最近也修改了法律,女性不带面纱不再被认为是违法。其实伊斯兰革命的高潮已经过,极端伊斯兰势力开始衰落。IS建国其实是件好事,能够让广大穆斯林认清极端份子的嘴脸,性质大致类似于当年狂热的红卫兵运动的破灭。伊朗的青年游行性质跟中国当年云南知青游行要求返城类似,是改革开放的先声。
伊朗青年女性摘下头巾抗议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欲要其灭亡,将要其疯狂,伊斯兰革命运动的拐点到了。
在经济如同流水一般细微的影响下,起源于伊朗的伊斯兰革命运动的根基悄然坍塌,改变即将到来。再狂热的理想也抵不过就业和吃饭的需求,伊斯兰世界将会从宗教革命转向世俗化,就如同中国当年改革开放时发生的变化一般。
工作食物住房是最基本的需求
大江宁静赞赏
人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北京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jz/14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