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建筑 >> 德黑兰,其实真的不用逃离一
写在前面:这是ALI的第二篇原创,伊朗三部曲的第一篇,主要讲述作者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与哈桑一家的三天两夜
前些年那一部好莱坞巨制《逃离德黑兰》让我们看到了伊斯兰革命时期德黑兰的昏暗岁月,而我在德黑兰的四天三夜却与逃离无关......
伊朗!波斯!思绪飘到了三年前的九月,那个背着大号背包,手拎公文包,穿着西服外套的自我形象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旅途中遇到的朋友说我不像是来旅行更像是个出差商人,哈哈~
不知道何时喜爱上了这个国度,或来自电影《小鞋子》,《一次离别》,或来自小时候的床头读物《一千零一夜》,又或许给自己Ali这个名字时起…
对我影响深刻的两部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小鞋子》
伊朗,雅利安人的国度,波斯古国,伊斯兰什叶派中心,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美利坚眼中的邪恶轴心国,恐怖主义,核武器,大部分人谈到伊朗在他们心中都是恐惧的存在,更有朋友得知我要前去伊朗给我很多忠告。然而真正的伊朗只有自己亲身经历到了才知道…
时间再往前推半年,我在为去伊朗做准备,在网络聊天室里希望可以找到一位当地人了解一些当地风俗禁忌。很幸运,没用多长时间就有一位朋友加了我好友。哈桑,波斯人,德黑兰大学的一名在读生,家住德黑兰城北区。我们用whatsapp交流,哈桑英文不是很好,他用波斯文发消息,我用翻译软件翻译成英文才能看懂。哈桑很喜欢中国,希望有一天可以有机会来中国旅行!我们时不时会在whatsapp上互相问候,就这样到了出行的日子…
我的出行计划表
在出发伊朗之前绕道去了斯里兰卡一周,在马斯喀特转机德黑兰,订好机票时告诉哈桑我在伊朗的第一站是德黑兰,他看到我发的消息和我确定了到达德黑兰的时间当即决定要到机场接我,我就当说客套话了和他寒暄了一会就结束了我们的聊天…
9月15日早晨五点整,飞机安全到达德黑兰霍梅尼机场,很幸运,飞机上遇上了两位同游伊朗的中国人,大胡子卡西莫多和dufresne,他们两位都是资深老驴,游历过很多国家,后来在路上也都非常照顾我,这些暂且先放到卡尚之后再说…
凌晨五点德黑兰市郊的风景
当我们三个人准备拼车去德黑兰市中心时,手机接收到信号,那一头的消息是“你到了吗?我在机场外面等你!那时候的心里真的是像打翻了的调料瓶,五位杂陈。恐惧,兴奋,焦虑在心中不停的打转。不去吧,我心里真的过意不去,去吧,我对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的这个国家还是心生防备的,一番挣扎过后,我还是决定爽快赴约。放下防备,用心体会,这一直是我在伊朗不断提醒自己要做的事…
见到哈桑的那一刻我的心理防备就已经全部放下了,和我一般大的年纪,有点内敛,典型的波斯人外貌,感觉很亲切。他开着伊朗产的汽车,我将行李一呼隆的扔进了后备箱,爬上车那一刻激动的感觉至今还记忆犹新,去他妈的危险,whocares!justenjoyit!
我告诉哈桑我已经在德黑兰的市中心订好了住宿的地方,我拿着地图指给他看,哈桑想尽地主之谊邀请我去他家里做客,再三推诿还是抵不过他的盛情邀请。
哈桑家住在德黑兰城北地区,在没有来德黑兰之前就已经从书中了解到德黑兰的贫富是以它城市中心的伊玛目霍梅尼广场为分界岭的,广场以南是德黑兰老城区,历史景点大多集中在这里却也是德黑兰比较衰败贫穷的地方,北面是德黑兰新城,更加现代化也更富裕。
山脉高原众多的德黑兰住宅区
在去哈桑家的路上我的内心一直是非常忐忑的,这是我第一次到外国朋友家里做客,我在车上重复的练习着之前学的几句跛脚的波斯语!Salam!
khodahafez!是我用到频率最高事实证明也是最实用的两个单词。一个是你好,一个是再见!
哈桑的父亲就像我的叔叔一样亲切,热情。虽然我们语言不通,但是微笑和肢体动作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很快我就放下了戒备融入到这个家庭里,叔叔是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一天五次的礼拜一次不落下,不过伊斯兰的教规在年轻人的心中却越来越淡化…
席地而餐,刚开始还真有点不适应
下午的行程是前去德黑兰最恢弘奢华的皇家王宫,萨德阿巴德王宫。年,伊斯兰革命爆发,伊朗最后一任君主礼萨·巴列维领导的君主立宪政体被推翻,国王被迫逃亡到国外,同年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回国领导游击队击败了忠于沙阿的部队,建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一个神权至上,政教合一新国诞生了。萨德阿巴德王宫即是巴列维王朝的寝宫。
叔叔下午驱车带哈桑和我一同前往萨德阿巴德王宫,他说平时工作繁忙很少有机会和哈桑一同出来游玩,这次也算一个契机。叔叔在博物馆里有认识的朋友,所以全程都是vip的待遇。
王宫里庭院一景
萨德阿巴德王宫室内一角
那时的我还不排斥穿牛仔裤,哈哈
德黑兰作为伊朗首都的时间本身不长,相比较于伊斯法罕,设拉子少了那份历史的厚重感。市内打卡的历史景点不是非常多,不过德黑兰的博物馆还是非常值得去的,包含了伊朗国家博物馆,国家珍宝博物馆,地毯博物馆都是值得一览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德黑兰的城市规模是北京的三倍大,开车从城南到城北需要两个多小时,上下班高峰更是堵成长龙,汽车和摩托是德黑兰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德黑兰的空气质量明显的比中部和南部的城市要差。
伊朗是一个没有传统娱乐的国家,就连德黑兰这样的伊朗大都市也不例外!酒吧,游戏厅,棋牌室,KTV,这些在国内悉数惯常的场所在伊朗是严令禁止的!在德黑兰的第二天,哈桑介绍他的朋友给我认识。赛义德和阿西让,赛义德是阿拉伯裔伊朗人,在一所大学学习美术,阿西让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抽阿拉伯水烟算得上是非常娱乐的一项活动了,在这之前我只在阿拉伯电影里见过这种俗称hooka的水烟。
哈桑和他的朋友赛义德和阿西让
天色渐暗,哈桑提议要出去娱乐一下,我不禁好奇在这禁酒禁娱的德黑兰有什么能够让这群年轻人保持活力。在推开“酒吧”的大门时我惊呆了,不大的场馆里坐满了抽着水烟喝着红茶的年轻人,这算是德黑兰最豪华的娱乐场所了。没有了酒精麻痹的德黑兰年轻人大多过的太清醒压抑,整个德黑兰压抑肃穆的基调不无与这群年轻人有关。政教合一,去世俗化让这个国家的人民压抑着自己的欲望生活,而国内过度放纵的娱乐生活却又让人迷失在欲望里,孰是孰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解读!
这是一种伊朗自制三明治,卖相差了点,口味还不错
除了抽水烟喝茶,伊朗人估计是世界上最喜欢野餐的族群了。在一些大型的公园和山上,随处可见出来野餐的家庭,他们铺着地毯,带着水果和茶享受着家人团聚的乐趣!伊朗人的热情是融在骨子里的,走在路上随处都能遇到邀请一起喝茶的朋友。
先生,请在这张文件纸上签名,看着密密麻麻的波斯文字,我快速的签上了Ali这个名字。准许放行,我和哈桑走出了德黑兰警局…
被请进局子“喝茶”?,朋友们一定都在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还得从在德黑兰第三天的早晨说起。吃完早餐哈桑提议今天骑摩托带我打卡我清单上的景点,想象着坐在摩托车上疾驰在德黑兰街头拉风的样子也就欣然同意了。第一个打卡的地方是前美国大使馆,这里因为伊斯兰革命而备受合肥治疗白癜风医院中科品牌影响力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jz/93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