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建筑 >>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
??去年7月份电影院开门以后,接连上映了一些战争电影,先是《乔乔的异想世界》,用儿童的视角设想出一个可爱的希特勒;然后是《》,全片使用(伪)一镜到底试图带给观众置身于战争前线的沉浸式体验;后来又看了《八佰》,了解了四行仓库的历史。
???去年5月20号凌晨,我和其他两个同事在新天地吃完宵夜暴走一路,经过人民广场苏州河绕过四行仓库穿过西藏北路隧道…后来电影放了,上班打车能看见越来越多的游客在苏州河桥上拍照,朋友圈也有了带孩子去放花致敬的内容。《八佰》里隐去的那面旗帜,是电影压了几年不上映的原因,去年它的出现大概率是为了救市。
???前几天我爸在家补去年的天字一号重点宣传片《 》,看完我不禁又感叹万一有家长带着孩子去看这部爱国主义教育片,那身体爆炸的画面真是非常不合适。(电影分级是最近的热门话题)
???据说《八佰》上映的时候,管虎和张译还在东北拍《 》,两个月以后,电影就面世了。电影用四个视角讲同一个故事,等于一个事件看了四回,买票的观众是不是四舍五入还赚了…?还有人拿《敦刻尔克》的海陆空三条线和《 》比较,私以为这可以算对诺兰的侮辱…
《八佰》和《 》的制作公司都是梁静的“7印象”。/以上为梁静管虎夫妇
???这样一看似乎国内外的战争主题作品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我国惯用的宏大叙述是非常需要观众的情绪来呼应的。
???然后我找来《二十二》看了看,一部以(在影片开拍时)国内仅剩的二十二位慰安妇为拍摄对象的纪录片。它是带有好奇的窥探的,是唤起拍摄者痛苦回忆的,反映的是国的命运烙印在个体身上的悲惨。我印象很深的两点,是好几位老人说不敢向家人诉说,说她们爱毛主席。到底,我们都是打着声张正义的名义去揭开伤疤,以温柔展示残忍。
???最近上映的《又见奈良》则以更慈悲的方式讲述了战争中的众生皆苦,又弥补了我的历史盲区。
???影片开头有一段动画简单介绍了历史背景:年,日本政府制定“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为全面占领中国东北,在派遣军队之余招募普通农民,成为“日本开拓团”。日本战败投降后,苏联红军乘胜追击,成千上万遗留在东北地区的日本人开启了一场大逃亡,其中一部分在战争中被抛弃的孤儿被中国人抚养长大,称为“日本遗孤”。他们因为养父母之恩,所以对中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
???“在中国度过了漫长的40年甚至更久之后,多数遗孤辗转半生,最终回到日本。但在日本,他们很快发现自己依旧处在社会边缘,难以融入。他们被日本人当成中国人,就像当初在中国被嘲笑为‘日本鬼子’一样。他们虽然有两个家乡,但好像哪边都不是真正的故土,始终如同一条在海上漂泊的船。”(《南方人物周刊》)
???电影讲的是吴彦姝饰演的中国老太太因为和返回日本的养女陈丽华失去联系,出发前往日本寻找养女。电影的结局,可以从英文片名中猜到:Tracinghershadow。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里有真正的遗孤出演。
???吴彦姝的戏我也看了不少,印象最深的是《相爱相亲》里守着给自己准备的棺材的固执姥姥,作为“原配”,她在农村坚守了一辈子,赡养公婆,但在丈夫死后因为其坟墓的归属问题和城里“二房”的女儿(张艾嘉饰)爆发巨大的矛盾。电影最后,她终于同意了,颤抖着对着丈夫的尸骨说“我不要你了”。
语言不通的两个老人的交流
《又见奈良》的拍摄花絮/《新周刊》
??在明明可以煽动情绪的时候做到克制是高级的。看《又见奈良》不会哭,却会感动,同样是国的命运落在个人身上的沉重,但它没有控诉,它反而告诉观众,即使语言不通国籍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善意还是可以相互传递。本来我担心这电影会是奈良旅游宣传片,但因为导演鹏飞的前作《米花之味》里贡献过我最爱的情侣档——刘德华郑秀文,所以此片吸引我走进电影院。
犹太人吉尔斯被为了在集中营活下来,谎称自己是波斯人,被德国军官科赫要求教授波斯语。吉尔斯利用集中营的关押名单编造波斯语单词,每天都在心惊胆战中度过。美国人解放集中营时,吉尔斯背出个关押者姓名,控诉战争的残酷。
???上周还有一部备受好评的二战电影是《波斯语课》,影片由真实事件改编。虽然这是一个严肃的反战片,但原谅我腐眼看人基,两个主角之间不可谓没有暧昧。
????
??我一向对时尚感兴趣,所以电影开头就发现了有意思的点——犹太人被抓在车上聊天,配角问吉尔斯从哪来,答曰“安特卫普”,配角便问“你父亲做珠宝生意吗?”由此可见安特卫普的时尚历史由来已久。接下去主角说他爸爸是拉比,配角便提出用一本书换他半个三明治。也正因为这本书,才使吉尔斯最终活了下来。我去查了一下“拉比”,指犹太人中接受过正统教育的智者、教师、精神领袖。
关于安特卫普六君子之一AnnDemeulemeester的冷笑话
??电影对德国军官科赫的刻画很全面,既展示了他好学上进、温和善良的一面,但又表现了他作为纳粹残忍邪恶的一面。科赫学波斯语的原因是,他打算在战争结束后去德黑兰开一家餐厅。虽然他的上司在他的资料里没有看到他有一个哥哥,但他说他的哥哥在二战开始时去了伊朗。网友猜测那其实是他的同性恋人。
我从网上看到的德国与伊朗亲近的原因??该文表示二战开始后伊朗未加入反法西斯同盟,且未限制德国人在伊朗境内的行动,因此苏联和英国于年入侵伊朗。影片后期,集中营来了一个英国飞行员是伊朗人,但吉尔斯的同伴为了报答他帮他杀掉了这个会波斯语的飞行员。这也从侧面解释了当时英国对伊朗的殖民统治。
???科赫在学习(伪)波斯语的过程中,将吉尔斯视为良师益友,对他敞开心扉,允许他直呼自己的名字,给他穿自己的旧衣服,他告诉吉尔斯自己小时候家里很穷,长大了做了厨师,在街上看到纳粹党穿着褐色衬衫开心地交谈着,便加入了他们——无数像科赫一样的德国普通人,也许他们曾经是厨师、工人、职员、医生……却最终成为了反人类的罪犯。
科赫用伪波斯文作的诗
??早几年,我们全家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走进里面我屏气凝神根本不敢用手机拍照,光是看墙上那些名字都揪心。普通人永远是战争的最大受害者,但就像科赫的自我开脱:我不是刽子手,只是个厨子,也只想做个厨子。——也是普通人这种麻木的之恶,成为了战争机器里最有杀伤力的武器。
《一步之遥》里舒淇说:“都来女人的怀抱吧,被拥抱的男人是不会打仗的。”
Makelove,notwar.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