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去年夏天,儿子考上大学时,还没满十七周岁。亲朋好友们像五年前一样,继续“游说”我们夫妻俩:这下轻松了,趁着还不太老,你们赶紧生个二胎吧!我仍是答:不敢生了。一来,已过不惑之年,身体大不如前,气血不足,高龄生产隐患多。二来,生了之后,谁来帮忙带?双方父母已是古稀老人,不能累着他们;请保姆?我们这点工资,养一个娃尚可,倘若再要分些出来养二宝,真是紧张。三来,儿子读大学去了,他不在我们身边的这四年,我和吴老师可以休闲养生,也可以自我提升;如果生了二宝,我们又要开启新一轮鸡娃模式,而且在目前有过之无不及的内卷形势下,家庭生活质量很有可能会大幅度下降——即使,二宝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欢乐……还有,到时候儿子成家立业需要我们帮忙的时候,我们可能分身乏术,还在为二宝的小升初(或初升高)忙得焦头烂额!其实,年1月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时,儿子还不满十三周岁,正读初二。当时,身边朋友和同学陆续有人开始备孕,他们也动员我们夫妻俩:你们俩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除了看书和写作,没有任何不良爱好,基因不错,再生一个多好呀!然后某一天,在有过渡的语境下,闺蜜对我儿子开玩笑说:“……让妈妈生一个弟弟或妹妹给你玩儿呗……”可没想到,我闺蜜立马被我儿子好一顿抢白:“生一个人出来,就是玩儿的吗?人是玩具吗,不需要对他(她)负责任吗?……”闺蜜说,看到我儿子表情那么严肃认真,都有点儿“义正词严”了,可把她吓着了。当时我爸妈也极力“怂恿”我们去生二胎,饭桌上经常“软硬兼施”地说:“再生个孩子吧。过去人家罚款偷生都要生,现在国家放开政策让你们生还不生!实在没人带,我们帮忙带!要是不生,你们就自己做饭,别到这儿搭膳了……”接着,爸妈又说起我堂哥堂嫂当年为了生第三个孩子连房子都被乡ZF的人捣毁的情景,还有我大表姐肚子里怀着第三个孩子被强行拉到乡卫生院流产的悲剧……唉,我当然记得。那时候乡下村子里,沿路墙上写满了各种宣传计划生育的标语:“实行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要想富,少生孩子多养猪”、“少生优生,幸福一生”、“该流不流,扒屋牵牛”……更不用说,我身边多少偷偷生了二胎三胎的亲朋,把孩子寄养在乡下七大姑八大姨家,到了上小学时才接回来。对外不敢让孩子叫自己爸爸妈妈,只能叫姑姑姑父或姨妈姨父,硬把自己孩子说成是亲戚的孩子委托自己带……朋友说,自己的孩子不能叫自己爸爸妈妈,这真是时代的悲剧。等孩子长大了,明白了其中隐情,更是莫大的伤害。而做父母的,如果是在职人员,职位晋级和工资都要受影响。有位远亲,本来快要提拔了,就因为在二胎政策前生的二胎,被拎出来说事儿,硬是给降职降薪了。回想起来,那些年,计划生育工作真是抓得紧。各个吃财政饭的单位,女职工都要查环查孕,一年2至4次不等;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不在本地,计生办或单位工会领导甚至会“千里追查”。但也有“斗智斗勇”者。有的女职工迫于家族压力要生二胎(多半头胎是女孩,二胎想生个男孩),“铤而走险”,采取“蘑菇战术”,以自己生病为由,先半个月半个月地请假,再一个月一个月地请假,直到孩子落地,再回单位。更有甚者,干脆给自己孩子弄个啥疾病证明,一番周折争取到了生二胎的指标,名正言顺地生下了二宝。所以,有人感叹:生育权,不在自己手里啊!其实早在年,联合国《德黑兰宣言》就提出——“父母享有自由负责决定子女人数及其出生时距之基本人权”;而年我国颁布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则规定,“妇女有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如此看来,生育权本来就是一个具有法律意义的名词,它是法律赋予男人女人做或不做父母的一种权利。可是,自从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生或者不生以及生几个的权利就再也不是个人自己能决定,而是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正所谓“搞好计划生育,促进经济建设”……以七零后为例——当你还年轻,想多生几个娃的时候,国家正在抓“计划生育”;当你年纪大了,早已过了最佳生育年龄的时候,国家号召大家生完二胎生三胎。我们当然知道,这都是因为社会老龄化愈来愈严重,而年轻人的生育欲望却在不断下降。由此反观,这是不是早年的计划生育带来的副作用呢?……如今,我们夫妻俩已不算年轻了,还都担任班主任。各自要管两个班的教学,还有事务繁杂的班主任工作——不仅要管自己所教的科目,还要管学生们每一科目的成绩,更要管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德育美育……早出晚归,着实忙碌,真的是连买菜做饭的时间都得算出来。可是,生二胎甚至三胎的时间,真的不是算得出来的。记得以前听过一句话:爱一个男人,就为他生一个孩子吧。现在是不是有人会说:爱你的国家,就为你的国家生三个孩子吧!那么,真的很抱歉,我欠国家两个娃了……往期文章:袁华琳
袁隆平——稻田里的守望者袁华琳
为这没有意义的人生吴科喜
“我在18班成长进步”主题活动(一)吴科喜
我的吴叩天诗词四首袁华琳,江西省作协会员、抚州市骨干教师。作品散见于《江西日报》《江西工人报》《中国青年作家报》《辽宁青年》《微型小说选刊》《思维与智慧》《散文百家》《星火》等报刊。
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ls/101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