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伊朗生死十天美国大选才是真凶为何

发布时间:2022/8/30 15:52:26   点击数:

文案:小波

编辑:晓菁

伊朗时间11月27日下午,伊朗的首席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在首都德黑兰遭遇了一场可怕的刺杀,最终不治身亡。事件发生后,全世界目光都看向了美国。可以说,是美国大选杀死了法赫里扎德,而这一事件也给中国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谨慎对待。

一场有预谋的暗杀

暗杀事件是发生在11月27日,随后伊朗、美国、以色列包括一些非当事国也都纷纷表态。但暗杀发生之前的事才是最值得注意的,这里就不得不提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了。现在让我们先把时间线捋一下。

11月20日,蓬佩奥毫无征兆突然访问了以色列,很明显,蓬佩奥肯定不是去闲逛的,而是带着某种明确的目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带着摩萨德头子科恩,秘密会见了到访的蓬佩奥。摩萨德大家都知道,全世界有名的情报机构,如果此次暗杀是以色列所为,那必然是摩萨德在策划执行。

11月27日,法赫里扎德乘坐汽车前往市郊的亲戚家,途中被一辆安装炸药的皮卡拦截。随后,至少5名武装人员从一辆黑色SUV上一跃而下,朝法赫里扎德及其保镖所在的车辆开火。可以看出,此次暗杀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专业行动。

暗杀发生后不久,伊朗总统鲁哈尼便出来表示,是以色列策划了这一暗杀行动,当然,他并没有证据。同时,鲁哈尼还表示,会让以色列付出代价。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表示,将对这一事件展开雷霆报复。

而推特网红特朗普也迅速转发了一名以色列记者的推文,后者表示法赫里扎德的死亡是一次的重大心理和业务层面的打击。此时的特朗普,颇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要知道,前不久刚有消息曝出,特朗普本打算直接对伊朗开战,只是被蓬佩奥等人劝阻了。

29日,以色列终于有人站出来回应了。内阁部长扎齐·哈内比表示,不知道是谁干的,并不是我不说,而是我真的不知道。但以色列的行动无疑暴露了其真实想法。从28日早晨开始,以色列驻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使领馆提高了警戒级别,加强了安保,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社区同时增加了安全措施。

所谓祸不单行,11月30日,伊朗革命卫队一名高级指挥官遭到无人机袭击,当场身亡。十天内,伊朗两名重要人物接连死亡。种种迹象来看,以色列跟美国肯定是脱不了干系的。这一系列的事件可以推测出,确实是以色列执行了暗杀行动,但美国大选才是真正的幕后凶手,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沾沾自喜的以色列

这次刺杀除掉了德黑兰手中一个不可替代的知识来源。虽然始终拒绝承认自己与本次罪行有关,但以色列当地电视台沾沾自喜的态度,已经毫不掩饰地呈现在了整个世界面前。此前以色列电视台公开声称,法赫里扎德之死是一次巅峰之作:伊朗核武器之父的死,很可能会对伊朗核武器项目造成十分致命的打击,也为伊朗在联合国武器禁运令解除后,进一步提升自身国力,从而在中东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制造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而伊朗在中东最大的对手,就是以色列。一战以后,庞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崩瓦解。在之后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中,整个伊斯兰世界充满混乱,再没能找到一个话事人。年8月,美国开始通过美元石油霸权来控制中东。白宫并不希望看到一个团结的中东,而以色列就是美国在中东地区合纵连横的最大工具,伊朗就是其最大阻碍。

以色列长期以来都因为宗教和民族问题与伊斯兰世界存在尖锐的冲突,这个国家想要生存,就不能让整个伊斯兰世界合二为一;靠着石油攫取了大量财富的沙特依然是一个中世纪君主制的国家,这个国家自知没有能力控制中东,但也不希望中东被另一个地区霸主控制。而实现了现代化改革的伊朗和土耳其,将会是这个位置最有利的竞争者。而法赫里扎德之死,无疑将让伊朗的军工产业迎来漫长的严冬。

《以色列时报》提到,就在27日刺杀事件发生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推特账号曾上传一段视频,列举政府过去一周取得的成就。在这段视频中,他满脸喜色地声称:这只是部分成就名单,我没法告诉你们所有事情。说到这里,还有谁会觉得以色列是无辜的吗?那么已经尘埃落定的美国大选在这其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美国大选杀死法赫里扎德

显然,蓬佩奥来一趟以色列并不是专门去喝酒的。前以色列军事情报局负责人、现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INSS)所长阿莫斯·亚德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讳言这次刺杀与白宫之间的关系。

《纽约时报》在评论文章中指出,考虑到拜登在竞选过程中多次承诺将重返伊核协议。现在的特朗普政府,为了保护自己的政治遗产,同时给拜登上台制造更多麻烦,正在伊朗相关问题上执行一种焦土战略,让伊朗和美国之间的冲突走向不可调和的局面。可以说,这已经无关国家利益,特朗普纯粹就是为了跟拜登对着干,让拜登没有好日子过。而拜登的烂摊子越多,特朗普在年重新杀回来的机会就越大。美国大选,正在走向一种两党为了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拼命给对方使绊子的局面。这所谓的民主制度,已经越来越像一个笑话。

换种角度来看,即使暗杀行动是以色列自己所为,美国大选也扮演了一种蝴蝶效应的角色。由于美国的政权更替,拜登很可能将在上台之后重返伊核协议,势必不会让以色列来破坏他的计划。对于以色列来说,美国目前这个权力交接的真空期,是其必须抓住的最后机会。如果不在此时处理掉法赫里扎德,随着时间的推移,伊朗的势力必然壮大,对以色列来说将会是巨大的威胁。总结来说,无论美国是否授意,以色列都必定会出手。

此前,就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任期的最后几十天内,特朗普很可能会陷入最后的疯狂,法赫里扎德之死很可能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中国问题上,白宫也很可能因为同样的逻辑而兵行险着。特朗普是一个以利益为重的商人,这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这样一个人,现在正掌控着美国这个庞然大物。为了给自己和共和党保守派在四年后的政治生涯铺路,这位即将离开白宫的商人,正在企图以整个世界为筹码,进行一场豪赌。考虑到中国的综合国力,特朗普政府并没有能力像对伊朗发起打击和制裁一样让中国伤筋动骨,但一个彻底陷入疯狂的白宫,无论何时,都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本文为时代解读原创,图片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ls/1015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