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历史 >> 加美英澳抱团波音客机被伊朗击落
美伊关系因苏莱曼尼之死持续紧张之际,一架从德黑兰起飞的乌克兰客机坠毁,各界对事故原因众说纷纭。曾表示事故原因是引擎故障的乌克兰方面也一度改口称,不排除恐袭与导弹袭击的可能性。
事故原因扑朔迷离之际,加拿大总理、英国首相与美国国务卿一致表态,声称有“大量信息和情报”证实,失事客机是被伊朗导弹击落。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也呼应几个领导人的说法,称掌握的情报表明伊朗“误击”了失事客机。 综合路透社、CNN等媒体消息,当地时间9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加方从多方情报来源获悉,伊朗“很可能是无意”的。英国首相约翰逊也表达了同样立场,声称目前有“大量信息”予以证实。 但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英国和美国政府都未提供所谓“确切证据”,以证明飞机坠毁是伊朗“无意”击落导致。 伊朗方面则否认上述指控,并正式邀请美国“作为波音公司代表”,与其他遇难公民所在国家一同,在委员会调查坠机事件期间“到场”。
失事飞机残骸,图自法新社特鲁多与约翰逊:证据表明,客机被伊朗导弹击落 8日早晨,乌克兰国际航空公司一架客机从伊朗首都德黑兰霍梅尼国际机场起飞后不久坠毁,机上包括63名加拿大公民、4名英国公民在内的全部名乘客遇难。 9日,特鲁多在渥太华的新闻发布会上称,这架载有63名加拿大人客机的坠毁“很可能是无意的(maywellhavebeenunintentional)”。 特鲁多向记者表示,加方从多个来源的情报获知(包括加拿大自己和盟友的情报),“证据表明,这架飞机是被伊朗的地对空导弹所击落”。 据CNN报道,被问及美国对坠机事故是否有责任,特鲁多闪烁其词,称“需要全面、完整、可信的调查,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 英国首相约翰逊也在当天发布声明,他声称目前有“大量信息”表明,失事飞机在德黑兰起飞后被伊朗导弹击落。 约翰逊称:“目前有大量信息表明,这架飞机是被伊朗的地对空导弹击落的。但这很可能是无意的。我们正在与加拿大和其他国际合作伙伴密切合作,现在需要的是进行全面、透明的调查。” 声明对机上遇难的4名英国公民表示哀悼,并继续呼吁“各方保持克制,缓解该地区的紧张局势”。蓬佩奥:如果是伊朗人杀死了伊朗人,将会是巨大的悲剧 9日早些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对坠机事故表态,他表示,“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可能有人犯了一个错误。另一方可能犯错了。” 特朗普强调坠机与美国无关,并重申“飞机在一个相当恶劣的环境中飞行,有人可能犯了一个错误”。 CNN等媒体将“有人”和“另一方”解读为伊朗,认为特朗普在暗指乌克兰飞机坠落是因为伊朗导弹“误射”导致。 另据CNN最新消息,在(美国时间)周四晚上讲话中,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也持同样立场,称“我们会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实上,就像很多证据推测的那样,如果证明调查完成后证实客机为伊朗导弹击落,那现实就成为是伊朗人自己杀死了很多伊朗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他继续宣称美国此前行为(“斩首”苏莱曼尼)是为了“自卫和击毙恐怖分子”,指责伊朗人的回击是“是滑稽的、不现实的、充满政治意味的”。 一名美国官员也声称,华盛顿已经高度确定是防空导弹击落了飞机。他援引卫星数据,表示这架乌克兰飞机在坠毁前曾被伊朗的雷达跟踪。 另有3名美国官员告诉路透社,美国政府认为是伊朗误将飞机击落。一名官员说,数据显示,这架飞机离开德黑兰后在空中飞行了两分钟,当时美军卫星探测到两枚地对空导弹的热信号。飞机不久后坠毁。 CNN则表示,他们获得一段视频,视频显示一枚伊朗导弹击中了德黑兰机场附近的一架飞机。值得注意的是,除网上流传视频外,加拿大、英国与美国政府都未提供确切证据,以证明飞机坠毁是伊朗“无意”击落。路透社援引美国导弹防御倡议联盟创始人、国防专家里基·埃里森(RikiEllison)的话称,波音飞机的雷达信号与美国大型军用运输机非常相似,暗指飞机坠毁事故缘由在于伊朗人在高度紧张状态下的失误。 “他们(伊朗人)处于高度戒备状态,随时准备击落任何类似美国飞机的东西”,埃里森说,“有人把它认作是一架战机,从而导致一个失误”。 另外,在飞机遇难不久后,乌克兰驻伊朗使馆曾做出声明,表示乌克兰客机在德黑兰坠毁事故原因是引擎故障,排除恐怖袭击可能。但时隔一天后改口称,不排除导弹及恐袭作为坠机的主要原因。 CNN10日援引伊朗法尔斯通讯社消息,伊朗事故调查委员会主席哈桑·里扎伊法尔(HassanRezaeifar)表示,已邀请美国“作为波音公司制造商”,在委员会调查坠机事件期间“到场”。 伊朗政府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否认美国官员指控,称“所有这些报道都是针对伊朗的心理战……所有受害者的所在国家都可以派代表参与对事故的调查”。此前,伊朗方面曾表示,不会允许美国参与坠机事故调查。 此前,伊朗民用航空组织公布事故初步报告,报告称失事飞机在周一进行了最后一次定期维护,但在起飞后不久就遇到了技术问题,随后不幸坠毁。来源
观察者网
在看的你正在变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