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的是『波斯语课』,看了好久,一直没顾得上反思和下笔,算是又一部印象深刻的二战犹太人被害为题材的电影,却是第一次、第一时间在院线观看,似乎与原来看盗版DVD和线上的其他不一样,超出电影和题材,似乎总有比人类个体更伟大的东西,能够使看似互不相容、彼此敌对的人们联系起来,或许在现实世界宏观层面实现这样的相融太过不切实际……
没意识到语言的本质是交流,从自我介绍开始,逐渐深入到个人出身,以及为吃饱饭当厨师的职业选择,以及最初加入纳粹的原因,脱去职业和生存因素,生活的彼岸其实是去德黑兰开家餐厅,作为一个好人……
怀着这种偏向审视的眼光,『波斯语课』和『美丽人生』有着似曾相识的聚焦点,避免对集中营生活的悲惨描述,也不满足于把纳粹简单地刻画成杀人犯,相反,纳粹党员们在集中营的日常生活,男女党卫军士兵间的爱情,上下级军官的政治斗争,办公室里的闲言闲语,舞会前夕的争风吃醋,以及闲暇时刻的野餐娱乐,一切都与现代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尽管这是发生在二战时期的故事,却真实的映射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
邪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源于一系列选择,一开始有些选择相当少,这似乎也是现实生活里的普通人难以拒绝集体主义体制内被同化下进行的无思想、无责任的犯罪……
最后,借用『波斯语课』中用个名字编制成假波斯语单词拼凑的诗,祝一切安好!
风把云送向东边
在那里
处处是渴望和平的灵魂
我知道
我会幸福
随着云
飘向的地方
Paolozhang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