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成也石油败也石油,伊拉克是如何被萨达姆的

发布时间:2021/6/1 3:52:47   点击数:
北京中医治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十八年前,当美国吹响进军伊拉克的号角时,21世纪以来最大的一场区域性战争正式拉开帷幕。虽然这场战争的策动者自我标榜为伊拉克人民的“解放者”,但其真正的战略意图并不在于查出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在于夺取伊拉克的石油控制权并巩固自己在中东地缘势力。特别这地生的“黑金”,它支配着我们这个星球的能源走向、经济局势、国际关系乃至战争热点。“工业的血液”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支配着世界的能源走向、经济局势、国际关系乃至战争热点。天赐黑金源自亿万年积攒的微生物19世纪的“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说过:“石油,这些被禁锢在岩层下数百万年的黑色精灵,一朝喷出地表,就注定要改变整个世界!”作为十九世纪的第一个亿万富翁,洛克菲勒的富可敌国正是得益于19世纪中后期石油的大规模开发,特别是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新兴的内燃机大显身手后,从石油中炼制的汽油、柴油就愈发重要,还有润滑油、沥青、溶剂、凡士林等石化产品也进入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沉积物经过地质成岩过程,埋深加大,温度升高,经过化学反应生成液态烃为主的粘稠液体成为石油。所以石油也被称为“现代工业社会的血液”,但这种来自地底的又黑又粘的液体,作为多种烃类(碳与氢的化合物)的混合物,并非生来就有。其主要来自地质时期埋藏的生物,只是这些生物并非是由像恐龙这样的大型动物死亡后的尸骨演化而来,而是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历时亿万年积攒的微生物,死亡后沉淀于较深的海底或湖底,密封的还原环境使其得以保存下来并与沉积物一起被深埋。波斯湾、里海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均是较深的海底或湖底。当埋深还不够大时,只有几十度的地温使厌氧的甲烷菌群落还能生存,它们以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为“食”,代谢的产物就是甲烷,从而形成生物气藏。但当沉积物经过地质成岩过程,埋深加大,温度升高,用石油地质学家的话来说,有机质越来越成熟了。在自然催化物的作用下,经过化学反应生成液态烃为主的粘稠液体,便是石油。石油矿藏主要集中在大型稳定地块上的古浅海和湖群、陆地边缘的上陆坡、山前褶皱带和古裂谷。石油赋予伊拉克巨大财富石油矿藏主要集中在大型稳定地块上的古浅海和湖群、陆地边缘的上陆坡、山前褶皱带和古裂谷。这四种古地质环境中,伊朗高原与阿拉伯两大陆块区,以及二者碰撞挤压形成的扎格罗斯山前褶皱带正是前三种类型的代表,平原与山脉的结合部位正是一个巨大的地壳块体拼合带,这里有巨厚的优质生油大型褶皱岩层(特别是背斜),山前地带,地下发育着成排成带的储油构造,更有良好的石膏、盐类封盖层,疏松的砂岩和多孔的碳酸盐岩作储集层。这些地质构造条件相当难得的距其在中东,所以中东地区的油藏极其丰富。伊朗高原与阿拉伯两大陆块区及其碰撞挤压形成的扎格罗斯山前褶皱带巨厚的优质生油大型褶皱岩层。早在公元前年的古巴比伦文明时期,伊拉克的地面上就出露有着火的大窟窿(地质上的大气苗),成为国王处死敌人的刑场。后来到年,地处扎格罗斯山前地带的伊朗率先发现了马斯杰德苏莱曼油田,拉开了中东石油勘探的序幕。随后西方列强蜂拥而至,年西方各大石油公司组成的地质勘探队踏遍了整个伊拉克,并在东北部的平原山脉结合部打下了探井,年基尔库克探井出现井喷,5米高的油柱以每天喷油量1.3万吨的速度汹涌而出,直到8天后才控制住井喷。扎格罗斯山前被证实是世界上最富含油带,从伊拉克东北部一直延伸到波斯湾,伊拉克由此成为世界第五大石油国紧接着扎格罗斯山前被证实是世界上最富含油带,从伊拉克东北部一直延伸到波斯湾,仅基尔库克油田就探明石油储量22亿吨,成为名震全球的巨型油田。随后伊拉克的石油勘探沿着扎格罗斯山脉转向底格里斯河中下游,在巴士拉地区,靠地震勘探、钻探证实这里在地质构造上属于相对稳定的阿拉伯地台范畴,发现了储量位列世界前十的鲁迈拉油田(储量为26.6亿吨),以及以阿布盖拉布油田(储量2.6亿吨)为首的油田群。中石油在伊拉克的石油投资分布图这些巨型油田的勘探,奠定了伊拉克石油工业雄厚的资源基础,使其石油储量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达70多亿吨,天然气储量亿立方,石油产量也从年的万吨猛增到年的1.7亿吨,约占当时世界总产量的5.3%,伊拉克由此确立了世界第五大石油大国的地位。但财富在膨胀的同时,骚操作也接踵而来,伊拉克的历史走到了转折点。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以宗教领袖霍梅尼为代表的什叶派穆斯林上台执政。图中为霍梅尼。因石油而膨胀的“骚操作”拉垮伊拉克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以宗教领袖霍梅尼为代表的什叶派穆斯林上台执政,逊尼派当政的萨达姆便想趁霍梅尼政权立足未稳对其进行打击,消除国内什叶派的骚动,并彻底解决边界争端,于是年两伊战争爆发,但这场战争却演变成了“马拉松”式的消耗战,结果八年的干仗使伊拉克与伊朗两败俱伤。两伊战争从年打到年,使伊拉克与伊朗两败俱伤,不但欠了大量外债还使两国经济发展至少推迟20-30年其中伊朗亡35万、伤70多万,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包括军费、战争破坏和经济损失)亿美元,损失作战飞机架,坦克0辆,火炮门,舰艇16艘;伊拉克亡18万、伤25万,损失作战飞机架,坦克多辆,火炮0门,直接损失亿美元,两国军费开支近亿美元。战前伊拉克拥有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战后外债竟高达多亿美元(其中多亿是西方和苏联的军火债),伊朗也欠外债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至少推迟20-30年。两伊战争被世界军界评论为“用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典范。两伊战争,也被世界军界评论为“用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典范,当时自吹是世界军事第三的强国,动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化学武器都用上了),结果打了8年,死伤上百万人,最后掐得筋疲力尽,民不聊生,谁也奈何不得,石油出口骤降,经济到了崩溃边缘,最后只得停战。年8月2日伊拉克十万大军突袭科威特。科威特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亿吨,居世界第七位。但骚操作还在继续,年为了将科威特变为伊拉克的第十九个省,并一笔勾销在两伊战争时所欠科威特的亿美元外债,伊拉克发动了科威特的侵略战争,很快就占领了科威特全境。但随后年美国率领34个国家组成的反伊联盟发动对伊拉克的海湾战争,以阵亡人、负伤人的代价,使伊拉克伤亡达10万之多,损失飞机架,坦克辆,装甲车1辆,火炮门,舰艇艘,直接经济损失达亿美元。不但被迫吐出吞并的科威特,而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战前的0美元,暴跌至不足美元。年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海湾战争,以阵亡人、负伤人的代价,使伊拉克伤亡达10万之多。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之所以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反应如此激烈,根本在于海湾地区极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所致。截至年,海湾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亿桶,占当时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65%,天然气24兆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资源总和的13.7%。日出口石油约万桶,约占世界石油日出口量的43%。中东的五大产油国(沙特、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和阿联酋)均在海湾地区,世界前20个特大的油田,有11个在海湾地区。中东的五大产油国(沙特、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和阿联酋)均在海湾地区,世界前20个特大油田,11个在海湾。海湾地区生产的石油主要供给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一旦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进而进攻沙特阿拉伯,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资源,这犹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咽喉,萨达姆就可以利用手中的石油武器,摆布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这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绝对不能容忍的。年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伊拉克战争。但海湾战争后,萨达姆虽然失败,却政权不倒,依然高举反以旗帜,与美国继续周旋,成为美国实施中东地区战略意图的阻力。最终年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也被视为海湾战争的延续。9年的乱战,使10万伊拉克人丧生,而美军也有多人死亡、5.6万人受伤,尽管“倒萨控伊”的战略目标达成,但留下了一个混乱不堪的伊拉克,成为极端恐怖主义的温床。石油这个天赐黑金,伊拉克因它而兴盛富裕,也因它而祸乱不止。石油这个被禁锢在岩层下数百万年的黑色精灵,喷出地表后确实改变整个世界,伊拉克因它而兴盛富裕,也因它而祸乱不止。其实何止伊拉克一国,南美的委内瑞拉、北非的利比亚、埃及,无一不是成也石油败也石油,恰恰印证了“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的道理。: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qh/9846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