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伊朗游记三德黑兰的光

发布时间:2019/9/9 22:16:11   点击数:

11月29日上午,晴。我在阳台上忐忑而满怀期待地拨通了一个电话。

“Hello,isthatNoora?”

“Yes~AndyouareMr.Qinright?”

啊,她终于接了。我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是的,这个妹子就是昨天我们在皇宫碰到的大学生。当时我们互换了号码,她还在我回去的路上给我发了短信。然而我的联通服务有些问题,导致我没法给她回短信,只好第二天打电话确认。

一个小时以后,她打的来到我们住处碰头,我们愉快地喝起茶聊起天来,直到这时我们才算真正相互了解了一些。她叫Noora,目前就读于德黑兰南部的一所女子大学,学习绘画和动画制作。此外,她的英语水平很高,在课余时间还能兼职教英语。

她的家乡在伊朗东北部马什哈德附近一个叫察合台的小城。历史上,该地曾经被西征的蒙古人统治,并且成为察合台汗国的一部分,因此而得名。有趣的是,她不是蒙古裔,也不是波斯裔,而有着突厥血统——可见在伊朗建立过数个王朝的突厥人已成为这个国家不可分的一部分。

如图,德黑兰到马什哈德大概跨越了半个国家

我试着和她说了几句波斯语,这让她十分惊喜,因为大多数外国人可能连波斯语和阿拉伯语都分不清。不过随后她从书包里掏出了笔记本,并在上面写下了“你好”两个字。这回轮到我吃惊了。她说她喜欢东亚圈文化,学过日语,还看过很多日本动漫(伊朗二次元妹子!),连她的手机壁纸都是《神奈川冲浪里》的画。可惜中国没有那么多优秀的动漫,不过她也看过《大鱼海棠》。偶尔她还会看韩剧,但是韩剧即便对她来说也“太甜了”。

她说很喜欢“catgirl”,起初我以为是猫女孩,后来发现应该叫猫娘

聊着聊着,上午就已经过去一半了,而她下午还要去上课。于是我们打的去了国家珠宝馆,谁知这不靠谱的地方今天莫名其妙地关门了。(这里的博物馆一般下午四点就关门且周五到周日都休息,此外还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

镇馆之宝:镶嵌几万颗宝石的孔雀宝座。图自网络

我们只好步行前往附近的伊斯兰博物馆。一路上她都背着自己很大很重的书包,我不止一次提出要帮她拎。她说,她有时候她甚至会在书包里放书包和画板,这对她来说并不是问题。她兴高采烈地和我们聊着,看起来比我们还激动,有时她甚至会对着路边角落的一块彩绘地砖而赞叹不已。大概学艺术的人都有着比常人更敏锐的眼睛吧。

不久,便能看到一片风格宏伟的建筑群在周围低矮的平房中鹤立鸡群地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些建筑实际上各自独立,但被统称为伊斯兰博物馆。从入口走进去,能看到古典优雅的欧式建筑分列在两旁,在梧桐树金黄色树叶的衬托下十分唯美。每栋建筑都是一个独立的小展馆,展示了这个国家在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作为一个古钱币狂热爱好者,我选择了古钱币馆,学美术的Noora则选择了马利克绘画博物馆。

气派的欧式建筑,融入了许多波斯元素(如柱子顶部的牛头)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流通的钱币都是以铜钱为主,这是从秦朝就定下的调了。然而在西方,贵金属钱币和铜钱一样在市面流通。最有名的是古代希腊的打制币,图案精致,就像一幅一幅各不相同的小浮雕。这之后随着工艺的进步,罗马的钱币变得扁平化,文字也更加精细。慢慢地,由于商业、军事等各方面的交流,许多西方钱币流入波斯,而波斯自身也发行贵金属货币,上面雕刻了当时波斯皇帝的大胡子头像,很有特色。遗憾的是,由于亚欧大陆两头相隔太远,古代中国鲜有西方货币流入,连后来拜占庭的钱币也极为罕见。因此,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亲眼看看这些之前只能在网上看到的艺术品。

这里果然没有令我失望。我扑在展柜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从希腊到马其顿到罗马到波斯到阿拉伯人入寇,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著名钱币都在这里展出。我和Noora如数家珍地谈论这些钱币,她也和我介绍她所知道的信息。她说阿拉伯人不喜欢人像绘画(认为这是偶像崇拜和渎神),因此在钱币上只写书法,以此来代替画像。因此若你在钱币上看到一团阿拉伯文书法,这往往代表了穆罕默德的头像。对此我和乔先生都觉得十分有趣。

从上到下依次为:1.吕底亚琥珀金币,早期希腊人制造的金银合金硬币;2.波斯皇帝大流士持长矛与弓箭;3、4.亚历山大征服期间的金币,一面为亚历山大头像,一面为行走的女神像;5.萨珊波斯皇帝沙普尔一世;6.东罗马金币,因为改宗了基督教所以皇帝头上有个光圈;7.阿拉伯化后的金币

随后我们去了马利克博物馆。这里主要是一些历史上的绘画和手工艺品,以及建馆者马利克先生自己留学欧洲所绘制的欧洲风格绘画。我们对当地历史不是特别了解,但一副大尺寸历史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画上一群红衣人和绿衣人在打仗,画面中心一个绿衣人被枭首。Noora说,此人是先知侯赛因,什叶派特别推崇的一位圣人,死于穆罕默德死后的权力斗争。她说,在传统历史画作上,穿绿衣者一般都是正义的一方(不难理解……),穿红衣者则是反派。这时乔先生提出,在阿拉伯人入侵前,波斯人的战旗都是红色的。Noora有些吃惊,表示并不知道这一点。我们不禁感叹,波斯在文化上被阿拉伯人同化了太多。当年的沙漠凶徒冲出半岛,一路劫掠,捣毁别国的神庙,甚至一度打到了河中地区,妄图进攻中国。而他们却用传教来掩盖征服之路上的血流满地,人头滚滚。我询问Noora是否喜欢阿拉伯人,她却很淡然。在她看来,希腊人,阿拉伯人,蒙古人,突厥人,在这片土地上来了又走,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既然历史都已经发生过了,那么顺其自然就好。

从上至下依次为:1.马利克所作欧洲风格绘画;2.绘有细密画的笔盒;3.大概是地砖或墙砖;4.一种早期地图;5.漆器盒

从马利克出来,转过一个街角,我们来到了这个建筑群最大的伊朗国家博物馆。这是一个综合性博物馆,装满了伊朗丰富的历史。展品包括从史前到现代的陶器、石像、雕刻等,多数来自波斯波利斯、加兹温、舒什等名城,很多都只能在历史书上看到。攻略上说,该博物馆的布局令人失望,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都觉得很多文物值得以一种更好的方式被呈现给大众。不过Noora总能从枯燥中找到乐趣,她指着一个陶罐上画的奔跑的山羊骄傲地告诉我们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动画——不愧是专业人士啊。

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多来自于古波斯时期,特色鲜明。最后一张图为山羊动画

出博物馆已经接近三点。我们上了出租车,司机给我们推荐了一家著名餐馆,名叫Azari传统茶馆。令人意外的是,下午三点这里还在排队,可见其在当地人中的受欢迎程度。从外面看,店里的装饰古色古香,柜台上摆满了各种高大的铜器,似乎是抽水烟用的。花白头发的老板戴着眼镜坐在后面记账。一个身着传统服饰的侍者带我们往里走,来到了用餐区。里面的装饰也颇为复古,砖墙上挂着绘画和绿植,并不宽敞的空间里坐满了人,大家都盘腿坐在铺着波斯地毯的“炕”上,聊天,抽水烟,以及看着大屏幕上转播的球赛,十分热闹。我们点了最有名的伊朗菜:Dizi。Dizi是一种炖菜,包括羊肉、土豆和鹰嘴豆。侍者用木棒把罐子里冒着热气的菜捣烂,把汤汁倒在碗里。在他的指导下,我们把一旁的馕撕成小块,一部分泡在汤里吃(就像羊肉泡馍),另一部分夹着肉泥和薄荷叶吃。除此之外,每人还会得到一小碗酸奶和一碟配菜,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酸(正宗伊朗风格!),不过倒也原汁原味。Dizi非常好吃,薄荷的清香和羊肉香混合在一起,使人大快朵颐。

Noora真算是最好的东道主了。本来她要回学校去上课,但她决定翘课带我们来吃饭。在我们排队等候的间隙,她还去旁边的店里给我们买了零食和水——我有些惭愧,觉得这本应该由我们来做。吃饭的时候我们聊了很多,从文艺聊到体育,从家庭生活聊到政治宗教。她说,她的家乡靠近圣城马什哈德,那里的居民大多很虔诚,包括她的父母。但她不信教,也不想当穆斯林。可她的父母却强迫她从九岁起就戴头巾,因此她和父母不太合得来。大概这样是她跑到德黑兰上学的原因之一吧。席间,我们还好奇地问起她如何看待美国制裁。她说美国制裁对伊朗经济是毁灭性的,但她竟然不恨美国。她认为现任政府把税收用在干预叙利亚战争,拉拢什叶派盟友上,却不用来改善民众生活,因此美国的制裁不无道理。这番话十分客观中立,但另一方面,不得不说,也反映出美国在国际舆论宣传上占据的绝对主导地位。

饭毕,我们上了一辆公交,想去参观一下这里最好的大学:德黑兰大学。据说那里最多的外国留学生来自于德国,而留学生中最热门的专业则是核物理。我想我们大概发现了德国人秘密制造核武器的计划。我和Noora坐在一起聊了一路。当我们下车以后,乔先生悄悄告诉我,很多人在公交车上向我们投来异样的目光。他发现公交车上的所有女人都会坐到车后部的女性车厢,而Noora却和男人坐在一起,没有戴好头巾,还和我们聊得很欢——实在特立独行啊~

德黑兰大学校门外

遗憾的是当日德大不对外开放,据说是有什么活动。我们便去逛了逛附近的公园。此时夜色降临,微风拂面,地上是落叶铺成的地毯,走上去沙沙作响。儿童在周围追逐玩耍,情侣在路边的长椅上私语,不时有野猫肆无忌惮地从身边走过,一切看起来安详而美好。不远处有几个年轻人弹着吉他唱一首韩国歌Fakelove,当我们走过的时候,Noora对着他们高呼:Fakelove!Fakelove!随后有些害羞地走开了。她说她们学校办晚会的时候有人在台上唱这首歌,下面的所有观众也都是这么有节奏地呼喊着,就像是演唱会。我回过头看,那几个唱歌的年轻人显然因为有妹子捧场而激动不已,并向我们报以笑容。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差不多到了告别的时候。我们找了家咖啡馆坐下,互关了Ins(伊朗政府也禁了脸书推特),还加了







































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jj/9447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