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经济 >> 优秀投稿伊朗小记德黑兰,不要离别
旅拍AppID:木里MULI
常驻:上海
第一次听到德黑兰这个名字是源于一部电影——《逃离德黑兰》。
通过这部电影,让我对这座城市产生了一种错误的感觉:恐怖,慌乱,逃离……命运是否能可怜受困的人们,种种未知萦绕在我心头。
的确,这是是我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
而对伊朗,我的认识源于《小鞋子》这部电影。
中学课堂上,老师放了这部片子。处在对世界认识尚且模糊的年纪,对这部片子所传达的深意我并没有太多理解;只依稀留下了贫穷的感觉。
然而,当我真正来到伊朗这个国家,我所感受到的一切都令我意外。
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面貌,竟然与我原本脑海中的印象有那么多的出入。
首日到达伊朗,夜里打车到了城市中心。人生地不熟,我倍感焦虑。但意外的是,素不相识的人们对异乡人纷纷伸出援手。
一位中年男子向我打招呼,询问是否在寻找下榻的酒店。他身穿看起来不那么昂贵的西装,身旁跟着一个似乎很开朗的女孩,那是她的孩子。
就在这家人的帮助下,我和同伴顺利找到了入住的酒店。
这是来到伊朗后,第一位帮助我们的人。而在接下来的每一天,我们都会遇到各种身份的人,他们都会友善地向我们提供帮助。
伊朗人民是热情的,善良的。这是我对他们最深的印象。这也改变了我对伊朗的最初认识。
探索,暴走吧!
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最令人兴奋的要数从地图上寻找一个探索的目的地。而在伊朗,我和同伴选择了城市周边的郊区。
从地铁站出来后,我们沿着马路走向一片居民区。在这边一群玩机车的少年看到了我们,便开始使出浑身解数向我们表演。
翘头、漂移,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我们看着惊心动魄,他们玩得很尽兴。
告别这群少年,我们继续走。
伊朗的二三月,气温也不低。顶着大太阳,我们又走了很久。
远处,一群少年兴致勃勃玩着“枪战”游戏,看到我们有几个孩子突然害羞起来。
其中一位少年主动与我们打招呼,他皮肤很白,长相很清秀。
我们也加入了他们的游戏之中,玩得不亦乐乎。累了,我们就坐在沟渠边的石头凳上聊天。
孩子们用着仅有的英文单词跟我们交流,虽然彼此都不知道在聊什么,可就是很开心。
突然,一个孩子说,这附近有一个秘密基地,并邀请我们随他们一起去。
于是我跟同伴随着他们穿过一片荒地,来到安放着骑士、战马雕塑的地方。男孩子一个个冲向雕塑,他们都试图想要爬到“战马”的身上。
孩子们如同战士一般,刚毅大胆。这让我想到在这片波斯土地上,曾经经历的战乱和动荡。
然而,如今,在我眼前看到的是一片祥和。
短暂的逗留,并不能最大程度地体验这个国家的真实面貌,但能感受一二了。
伊朗的宗教氛围很浓厚,每到一个地方都能看到虔诚的信徒。
我们进入一个郊区的清真寺,正值祷告时间,清真寺里挤满了信徒。偌大的广场上,人们在各自的一小方空地,虔诚地祷告着。
一些孩子在广场上嬉戏,那日阳光很好,清亮的空气里满是生机。
虽然宗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人们,但所幸孩子的天性未被束缚。
我将镜头对准了那些宗教场合下的孩子们。偶尔会看到坐在花坛边沉思的孩子,目光落在远处的一只小鸟身上,我无从得知他在思考什么,但被孩子们入神的状态吸引。
一位身穿卡多尔的女孩与我四目相对,这位孩子很羞涩,与我简单地打了招呼,便离去了。
德黑兰是伊朗最大的城市,是一座典型的山城。
作为伊朗的首都,庞大的人口压力、工业发展导致其环境存在一定问题。拥堵的交通,城市出行的压力不小,而司机们刚猛的驾驶风格也让交通事故频发。
德黑兰的北部集中了大量高档小区、别墅区,是富人聚集的地方。而在南部,由于开发较早,设施落后,尽管如此,一些充满怀旧味道的食物和玩具,非常吸引我。
开始感受这个国度的风土人情后,你会惊讶地发现,这是个幸福指数很高的国家。
人们善良热情,对于新鲜事物总是倍感新奇。
有时候走在一个小巷里,你很有可能被邀请到当地人的家里做客,感受当地生活的氛围。
伊朗人家里很喜欢铺地毯,而且喜欢饲养一些小宠物。例如染成五颜六色的小鸡,家里闹闹嚷嚷地竟然也不让人觉得吵。
伊朗人伊似乎也很钟爱购买鲜花,装点生活。也许是由于在生活的多方面受到拘束,所以他们喜爱在餐具、家装上增加色彩。
有一次夜里还看到一位老人捧着鲜花匆匆走过,我不禁猜想是不是赶着回家与老伴儿相见,送她一束鲜花。
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伊朗的人们热衷于鼻部整形。
无论男女,都会以拥有一个漂亮的鼻子为荣。走在街上,时常能看到鼻头包着白纱布的男士,想必是刚整容不久。
伊朗是一个化妆品的消费大国,女性都偏爱浓妆,涂抹香水。伊朗街头,女人们个个都穿着宗教传统服饰,妆容浓艳。
黑纱难掩伊朗女人的美貌,而且在我遇见的伊朗女性中,既有英国留学归来的高材生,也有从事艺术教育的青年教师。她们气质不凡,让我对这个国家的女性有了新的认识。
伊朗清晨的市集比较热闹,很早就能看到路边的修车店开始了早工。
我所居住的酒店附近就是热闹的街道,工人们每天辛苦地工作,然而每个人看起来都似乎十分骄傲。或许是对于自己劳动价值的一种肯定,伊朗人民给我的感觉十分自信。
从最后一站回到德黑兰,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
那时候正好遇到伊朗的新年,德黑兰街上十分安静。很多小店都关门休业了。
沿着马路牙子走,冷清的街道一直通到美国驻伊朗大使馆。
外墙上的反美涂鸦充满历史情绪,而我透过大门小小的钥匙孔看到院内的一番景象。一个被丑化的自由女生像坐落在大院内,似乎没有什么人在里面。
肃然的感觉令我有些害怕,没有多按快门我就迅速离开了。
这种历史性的问题,我从来不爱多追究。我觉得,能在当下,看到一种好的社会面貌就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伊朗,在外界看来充满了太多神秘和未知。但当当你贴近她,揭开她的面纱,你能轻吻她的温柔。
郊区旅程结束后,回到城区,寻找晚餐地点。
夕阳的光很美,远远的可以看到伊朗国旗。那一刻,作为一个异乡人竟然也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伟大。
摄影师已入驻旅拍App
可在旅拍App上约拍
投稿专区持续开放
欢迎投食
请直接回复“投稿”到后台
获取投稿方式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