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如何驯服ldquo幸运女神rdqu

发布时间:2021/6/15 15:42:40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那里好 http://m.39.net/pf/bdfyy/

作者:老喻在加

来源:孤独大脑(ID:lonelybrain)

01

要么倍,要么赔光

即使你处在一场非常有利的对赌中,你也可能输掉赌局,原因不是因为运气中不可控制的不确定性,而正是你可以控制的部分:

下注方式。

《算法之美》里,在讲到“见好就收的时机”这个话题时,提到一个“要么三倍,要么赔光”的博弈游戏,规则如下:

游戏规则对轮次没有限制,但是要求你每次都要押上所有的钱;

你有50%的机会赢回三倍的钱,另外50%的机会全部赔光。

请问:你应该参与多少轮呢?

假如你的押注金额是a,我们可以计算下注的期望值如下:

赢:a×50%×4=2a

输:a×50%×-1=-0.5a

所以,期望值=2a-0.5a=1.5a

作者举这个例子,是想讲与计算机算法有关的“最优停止准则”。

这个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没有合适的最优停止准则。为什么呢?书中分析如下:

因为每参加一轮游戏,你的平均收益都会略有增加。

假设你带着1美元去玩这个游戏。从1美元开始,你有一半机会赢回3美元,一半机会收回0美元,平均而言,第一轮结束之后,你装进口袋的现金期望值是1.5美元。

有投资经验的人马上会说:我怎么可能每次都Allin呢?

首先我不可能把本钱全押上去,其次,每次赢了我都会留下一部分利润,然后再押上去。

现实果然如此吗?

难道我们经常听到的,不都是背水一战的传奇故事?我们听见著名企业和著名投资人,不总是在说:

Allin!全押!

那些流传于朋友圈的成功人士信誓旦旦地公布自己的发财秘密:

要么倍,要么赔光。

02

危险的过山车

“全押型”的人,在较短的某个周期内,有可能会成为赚钱速度最快的人。后面我们会在一个图表里用数据对比来说明。

不仅如此,尽管我们都以为自己是理性的、小心翼翼的人,也经常不自觉地陷入“全押”的境地。

更何况,在巨大利益摆在眼前触手可及时,几乎人人都想押上手上所有的赌注,这时候,不全押,才是反人性的。

年,伊朗武装人员攻击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将52名美国人扣为人质。

电影《逃离德黑兰》再现了当时的惊心动魄

在恐慌氛围中,精明的生意人看到了债务危机和通胀风险。一名叫邦克的富翁一直在购买大宗商品,尤其是白银。

他最初是以约1.29美元一盎司的价格买入白银,以对冲通胀风险。随着通胀率和银价上升,他不断买入白银,直到价格达到10美元。

多年以后,达里欧感慨万千地讲述了这个故事:

我告诉他,我觉得可能是时候退出了,因为美联储已采取更保守的态度,准备将短期利率提高到长期利率之上(这种情况又名为“收益率曲线倒挂”)。每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对冲通胀的资产价格都会下跌,经济都会下滑。

邦克有来自中东的“内幕消息”,那里的石油生产商也在买入白银,所以他不仅没有退出,反而继续买入。

他的判断似乎是对的,年年初,银价已上涨到接近50美元,一直都是富翁(达里欧称他是当时的世界首富)的邦克更是富得流油。

然而在年3月,银价暴跌开始,一直跌到11美元以下。

这给邦克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他破产了。

“上山容易下山难”的谚语可以用在投资领域:

上车容易下车难。

不管这辆车是通往天堂,还是地狱。

03

“全押型”人格

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们,几乎都贴有“背水一战、孤注一掷”等标签,尤其是那些生意场上的幸运者。

对于失败的人,我们一笑了之;对于成功的人,我们奉为神明。

在全民创业社会,“全押型”人格备受推崇。

我们迷恋以小博大、逆袭、改变命运、一步登天。如果不Allin,怎么可能?

用所有的钱去砸央视的广告,一炮而红;90%负债率激进拿地,赌对国运;卖房创业,一举成为独角兽。

如此种种,周而复始。

团贷网的创始人,发小财,破产;再发小财,掏光口袋里的两百多万,换得与商界大亨吃顿饭,搭上关系,再玩儿一把大的,冲到百亿,然后爆掉。

暴风影音,曾经连续34个涨停板,创始人冯鑫身家过百亿。大了当然想更大,于是瞄准了拥有“英超、意甲”体育版权的公司MPS,收购价50亿。(案例来自《“赌徒”暴风影音的致命时刻》。)

身家百亿,现金不多。好在有“以小博大”,方案巧妙:

暴风出2亿,光大出资万元,冯鑫的基金公司募资50亿元,收购MPS;

一年半内暴风上市公司“接盘”MPS,基金公司则完成退出。

当时的股市气势如虹,大家都说要破万点,两三百亿市值的公司,毫不怀疑自己要过千亿。何况装进“英超、意甲”?

于是便没有人留意下面的附加条件:

以小博大的组局者,必须为其他人的收益兜底。

如果亏损,优先级合伙人们作为债权人,要优先收回投资。

加杠杆的发起者,必须偿还可能远远大于自身投资额的债务。

现在再看这些条件,觉得既荒唐又不要命。但是,当时大家都势在必得,一切顺理成章,哪里有不冒险的发大财的机会?而且这个风险也不会太大,毕竟“冯鑫身家过百亿”啊。

为大概率事件下注,本没有错。但这个“大概率”可能是错误假设。

更加错上加错的,是下注的方式。

下注的时候,要计算成功和失败的概率,计算期望值,然后根据自己的赌本来决定下注金额。

上面这几件事,冯鑫全都没做。结果:

1、收购公司的成功概率并不高。MPS创始人套现走人,两年半公司就破产清算了。这显然是个小概率成功的事情;

2、失败的代价太大。冯鑫旗下子公司暴风投资作为普通合伙人,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亿身家是个虚值,不能视为赌本。50亿的一次性赌注太大了。

04

“赌博”的基本常识

让我们先温习一下赌博的基本常识。

常识1:你应该押注于大概率成功的事情;

常识2:上面说得不对,你应该押注于“期望值是正”的事情。

尽管非常简单,但现实中,只有不到10%的人懂得(并不精确的)常识1。

这10%里又只有1%的人懂得常识2。

大概率事件

关于常识1,假如你和别人用硬币赌输赢,押一块钱,赢了就赚一块钱。因为有内幕消息,你知道正面获胜的概率是51%,所以你应该每次都押正面。

发挥魔力的是大数定律。但大数定律在短时间内可能是不靠谱的,何况你的概率优势本来就不算太大,所以你可能输输赢赢,甚至输多赢少。

只有把时间拉长,“大数”会一点点逼近51%。

即使你连扔了10次反面,也没什么好意外的。

假如你的内幕消息靠谱的话,下一次你还是要押注于51%的正面。

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力量在挽回这10次反面呢?假如你细想的话,的确会有这样的感觉:后面必须有更多的正面,才能实现51%。这股神秘力量会不会破坏了下一次抛硬币所拥有的51%概率?

并非如此,大数定律是靠更多的样本量,来稀释了那10次看起来很不应该的“反面事件”,以令统计结果逼近于51%。

“我不会改变你,但我会在我的世界里把你稀释掉。”

正期望值

常识2:你应该押注于“期望值是正”的事情。

“用亏损的概率乘以可能亏损的金额,再用盈利概率乘以可能盈利的金额,最后用后者减去前者。这就是我们一直试图做的方法。这种算法并不完美,但事情就这么简单。”

巴菲特的这段话完美地解释了期望值。

举例:(来自高盛前CEO鲁宾的传记)

两家公司宣布合并,A公司股价为30.5美元;

若成功,股价可能上涨3美元;

若失败,每股下跌6美元左右。

我们把合并成功的可能性定为大约85%,失败的可能性为15%。在预期价值的基础上,股价可能上涨的幅度是3美元乘以85%,而下跌的风险是6美元乘以15%。

3美元×85%=(可能上涨)2.55美元

-6美元×15%=(可能下跌)-0.9美元

所以,预期价值=1.65美元

这1.65美元就是我们希望通过把公司30.50美元资本搁置三个月所得到的收益。这就算出了可能的回报率为5.5%,或者以年度计算的话为22%。比这样的回报率再低一些就是我们的底线。我们认为不值得为了低于20%的年回报率而支付我们公司的资本。

鲁宾特别解释道,这就是他每天要做的事情,看起来似乎是赌博,而且的确也经常会输掉。但他要确保的,是大多数时候赚钱。

小概率,但是“期望值”为正

塔勒布在投资研讨会说:“我相信下个星期市场略微上涨的概率很高,上涨概率大概70%。”但他却大量卖空标准普尔指数期货,赌市场会下跌。他的意见是:市场上涨的可能性比较高(我看好后市),但最好是卖空(我看坏结果),因为万一市场下跌,它可能跌幅很大。

分析如下:

假使下个星期市场有70%的概率上涨,30%的概率下跌。

但是如果上涨只会涨1%,下跌则可能跌10%。

未来预期结果是:70%×1%+30%×(-10%)=-2.3%。

下跌的概率较小,但是下跌的期望值是正的(上面是用负数来表示下跌),因此应该赌跌,卖空股票盈利的机会更大。

即使是在一群职业投资者的研讨会上,也有人觉得塔勒布的“算法”很怪。

这就是我说,为什么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的人,懂得常识2。

05

“下注”的公式

几乎所有号称可以战胜赌场、战胜股市的数学公式,都是假的。

即使是“凯利公式”,也饱受争议。

我必须提前强调一点:

当胜率(期望值)为0或者负值时,凯利系统要求不要下注。

但赌场怎么可能让赌客的胜率更高呢?

这意味着,在正常的赌场,凯利公式是没用的。

这不就是说别赌了吗?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凯利公式?

这要从几个改变了世界的非正常人类说起。

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三个旷世怪人相逢了。

简而言之,一个有机会拿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索普,冒着被黑社会暴打的危险,一心想要战胜赌场,结果他还真搞成了,在21点游戏里发现了一个“必胜系统”。

但即使如此,还是有可能输钱的。索普还需要另外一件兵器。

于是,天才云集的贝尔实验室里第一聪明的香农,把第二聪明的凯利介绍给了“疯癫的”索普。

凯利公式最初是凯利根据香农在长途电话线噪声上的研究所建立的。

凯利是这样描述他的想法的:

一个“有内幕消息的赌徒”可以提前知道棒球赛或者赛马的结果。这些消息或许不是百分之百可靠,但足以让下注者占尽先机。下注者能够按照正常的“公平”赔率进行下注。《赌神数学家》

凯利提出的问题是:

下注者应该如何使用这份内幕消息?

这是一个基于概率的计算。在概率论中,该公式被这样定义:

凯利公式是一个用以使特定赌局中,拥有正期望值之重复行为长期增长率最大化的公式;

可用以计算出每次游戏中应投注的资金比例;

可将长期增长率最大化;

此方程式不允许在任何赌局中,有失去全部现有资金的可能,因此有不存在破产疑虑的优点;

方程式假设货币与赌局可无穷分割,而只要资金足够多,在实际应用上不成问题。

公式的一般性陈述为:

其中:

f*为现有资金应进行下次投注的比例;

b为投注可得的赔率(不含本金);

p为获胜率;

q为落败率,即1-p;

举个例子。

若一赌博有60%的获胜率(p=0.6,q=0.4),而赌客在赢得赌局时,可获得一赔一的赔率(b=1),则赌客应在每次机会中下注现有资金的20%(f*=0.2),以最大化资金的长期增长率。

如果赔率没有优势,即b=q/p,那么公式建议不下注。

如果赔率是负的,即bq/p,公式的结果是负的,也就是暗示应该下注到另外一边。

索普同学拿走这个兵器,就掌握了下注的方法,加上他的必胜系统,横扫美国赌场,结果赚了不少钱,也挨了几顿打。他后来还将凯利公式应用于二十一点和股票市场中。

在与巴菲特的相遇中,据说索普也曾将凯利公式“献宝”。

准确说,凯利公式对赌徒是没用的,只对会计算的投资人有用。

但是赌徒和投资人,难道不都是“概率”女神的追逐者吗?

06

公式里的秘密

首先,如前所述,凯利公式不会让你“反败为胜”。

上帝并不帮助弱者。

其次,每次下注都要根据手头剩余资金的某个比例,调整金额。

这两点容易被人忽略。

凯利公式的推导并不简单,我们可以从公式中发现哪些道理呢?

公式中分子的b×p-q,代表“赢面”,相当于“期望值”。在上面第4段的案例里,说明了即使是小概率(p小于q)的情况下,由于变化的幅度较大(相当于赔率b较大),也可能是正期望值。

你会注意到分母是b,这意味着,假如赢面一样大,赔率越高,你下注比例应该越低。

虽然是简单的计算,还是会把人绕晕,举个例子吧。

有如下三种情况:

a.“小博大”(胜率小,赔率大):

胜率20%,赔率是5,输了全光。

期望值计算是,b*p-q=5×20%-80%=20%

b.“中博中”(胜率中,赔率中):

胜率60%,1赔1。

期望值计算是,b*p-q=1×60%-40%=20%

c.“大博小”(胜率大,赔率小):

胜率80%,1赔0.5。

期望值计算是,b*p-q=0.5×80%-20%=20%

看起来,这三个游戏的期望值一样,都是20%,也就是说赢面一样大,那为什么不选a,以小博大呢?

凯利公式精确地回答了这一点,根据公式,分母是b(赔率),所以上述三种局面,单次下注比例(占总赌本的百分比)应该是:

a=20%÷5=4%

b=20%÷1=20%

a=20%÷0.5=40%

所以,“小博大”游戏只能押总资金的4%,“中博中”可以押20%,“大博小”可以押40%。

假如暴风影音的冯鑫知道如此计算,他就该知道,不管收购看起来多么美好,都应该严格控制自己的下注比例。

07

四种下注系统的实战模拟

押注太大怕炸掉,押注太小怕错过。

凯利的结论是:

赌徒应该像股票或债券投资者一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jj/9870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