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建筑 >> 阿富汗战争黯然落幕撤军带来巨大打击拜
在喀布尔机场执行撤离任务的美军C-17运输机
年8月30日深夜23时59分,在阿富汗展开大撤退行动的最后一架美军C-17“环球霸王”大型运输机从喀布尔国际机场(KBL)快速起飞,并载走美国驻阿大使罗斯·威尔逊与亲自上阵指挥断后的陆军少将、第82空降师师长克里斯托弗·多诺霍。自此,对华盛顿而言,这场持续20年(美国史上最久)、耗资2.4万亿美元(美国史上最贵)的“无尽之战”,终于在多诺霍少将借着头盔夜视镜的绿色微光踏上军机的那一刻,象征性地黯然落下大幕。在他身后,留下的却是早已全境落入塔利班之手的阿富汗。几乎20年前,美国向阿富汗大举派兵清剿策划“9·11恐怖袭击”的基地组织。20年后的8月31日,美军才全部离开了这个在历史上就享有“帝国坟场”可怕名声的中亚山国。与此同时,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肯尼斯·麦肯齐上将通过视讯在五角大楼举行的记者会上,正式宣布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使命已经终结。他说,最后一架美军飞机在当地时间30日午夜前从喀布尔机场起飞,比拜登总统下令完成撤军的截止时间早了一分钟。麦肯齐说:“这项使命依法惩处了本拉登以及他领导的基地组织的许多同谋”,但美国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他说:“2,名美国军人和文职人员殉职,2万多人受伤”,并赞扬在阿富汗战斗和工作过的几十万名军人与文职人员。麦肯齐还说:“我无法用言语完整描述在那里奉献过的人们作出的牺牲和取得的成就,以及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过去18天的努力是美国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空运行动,但“我们没有将每个我们希望救出的人撤离那里。”甚至连最后的撤离也是苦乐交织。自8月15日晚间起,美军从喀布尔机场最终撤离了7万9千多名平民,包括6千名美国人和大约7万3千名阿富汗人及其他国家的公民。美国及其盟国总计帮助12万3千多名平民逃离了阿富汗,但仍有众多的人没能离开。奉命在喀布尔机场负责断后收尾的多诺霍少将,是美军在整个阿富汗战争中的最后一位地面指挥官。原本美国军方与白宫的计划,是希望能够尽可能把疏散行动展延到8月31日的“最后一刻”,但由于机场周边不断遭遇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呼罗珊省”(ISIS-K)袭击,使前方美军不得不做出判断:“应该要提早撤收。”美军在喀布尔的撤离行动一直到8月30日上午都在继续,但是从30上午开始,喀布尔机场附近的交通就已无法通行。前沿部队虽苦守一整天,在指挥官下令总撤退之前的12个小时内,竟然没有任何一位美国公民能接近机场,“因此前线部队才决定提前结束撤离行动。”军方表示,在确定无法于“有限时间内”救走剩下的美国人与阿富汗盟友后,以多诺霍少将为主的前进指挥所就下令启动打包作业:美军一方面全数摧毁部署在机场的重型装备,比如带不走的轮式甲车,或者是阿富汗空军遗留下来的数十架各式军机。另一方面,负责坚守喀布尔国际机场、直到最后一刻都与美军并肩作战的阿富汗陆军的数百名军人和其家属,也在8月30日的倒计时阶段被C-17撤离出境。至于多诺霍少将本人,不仅得坐镇处理部队撤离的一切后续,还需要不间断与塔利班指挥官保持联系。除了确认塔利班部队将确保机场周边安全和“不蠢动”外,当最后一架C-17准备起飞前,这位美军王牌师的师长还得硬着头皮拨打那通足以载入史册的尴尬电话,亲口通知塔利班方面:“美军已经履行约定……现在就将全军撤离了。”直到这架C-17飞离阿富汗领空后,位处美国本土佛罗里达州坦帕市麦克迪尔空军基地的中央司令部才急忙与五角大楼连线召开记者会,由麦肯齐上将亲自证实美军已提前完成阿富汗总撤退。而多诺霍少将“最后一位离开战场”的那张夜视照片,也才由美国国防部发给全球媒体。多诺霍少将作为最后一名美国军人撤离阿富汗
多诺霍少将的“断后身影”,在某种程度上的确代表了美国军队所强调的军官在战场上必须“身先士卒”的武德传统,但在20年征战落得一场空后,这张孤独的撤军照片却给美国人带来的是更多悲凉感受。几天前,在8月26日喀布尔机场自杀炸弹袭击中阵亡的13名美军士兵灵柩,在非常哀戚的气氛中被空运返国。而且移灵过程中,前往现场向殉国官兵致敬的美国总统拜登,与多名悲愤难平的阵亡官兵家属发生了尴尬的紧张摩擦。无法接受儿子—20岁的海军陆战队准下士贾里德·施密茨在喀布尔机场爆炸中身死,成为最后一批阿富汗战争阵亡美军的老父施密茨,极其不满拜登29日在将士遗族见面会上的表现。他认为:总统长期在讲他死去的长子博·拜登,似乎是在说明自己很理解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戳心之痛。但博·拜登是退伍多年后死于脑癌,根本与阵亡将士相提并论,“他是美国的三军统帅……我们需要的才不是他的空洞情感安慰,而是他对于混乱撤军政策的负责交代!”激动的施密茨爸爸,是总统慰灵会场中让拜登难堪的一环,他一度拿着儿子的遗照对着总统大吼:“不准你忘记这些人的名字!不准你忘记我儿子死去的面孔!不准你此生胆敢忘记我儿子与他身边12名阵亡将士的名字—你起码该了解这些死去年轻人们生前的故事。”而拜登对老施密茨的呛声好像也动了火气,当场直白回应:“我确实知道他们的故事。”此外,拜登在迎接阵亡将士灵柩时忍不住看手表的动作,也遭来一片痛骂声。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一位支持者在推特上说:“当士兵的灵柩被抬上车时,应对13名士兵死亡负责的人正在查看手表。显然,拜登应该做得更好。恶心。”一位保守派作家嘲讽道:“午睡时间还是吃冰淇淋时间?拜登是错过了什么,而需要在庄严的仪式上查看他的手表?”事实上,在慰灵现场,每一个阵亡遗族对总统的反应都不尽相同。有些家属与拜登相拥而泣,但更多的人根本不愿见拜登。这种复杂、伤感却又无可奈何的气氛,更是阿富汗战争结束、美军大撤离现实的缩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即将统治阿富汗的塔利班在社交媒体上上传了战士们在喀布尔机场朝天开枪庆祝的视频。当最后一架美军飞机飞离机场跑道后,一名塔利班高级官员对美国媒体说,“所有外国占领军刚刚撤离了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发推称,“喀布尔的枪声是庆祝美军撤离的喜悦之声,人们不必担心。”此间在美国政坛,有不少评论者指出,充满动荡不安与戏剧性大溃败的年阿富汗撤军,或许将成为压垮拜登政治影响力的“卡特时刻”。这里指的是前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在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及随后的年德黑兰美国大使馆人质危机中,极度失态的灾难式应变,导致民心尽失,让他在当年总统大选惨败给共和党的里根,输掉了连任机会。8月31日,拜登在白宫为他终结美国在阿富汗历时20年的战争的决策发起大力辩护。随着美军的撤走,年被推翻的塔利班又重新掌权,拜登在讲话中说,华盛顿必须应对21世纪的新挑战,“在这场竞争中,大国对手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美国在阿富汗陷入另一个十年。”他此前已于30日晚在一份声明中为维持8月31日撤军最后期限作出辩护,尽管他的政治对手们甚至他的一些政治盟友都对这项决定提出强烈批评。拜登说:“美军各军种的参谋长和所有战地的指挥官们一致建议按计划停止空运行动。他们认为结束军事使命是保护我们军人生命和确保那些希望在未来几个星期、几个月离开阿富汗的平民有机会撤离的最佳方式。”他并说:“塔利班已经承诺提供安全通道,世界将要求他们遵守承诺。”8月26日在喀布尔机场爆炸事件中阵亡的13名美军被运送回国
“我们已经没有必要打一场早就应当结束的战争了。”拜登在白宫发表的半个小时的讲话中坚称:“我拒绝在阿富汗开启又一个十年的战争。”他再次提到这场漫长的冲突给美国带来的高昂代价—2,名美国军人丧生、还有20,名军人受伤,每天开支3亿美元。但是他说,现在是集中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