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建筑 >> 掀起你的盖头来,波斯小记在德黑兰坐地
游记正式开始。
本次线路:上海-吉隆坡-德黑兰-库姆-伊斯法罕-设拉子-亚兹德-卡尚-吉隆坡-上海。
本次小伙伴:阿赤,玉琳,我,共三人,再加个成都大叔。
阿赤是我认识超过十年的老朋友,80后大男孩,脾气好有主见随和勤快英语不错懂得照顾女同胞……总之除了饭量大点外,十几天旅行接触下来,居然没发现一点不好的地方要知道俺可是个相当挑剔的银啊!都说长途旅行下来还能做朋友的,就是一辈子的朋友了这话真不错啊哈哈(话说饭量大也是他未来丈母娘该操心的跟俺没啥关系对吧~顺便帮阿赤征个婚哈,比五好还多一好的六好青年,有意的妹子可以私我)有了他加入我一反过去出国旅行万事亲力亲为冲在前面的苦逼相,啥事都丢给他办……玉琳,沈阳大妹纸,爽快大气干脆利落,俺们仨简直就是逗比三人组,各种开心合拍,十几天下来也是毫无嫌隙,亲如一人,这样愉快的旅程,在我经常碰到极品的旅行结伴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成都大叔:大叔是在吉隆坡飞德黑兰的航班上认识的,看到我们是三个人,加一个也不嫌多,就一直跟着我们了。大叔也是奇人,虽然英语不行,但退休后却硬是单枪匹马走了十几个国家了。所以说,中华儿女有壮志,旅行路上奇葩多!——这里的奇葩,绝对是褒义词!其实我觉得我自己也是奇葩一枚。
大叔脾气比较急,属于景点打卡型的,到了拍张照就行,所以最常见的状态就是大叔早早看完了,坐在前面等,我们仨没完没了慢吞吞嘻嘻哈哈在后面磨蹭。
出场人物介绍完毕,把话题扯回来。
德黑兰非常大,据说排名世界第十七。我们的酒店,在市中心,离地铁步行只要七八分钟,所以在德黑兰市区的游览线路,都是以地铁为交通工具。
不过虽然距离很近,但第一次坐的时候,仍然摸不着头脑。街边小吃店找了俩小伙问,倒是热情万分,无奈不通英语,鸡同鸭讲。我正摸头,一个穿黑袍的女孩走过来,主动用英语问我:需要帮助吗?
妹纸的英语不错,并且非常热情,因为地铁入口既小又没有明显标识,很容易忽略,她干脆把我们送进地铁,看着我们买好票,才说再见。
德黑兰的地铁走廊很有感觉,艺术的氛围里,还有明显的波斯风格,有一边,贴着两伊战争时的场景,儿童和妇女对着残缺流血的身体哭泣,男人们无论是正当壮年还是年逾古稀,都端着枪拼命对抗……战争是残酷的,平民是最直接的受害者。走在伊朗街头,经常能看到路边竖着牌子,上面挂着不同的男人的照片,他们都是在两伊战争中牺牲的军人——人们用这种方式来缅怀他们。
进了站台,为了保险起见,就指着书问一个大叔:我们要去那里,站在这边等车,对吗?大叔看了下,摇头:方向反了。
我们大惊,于是赶紧换到了另一边。结果没一会,那个大叔又蹬蹬蹬跑过来,不好意思地告诉我们:刚才的方向是对的。于是又换到开始等的那边。
等上了车,阿赤拿着谷歌地图对着站名,在车厢上方的线路图上,找我们要下车的站,旁边人看到了,告诉我们:坐反了。这时候列车已经开出去十几站了。只得再倒回去,重新坐……这样一来一回,耽误了不少时间,等我们钻出地面的时候,一个上午都快过去了。我发了个朋友圈:伊朗地铁真便宜,一块多人民币车票,来来回回倒了好几次,光坐地铁玩了。
不过真的是领略了伊朗人民的热情,所到之处,全部是笑脸相迎,说这是一个微笑的国度,绝对名副其实。
德黑兰地铁第一次坐的话,很容易懵圈,标识和国内完全不一样,单边站台会分别指着起点和终点两个方向,一左一右,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多坐几次,熟悉以后就不容易出错了。最好下载个谷歌地图,这样能有个大概的方向做参考。
地铁的头尾两节车厢,是女士专用,男士如果站在那里等的话,多半会有人小声提醒你,站错地了。男士严禁进入女士车厢,不过女士却可以随意进入大众车厢——因为高峰时候,所有的车厢都挤成沙丁鱼罐头,女人们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有一次,我们甚至等了三趟车,都没能挤上去,因为人实在太多了,跟早高峰时的魔都,完全可以一拼。最后是站台列车员实在看不过眼,拉着我们到了最后面靠近女士车厢的地方,人相对少一些,这才挤了上去。
但除掉人特别多的时候,地铁上的时光还是比较愉快的,看到我们是外国人,大家都会尽量多让出一些地方来,有的甚至会主动让座给我们两个女生,如果有人半路下车,他们也会指着空出来的位置,示意我们先坐,非常有绅士风度。
巴列维皇宫博物馆,是巴列维时期的皇家避暑宫殿,在德黑兰郊外的一处山坡上。
最主要的宫殿就是白宫和绿宫,每个宫都要分别买票,20万一个,我们打算看白绿两个宫,然而当阿赤数好四个人的钱递过去时,售票员却表示我们钱不够,我嘀咕:难道又搞民族歧视,外国人门票加倍吗?搞了半天才明白,原来还有个进门费……只要进皇宫大门,就必须花这个钱,参观宫殿另算。
一对情侣,大方地让我们拍照。
看,人家妹纸也玩单反的。
绿宫外,一个正在祈祷的黑衣妇人。
伊朗虽然除了进入清真寺外,并不规定女性必须穿黑袍,但走在大街上,一眼看过去,女人们的衣服颜色,似乎还是以黑色为主,非常沉闷。
自拍个合影。
绿宫的某个厅。似乎很喜欢以法国为标杆,几乎所有的家具,器皿,都来自法国。
闪闪发光的碎镜子是所有皇宫的特色。据说某年从国外运进来一面镜子,可是不小心打碎了,为了不浪费,工匠们就把碎玻璃拼成了各种装饰,这下发现碎镜子比整面的还好看,以后就都弄碎了……呆脸。
可爱的娃娃,他爸爸大方地示意我拍。
在伊朗,只要你拍孩子,所有的家长都是非常乐意并很配合的。
绿宫的外观。
水池在干旱的伊朗,是比较奢侈的设计。
虽然落叶满地,已经到了秋天,但阳光下的温度还是非常高,很晒。
皇宫范围很大,有小巴士穿梭在绿宫和白宫之间,不过我们还是散着步一路走过去。
秋天的童话。
伊朗的很多景点,几乎是所有的景点,以及大街上,都能看到这样的接水装置,可以直接饮用,非常方便游客,不用带着水到处跑。
白宫外的雕像。
这里本来有一尊沙阿的雕像,现在只剩下一双巨大的靴子了。
小巴列维夫妇的半身铜像。
整张的老虎皮!
路过一个热闹的清真寺。
里面大概是有什么庆典活动,大殿旁边的小广场上,一个穿黑袍的女人正在演说,下面群情激昂。不过不允许拍照。
女性进入清真寺,必须用一大块布把自己从头裹到脚,讲究些的清真寺,甚至还会准备chador——带帽子,有宽大袖子的标准黑或花的大布,务必保证不露出一丝头发——在伊斯兰教中,女人的头发是原罪,吐气,不知道这是什么鬼说法。
我矮,这布就拖在地上,走一路,扫了一路的灰。
年轻女孩的天性还是抑制不住,看到我的相机,齐齐涌过来,要求我帮她们拍照。
清真寺外,就是一个巴扎。
伊朗的巴扎总是和清真寺连在一起。也是,祈祷完,顺便买点菜回家。
烤玉米的小摊。
地铁口。
由中国承建的德黑兰地铁。
幸好除了波斯文,还有英文,不然真看不懂地铁线路图。
车厢里也有华为的广告。
华为在伊朗,到处可见。
地铁长长的走廊里,关于两伊战争的画作。
浓郁的波斯风情。
地铁票是这样的,刷中医治疗白癜风方法北京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jz/13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