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活到101岁,身家32亿美元,曾两次拒绝

发布时间:2017/11/29 17:11:59   点击数:

北京时间年3月20日晚(当地时间20日晨),洛克菲勒家族现存最年长的成员大卫·洛克菲勒在美国纽约州波卡蒂科山家中逝世,享年岁。

洛克菲勒,这个名字几乎是财富的代名词。老洛克菲勒,即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

辉煌的家族史

比尔·盖茨曾说:“我心目中的赚钱英雄只有一个,那就是洛克菲勒”。他所提及的正是大卫·洛克菲勒的祖父——约翰·洛克菲勒。从一文不名的毛头小子到纵横捭阖的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成了美国第一个十亿级的富翁。

约翰·洛克菲勒,是在19世纪成立标准石油公司的大亨,并因此获得巨额财富成为美国首个亿万富豪,使洛克菲勒家族成为美国史上最富有和最具影响力的家族。

作为这笔巨额财产的继承人,戴维·洛克菲勒的一生在辉煌和特权中度过,无论是在曼哈顿还是在他宏大的乡村庄园。

戴维·洛克菲勒于年6月12日出生于曼哈顿。他的父亲,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D.RockfllrJr.),作为石油大亨唯一的儿子,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慈善事业。他的母亲,是一位富有的参议员的女儿。

戴维,作为家族中最小的孩子,在当时最大的城市私人住宅长大。他与侍者,客厅女佣,护士和女服务员一起度过日常生活。每天晚饭时,他的父亲会打着黑色领带,他的母亲会穿正式的礼服。

霸道总裁的成长环境

洛克菲勒先生在他的自传中写道:“最终,我们家族积累了约英亩的土地,拥有了几乎所有PocanticoHills地区的小村庄,这里的大多数居民为家庭工作,住在祖父拥有的房屋里。”

当约翰·洛克菲勒去世时,戴维当时是21岁。“他讲过一些有趣的故事,唱过一些小歌,”戴维在年回忆说。

他在曼哈顿实验林肯学校(NwLincolnSchool)接受的早期教育,提高了他的贵族阶级意识。这所学校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汇集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孩子。

之后他继续在哈佛学习,在年获得了理科学士。然后花了一年时间待在伦敦经济学院——一个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温床。洛克菲勒先生于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充满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

从小受浸礼会的熏陶,戴维·洛克菲勒与纽约上流社会社交圈中的舞会传统格格不入。他的艺术收藏与慈善事业一样伟大。他有一个像博物馆一样的艺术品仓库,里面有大约15,件艺术品,其中许多都是传世名作。另外还有许多艺术品陈列在他位于洛克菲勒中心56层的办公室。

他深爱着纽约——这里是他商业帝国的所在地。他在通过整顿纽约私营企业来帮助解决纽约财政危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出任当代艺术博物馆(MOMA)主席多年,他为鼓励企业购买艺术品和资助当地博物馆作出了许多努力。作为纽约合伙企业联盟主席,一条连接商业主管们的纽带,他促进了公共学校和公寓改革,其中公寓改革为成千上万的低产和中产家庭提供了住处。

他的名片盒是他的能力和高度的证明,里面记录了他作为银行代言人见到的,个人的名字。这些名片盒需要在他办公室附近重新找一个房间来存放。

他始终能意识到那些笼罩在洛克菲勒这个家族姓氏周围的神秘色彩。

“我从不认为这是一种阻碍”,他含蓄地说道。“很明显,我有时会意识到别人区别对待我。通过父母获得金融资源没有任何问题,我学习克制而慎重地利用它们,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参与政治的商业代言人

在上世纪70年代,戴维·洛克菲勒与埃及的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Anwarl-Sadat)、前苏联的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LonidBrzhnv)和中国的周恩来进行了会面,以帮助大通曼哈顿银行成为开拓国外事务,之后更是拜访了个国家。

洛克菲勒先生说:“这个国家很少有人像我一样见过如此多的领导人。”

有些人指责他对外国花了太多时间。他被指控忽视了他在大通银行的责任,并且没能提拔有进取心和远见的经理人。在他领导期间,大通银行被竞争对手花旗银行远远甩在后头,之后花旗银行成为了美国最大银行,无论是在资产方面还是利润方面。

他对国际政治事务的涉足也引来了批评的声音,在年,当他和前

国务卿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HnryA.Kissingr)试图说服总统吉米卡特(JimmyCartr)批准让被废黜的伊朗国王(后来就有了《逃离德黑兰》的故事)进入美国进行癌症治疗。伊朗国王的纽约之行激怒了阿亚托拉·鲁霍拉·霍梅尼的革命追随者,驱使他们抓住美国驻伊朗大使,并将美国外交官作为人质关押了一年多。

由于和总统们意识形态的不同,当卡特先生和理查德尼克松先生向他提供财政部长的职位时,洛克菲勒把他们都拒绝了。

“戴维”银行掌门人

但是,大通曼哈顿银行是因被称为洛克菲勒银行而闻名于世,即使洛克菲勒家族持有该银行的股份不超过5%。在上世纪70年代,作为主席和CEO,他将大通曼哈顿银行打造成了“戴维银行”,拓展了它的国际运营业务。

戴维·洛克菲勒的成就是任何普通企业的头衔都无法准确体现的。当人们提到外国资本、纽约权贵、艺术博物馆、著名大学时,往往无法避开洛克菲勒这个姓氏。

洛克菲勒先生可能是这个家族中最后一个在世界舞台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成员。作为一个美国经济利益和自家银行的拥护者,他是国际金融事务和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与中国颇有渊源

事实上,洛克菲勒家族与中国也很有渊源。

他们与中国的投资合作最早是在年,那一年,家族第一代、年仅24岁的约翰·洛克菲勒将他的第一桶煤油卖到了中国。

年,专注慈善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刚成立不久,便派出了中国考察团。对社会状况、教育、卫生、医学校、医院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三次考察的结果让洛克菲勒基金会下定决心,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创办一所集教学、临床、科研于一体的高标准医学院——这就是后来的协和医学院。年学校建成开学,老约翰的儿子小约翰从美国乘坐轮船,历经一个多月的海上航行,赶到中国出席开学典礼。

70多年后,年,小约翰的孙女佩姬·杜拉尼(PggyDulany)第一次来到中国,就走进了位于东单的协和医学院。

之后,洛克菲勒家族与中国的故事则从商业领域开始。

年9月,洛克菲勒家族第六代成员尼古拉斯·洛克菲勒第一次访问北京的时候,就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市场浓厚的兴趣,他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适合投资的国家”。第五代成员史蒂文·洛克菲勒二世更是表示,中国的投资环境很让他满意,会把北京作为其第二故乡。

年6月,洛克菲勒家族成员企业罗斯洛克资本有限公司与新鸿基盛城置业、东方集团联合开发北京丰台区的青龙湖国际文化会都。

除了商业地产,洛克菲勒家族还在中国开展金融服务。

年,家族在中国首次试水私募股权基金(PE),之后罗斯洛克(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开业。该公司由罗斯洛克资本有限公司与天津于家堡金融区城市运营商天津新金融投资公司合资成立,洛克菲勒家族的第六代成员,年轻的史蒂文·洛克菲勒三世是该合资基金公司的执行合伙人。

就目前而言,洛克菲勒家族在中国的主要投资都放在了房地产开发。此外,他们对在中国投资主题公园、无线通信及媒体等都表现出了兴趣。

六代人未引发争产风波

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洛克菲勒家族虽然是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但经历六代人却从未引发任何争产风波。

家族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深知财富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毁灭人,他时刻给子女灌输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孩子没长大前,他没带他们去过办公室和炼油厂,以防孩子知道自己身在豪门。退休后,约翰热衷施舍财富,和钢铁大王卡内基开创了美国富豪捐出财产做慈善的先例。

约翰去世后,儿子小约翰继承了大量的财富,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年,一场激烈的劳资冲突使洛克菲勒家族在纽约的宅院受到袭击,这彻底改变了洛克菲勒家族传承财产的态度:

一方面,小约翰选择了以信托的形式,将财富传承给后代;

另一方面,他将家族财富拿出来彻底从事慈善事业,他一生捐出了5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他一半的身家。

而戴维·洛克菲勒被估算身家32亿美元,他也承诺过,会将自己过半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

据悉,洛克菲勒家族的信托本金自动传给受益人的子女,委托人把资产注入信托之后,即在法律上完全失去该资产的所有权以及控制权。受益人在30岁之前只能获得分红收益,不能动用本金,30岁之后可以动用本金,但要信托委员会同意。

这种机制使遗产始终是一个整体,家族企业既不会因为分家而变小或终止,也不会因为代代传递而被逐渐分割成若干个部分,可以发挥规模优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约翰还打破家族企业的“子承父业”弊病,退休时并未让儿子接班,而是让基层员工出身的阿奇博尔德接任。

此后的洛克菲勒家族后代,只有能者才可以参与企业管理,凭自己实力担任一定的职务。这也就是为什么到了第三代,洛克菲勒家族仍能人才辈出,他们成为了美国副总统、大慈善家、风险投资业开创者、摩根大通银行董事长。

洛克菲勒的教子法则

洛克菲勒具备一个优秀商人全部的品质,并且把这些品质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儿女们。

洛克菲勒是一个行动家,他教育孩子不是靠说而是靠做,言传身教,将自己的人生法则作为教子法则。而这些人生信条后来被美国企业家协会采纳为企业家信条,那就是:

我是不会选择去做一个普通人的。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我拒绝用刺激来换取施舍;我宁愿向生活挑战,而不愿过有保障的生活;宁愿要达到目的时的激动,而不愿要乌托邦式的毫无生气的平静。我绝不会在任何一位大师面前发抖,也不会为任何恐怖所屈服。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而无所畏惧。

洛克菲勒除了在信念上教导孩子们,还用“非常”的方式教育孩子们要做自己的主人,主宰自己的人生,让他们明白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依靠自己去成功。

老洛克菲勒最有名的“非常”教子实践是针对小儿子约翰的。

小约翰从小依赖父母,做事犹豫。有一次,老洛克菲勒张开双臂,叫小约翰跨越椅子跳到他的怀里来。小约翰听到爸爸的呼唤,高兴地冲过来,没想到洛克菲勒迅速地把双臂移开了,小约翰重重地摔倒在地上。等儿子满脸委屈地爬起来后,洛克菲勒意味深长地说:

在人生道路上,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你永远不能有依赖别人的心理,连我也在内。我希望你永远记住这一点!

就是这样,小约翰逐渐脱离了对父母的依赖,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男子汉。

在人生的道路上,孩子们不免会遭受挫折,也不免情绪低落,丧失斗志,很多中国父母的做法,是做孩子们身后的支柱,推着他们向前进,而洛克菲勒则不同,他所做的是转动孩子们心中的人性魔方,让他们自己推动自己前进。

小约翰在最初踏入商场的时候,曾经因为投资失误赔了万,他因此情绪低落,洛克菲勒给他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告诉儿子:

最可怕的是精神破产。洛克菲勒给儿子的一些话,直到今天,还是很多人的座右铭,例如“只要不变成习惯,失败是件好事。你利用了机会,就是在剥夺别人的机会,保证自己。一旦避免失败变成你做事的动机,你就走上了怠惰无力的路。”

 

乐观的人在苦难中会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在机会中会看到苦难,梦想+失败+挑战=成功之道。洛克菲勒将成功之道化作儿女们心中的人性模仿,化作永不消失的力量,最终推动孩子们成为最大的胜者!

《纽约时报》在戴维·洛克菲勒去世后发表的长篇讣告中如此评价他:

对于洛克菲勒这个日渐淡出人们视线的家族来说,戴维·洛克菲勒可能是最后一位在世界舞台上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出色人物。

本文综合整理自:北美留学生日报(collgdaily)、中国经营报、天下教导人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长按







































那家医院制白癜风好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jz/1408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