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行走美学穿过伊朗

发布时间:2017/11/29 17:11:59   点击数:

当我今天

穿过这世界的集市

我不想这么快就跨过

神手掌上这一条美丽的掌纹

——哈菲茨

夜航西飞,站在伊朗东北的边境口岸,戈壁茫茫,草原漫漫,在这大陆深处,有壮丽的草原、高山、湖波,有彪悍勇猛的巴赫蒂利亚游牧民族,也有着细腻而灿烂的古老文明,这里古老、苍凉、孤独而又有力量。这块大陆满是绚丽,她不同于欧美的原始粗狂,而是将精致的美融于厚重的文明,她的颜色不艳丽,却深沉,她有着厚重的图纸质感。这个国家在古代的名字更显赫—波斯。遥想当年,波斯帝国东起印度河、葱岭,西临巴尔干半岛,南抵亚丁湾,北达高加索山脉,是首个横跨亚欧非的大国。后来马其顿人来了,阿拉伯人来了,最后蒙古人也来了,文明在不停的摧毁和重建中演变,推倒、重建,再推倒。如今她像一位披着面纱的波斯姑娘,神秘、遥远。

?

沙阿清真寺▲

伊斯法罕·清晨Zayandeh河边的郝久古桥▲

谢赫·洛弗拉清真寺入口▲

设拉子清真寺的穆斯林▲

伊斯法罕·三十三孔桥▲

也许,大家早已忘却了这个《天方夜谭》故乡曾经的繁华与古老,取而代之的是宗教极端势力、原教旨主义、狂热主义和恐怖主义等不那么美好的印象符号。从德黑兰到伊斯法罕,这片深棕色的高原土地,她释放出的信息是古波斯帝国与伊斯兰文化的交融。这座两千多年前就已被焚毁的王都,如今虽只剩断柱残瓦可依旧壮观。岁月抹不平巨石上叙述着辉煌古波斯文明的浮雕,就如同伊朗人引以为傲的波斯传统,即便千百年间不断经受着外族入侵和文化侵蚀,却依旧刻画在骨子里,并以各种叛逆行径拒绝全盘妥协。

树荫下

一壶酒

一块面包

一卷诗

你倚偎着我歌唱

荒野就是天国了

——《鲁拜集》

“来如流水兮去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踪”,《倚天屠龙记》中,金庸最后生生地让小昭姑娘哼着《鲁拜集》这两句诗远走波斯。最后,或许那些虔诚的拜火教徒带着圣火隐居在深山,甚至远走他乡,在颠沛流离中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信仰。诗人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曾说;我不属于任何宗教,我的信仰是爱,每个人的心,都是我的清真寺。

当波斯人的信仰在阿拉伯的铁蹄铮铮下俯首于伊斯兰时,文学或许为伊朗人打开一条另辟蹊径的精神出路,使得波斯文明不但没有湮没于强族统治下,反而成为伊斯兰文明最为灿烂而坚固的基石。作家、诗人成为今天人们崇拜的对象,他们的诗像古兰经一样被每一个家庭收藏,而那些诗歌所传达的精神意象,自然而然地深深充盈着很多伊朗人的内心世界。光与影,黑与白,被禁锢的只是躯壳,文明虽会阵痛,但自由的灵魂才是生活。

宗教绝无强迫

——《古兰经》(第二章第小节)

?

伊玛目礼萨神殿祈祷的信徒▲

穆斯林过斋月▲

伊斯法罕·毛拉学校的穆斯林教长▲

阿舒拉节纪念活动哭泣的穆斯林女人▲

关于伊朗,最初的印象是大学时代伊朗女作家玛赞?莎塔碧的《我在伊朗长大》,她说:我知道,当我选择说出这个故事,我就再也回不去了,我的故乡波斯波里斯,你覆盖着白雪皑皑的阿尔伯兹山,以及奶奶身上迷人的茉莉花香,然后我选择告诉你们这个故事,从古波斯文明的波斯波里斯,直到现代伊斯兰下的神秘面纱,我永远记得奶奶的话,不要忘记你从哪里来,这是我纯真的童年,我青春的爱情流浪,这是我的伊朗,我的家乡,这是我的茉莉人生。

故事的主人公玛赞出生于年伊朗一个动荡的政局环境。幼年经历了伊朗白色革命、伊斯兰主义专政以及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她生长在一个知识分子家,从小接触西方国家文化。在她的成长过程中这种西化与传统,宗教与信仰,爱情与自由的抉择、困惑和彷徨,一直贯穿其中。

家庭浓重的传统文化首先表现在宗教方面,玛赞每晚睡前都要和自己的先知对话。她还试图自己建立一个宗教。青春期的玛赞向往自由,开始对宗教专治进行反抗,在课堂上反驳老师说的事实。她喜欢听美国铁娘子,常穿朋克鞋在大街上行走,因此经常被一些警察盘问。那时伊朗满大街都是道德警察,压制人们的自由。当人们还没有从伊斯兰革命中回味过来,便爆发了两伊战争。14岁时为了躲避战乱被父母送到奥地利上学。在国外,玛赞努力使自己融入西方文化中,但做了种种努力都没有成功。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她始终被视为异类,伊朗人是野蛮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斗争。西方人对伊朗传统文化的误读和不解,使玛赞在过载生活十分艰难。受到歧视,朋友很少,经常搬迁。为了取得西方世界的身份认同,她甚至隐藏自己伊朗人的身份,称自己是法国人。

?

作家玛赞?莎塔碧▲

朗读▲

砖桥▲

伊斯法罕·Alighapon宫殿▲

库姆女孩▲

随着玛赞长大,她渴望得到一份甜美爱情。一次聚会上认为弗莱度,后来却发现他是同性恋。一次偶然认识了马库斯,但马库斯不久又另结新欢,在寒冷的冬天她独自流浪在街头,悲伤绝望。在对西方文明的希望破灭,她伤心欲绝离开奥地利想回到自己的祖国伊朗。

她打我想回家

父亲说:好

她说:请你们什么也不要问

父亲说:好

妈妈抢过我们答应,没人会问你问题!

当玛赞90年代回国后,战争已结束,但还实行严厉的宗教制度。回国后玛赞格格不入。她说我在奥地利是个外国人,回到伊朗我还是外国人。在父母鼓励下她进入伊朗大学学习,但课堂上教学内容的禁锢于封闭,使她难以接受。被要求只能穿露出两只眼睛的风帽僧衣。她反驳:为什么我看到穿紧身衣的男人毫无感觉,而男人却因为我穿的短一些而兴奋呢?

玛赞结婚时,她的父亲对她未来的丈夫提了3个要求。

第一,你肯定知道,这个国家,女人的离婚是得不到保障的,只有双方前结婚证明时丈夫允许她选择,她才能获得这个权利,我女儿必须享有这个权利。

第二,我妻子和我是让女儿完全自由成长的,如果她一辈子待在伊朗,他会失去生机,因此我要求你俩拿到文凭后去欧洲深造,你们可以得到我的经济资助。

第三,只有觉得真正幸福才生活在一起,生命太短暂了,不应该苟且的活着。

?

蓝眼睛的库尔德女孩▲

伊玛目霍梅尼广场▲

伊朗·喀山戴面纱的年轻女子▲

纳坦兹·Jameh清真寺的门环▲

穆斯林老人▲

玛赞虽不幸出生在一个压抑人性的国家,却又幸运地拥有一对释放她天性的父母。还有她的奶奶,一个真正的老少女,句句都是人生箴言。

老太太的第一个忠告是: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怪人,如果这些怪人伤害你,就对自己说:这是因为他们愚蠢。你不必因此回应他们的恶意,世界上最糟的就是自卑和报复心理......永远保持你的尊严,真诚的对待自己。这是玛赞第一次出国前,奶奶特意陪她入睡时传授的智慧。

这句话让玛赞终身受益。从小见过很多政治谎言和杀戮,包括最亲爱的叔叔也曾遭遇严刑拷打和杀害。她童年时的玩伴因参加战争而失去双腿,她认识一个女孩因参加革命,被判绞刑,行刑之前由于宗教规定不能处死处女,这个美丽的女孩先被士兵强奸。目睹这些玛赞并没有因此变得黑暗与扭曲,她仍然能够识别生活的美好之处,并热爱生活。不要将他们的自卑和粗鄙植入我们的心灵,不让他们剥夺我们内心最可贵的诚实。很多人都沦为创伤和仇恨的工具,从未真正活过。生命只有一次,你有责任把它过的丰富多彩。

老太太的第二个忠告:你当然有选择,每个人都有,所有人永远都有选择权。

玛赞在90年代初回国,由于化了很浓的妆被宪兵逮捕,她想到的唯一脱身办法是假扮弱女子,于是谎称有个男人开口辱骂她,那个无辜的男人被逮走了,她回家说给奶奶听,奶奶盯着她:你很卑鄙,我为你感到羞耻。玛赞争辩道:你明明知道我没有选择的余地。奶奶说:你当然有选择,每个人都有,所有人永远都有选择权。你选了什么,就是什么,别找借口。口口声声说没有选择权而做出伤害他人的卑鄙之举,是否认自己身而为人,否认自己有自由的意志,是不可原谅的下作之举。

第三个忠告:哈,这就是你可怕的事?我还以为谁死掉了呢。你知道我有心脏病还这么吓我,你流这么多眼泪只因为你要离婚?听好!我55年前就离婚了。在那个年代还没有人离婚,但我总认为独居比和混蛋住好。没有可是,第一次婚姻是为第二次婚姻做准备,你下次会更满意。你伤心是因为你选错对象,要接受自己犯下的错误总是很难的。

?

阿里·恰普宫音乐室▲

伊斯兰神学家▲

伊斯法罕·阿伦·贝拉亚特陵墓▲

伊朗农民▲

伊斯法罕·四十纵宫入口的狮子▲

玛赞受西方文化熏陶,青春期热爱摇滚音乐,却被自己离婚的年头吓得手足无措。特别是听女朋友说:离婚的伊朗女人都很惨,她哭的无法自己。殊不知奶奶先于半个世界就大无畏地做过这件“可怕”的事,而且一辈子活的洒脱自在,蔑视世人愚蠢的规矩和偏见。

那个戴着穆斯林黑纱,只把眼睛露给外界的老少女,却有一颗真正的少女心。少女心不是男人期望的柔弱形象与言行保守,而是有智慧,有勇气,有自由意志,有生活情趣。人终有一老,或老而猥琐,或老而优雅,我们总有选择。

然而在伊朗,经历一次大学教育,一次失败的婚姻后,玛赞再次离开祖国。这次她来到法国,面对法国出租车的询问,她十分自信地回答自己来自伊朗。可见,她对国家难以割舍的情感早已根植于玛赞心中。在战乱、死亡、宗教和文化冲突中,玛赞始终为自由而努力,追求一个乐观光明的未来,活出不羁的一生。

黄沙卷尘埃,烟氲了。在文化、宗教、思想的碰撞中,宗教只有被剥离了政治能量,才能象铁链下的狮子一样温顺的只冲你微笑,而不是咬死你。人或许脆弱而无力,生命个体逃不过时代与命运,却能在磨难中明白自由与爱的真谛。人,应该表里如一,有尊严、真诚的绽放生命的美。

夜晚伊玛目广场清真寺顶的光迷失在大巴扎的那一刻,犹如这尘埃飞起在空中。路在哪里,历史又在哪里,风吹尘埃,飘过市井熙攘人群的发梢,在千年的时光里,缩成了一颗沙座,路过这个国家古老的城市。

?

伊斯法罕·伊玛目清真寺▲

伊斯法罕·谢克洛弗拉清真寺▲

Jameh清真寺的北圆穹▲

伊斯法罕大清真寺▲

月光下的沙漠▲

长按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北京十大最好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jz/1409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