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建筑 >> 映世窗No41电影波斯语课
瓜瓜们好
如果有一种语言
全世界只有两个人能懂
听上去是否缱绻浪漫
但答案并非如此
这门神奇语言
是逃生术
是迫不得已的欺瞒
更是对两千多个“无名之辈”的泣血控诉。
请打开今天的小窗口
#41
《波斯语课》
瓜君推荐指数:??????????
01
简单介绍
瓦迪姆·佩尔曼执导的战争剧情片
改编自沃夫冈·柯尔海斯所著的短篇小说
入围德国五湖电影节
#豆瓣评分8.2
故事梗概
二战期间,犹太人吉尔斯被纳粹逮捕,并被送往德国的集中营。他谎称自己是波斯人得以保命,逃避了枪决。虽然这个谎言暂时拯救了他,但吉尔斯被德国军官科赫看中并要求每天教他波斯语。眼看谎言将被拆穿,对波斯语一窍不通的吉尔斯只能凭空编出一门语言,他每天心惊胆战地编造“假波斯语”单词求生,
后来他开始用集中营中关押的犹太人的名字作为词根,创造出上千个所谓的波斯语单词。最终,当纳粹德国彻底失败的时候,那名纳粹军官记住的并不是能让他逃命的波斯语单词,而是个犹太人的名字。
02
关于剧情
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一群纳粹分子在扫射一波犹太人时,男主吉尔斯谎称自己是波斯人保命。被抓到德国集中营之后,一边在后厨工作一边教德国军官看波斯语。对波斯语完全不懂的男主吉尔斯凭空自创了一门语言,他用个犹太人的名字拆解后作为词根,编造出了假波斯语单词。
在一次次的信任危机之后,科赫军官在残暴的环境中对吉尔斯建立了信任和依赖,面对其他军官对他私藏假波斯人的质疑,科赫开始无条件的袒护并且保护这个假冒的波斯人。
一开始,吉尔斯只是个不计一切手段想要活下去的犹太青年,有些聪明才智,却也没更多的闪光点。凭借着这点智慧,吉尔斯骗科赫学了半年的假波斯语,可因为一个单词重复的口误,怀疑自己被耍的科赫把他送去了采石场。
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和精神折磨并未摧毁吉勒斯的意志,直到那一刻他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生活。要想真正地存活下去,他必须博得军官对他百分之百的信任和保护。因此吉尔斯不再只是单纯地记名造词,而是会根据对眼前人的印象来生成特定的词汇,而这些词汇也有了更加血淋淋的生动含义。
吉尔斯把眼光从自己逐渐扩大到了所有同胞身上,他并未因自己相对舒适的处境而庆幸,相反,他对其他受苦受难的同胞有着感同身受的痛楚和悲悯。
“不再卑躬屈膝,不再掩饰内心的愤懑和疲惫,这是他作为一个人最后的尊严和坦荡。”
这部电影中最大的反派,是纳粹党卫军上尉科赫。但在这个集中营里,他并不是掌握所有大权的最高指挥官,只是一名负责集中营后勤的军官,通俗来说就是一个管食堂的。在这个人物身上,真正体现出了一句话的真实含义“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战争之前他是一家餐厅的主厨,战争之后他的愿望是去往德黑兰寻找昔日和自己分道扬镳的哥哥。科赫从来没有开枪杀过人,他向往自由和平的生活;他爱写诗,爱自己的家人,渴望战争早日结束去和自己的兄弟一起开一家餐馆相依为命。他根本就不在乎其他人种的生命,在他的眼里,除了“高贵”的雅利安人种,别的人种都是猪狗,其他人如何屠杀这些“猪狗”他根本就不关心,他关心的是如何给这些人提供精良的食物让他们能够更有劲的去杀戮。
03
与奥斯卡失之交臂
《波斯语课》作为白俄罗斯奥斯卡最佳外语参选片报送,但又意外被取消参选资格。
导演瓦迪姆·佩尔曼自身拥有犹太血统,这让他对二战中犹太人题材的内容一直格外留意。他亲自用俄语写出剧本,之后被翻译成英文,最后又翻译成德语。《波斯语课》这个项目逐渐获得了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三地制片公司的青睐,由三个国家的制片公司共同出品,成为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
演员方面,饰演犹太人的阿根廷裔法国青年演员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曾获得凯撒奖最佳新人男演员奖,极擅长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达复杂情感。而饰演科赫长官的德国演员拉斯·艾丁格是目前德国演艺界的抗鼎级人物。这样一群不同国籍、不同语言的电影人凑在一起,最终共同制作出了《波斯语课》。
因为《波斯语课》全片都是在白俄罗斯境内拍摄完成的,所以选择了将《波斯语课》作为自己国家的作品,提报给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参选。但奥斯卡评奖团队审核后发现,《波斯语课》主创团队中白俄罗斯裔参与人数过少,不满足这一奖项的评奖标准,遗憾此佳作竟无奈与奥斯卡失之交臂。
04
创作期间的故事
导演瓦迪姆·佩尔曼对片中“自创波斯语”的真实感极为看重,他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希望它听起来有东方韵味,语法上一定要正确,这点至关重要。”
为此,他跑到莫斯科国立大学找到了一位语言学家,这位语言学家根据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法国遇难者的真名实姓创造出了这么一门“假波斯语”。
现在,在电影拍摄完成后,佩尔曼手边也多出了一本包含个单词的词典。每一个词包含都完整的前缀、后缀,由奥斯维辛中法国遇难者的名姓组合而成。导演佩尔曼表示,他未来也许会出版手头这本为电影而生的“波斯语”词典。
回看影史,关于二战时期犹太人题材的佳作不少,每一部都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辛德勒的名单》从德国人视角审视德军的罪行,红衣小女孩的陨落唤醒了片中辛德勒的良知,最终完成了他的救赎;“笑中带泪”的经典《美丽人生》,以欧洲式喜剧开篇,战争的血腥被藏在浓浓的父爱背后,却越发触目惊心;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六项奥斯卡奖提名、并最终斩获最佳改编剧本奖的《乔乔的异想世界》,从德国小男孩乔乔的视角,温柔地带我们一步步在厚重历史中成长。
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独特的切入点,都带给我们震撼和感动。《波斯语课》以“小”见“大”,用一个有点离奇的“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真实的历史背景。
主编
周满鑫
责编
吴心怡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