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烟斗与这几位历史名人

发布时间:2020/11/17 2:06:59   点击数:
历史上特别是二战以来有几位政军界知名人物,留给世人的印象是烟斗从不离手,拿烟斗形象几乎成了他们的标志。用烟斗吸烟据传是男人最原始的吸烟方式。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就用玉米芯制成的烟斗燃吸烟叶。还传说以前用烟斗是印第安人的一种崇高的礼仪。后来,探险家们把“新大陆”的烟斗带到了欧洲。在16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女士们流行享用从“新大陆”带回的巧克力,而先生们的时尚则是用烟斗喷云吐雾。下面不妨盘点几位:新中国的贺龙元帅,也是一位一生手不离烟斗的人。据说,贺龙元帅一生嗜烟,手里总爱拿着烟斗。当他思考问题、指挥作战、以及与人交谈时,他不离手的就是那只烟斗。不论是历史照片中,还是影视剧中,随处可见贺龙元帅与他心爱的这只烟斗。以至于民间有传说讲,说贺龙的烟斗是帮助他思考的工具,有了烟斗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还有人说,他的烟斗是指挥作战的武器,吞云吐雾之间,敌军就会被大雾所笼罩,如钻进风箱的老鼠一般。有人猜想,也许在战争条件困难时期,贺老总烟斗里得不到烟叶的补给,但是看见贺龙烟斗在手,身边的战士们也会安心。曾担任过红3军警卫营通信排长的胡守富曾几乎天天与贺龙在一起,他回忆说:“贺老总一高兴,就用烟斗敲我的头。”贺龙元帅一只普通烟斗,的确给贺龙元帅增添了诸多魅力。连美国记者哈瑞森·福尔曼也说,贺龙就是“共产党的罗宾汉”。距离我们不远的清代,也有一位颇受欢迎的人物爱抽烟袋,他就是乾隆时期的著名大臣纪晓岚。据说他所用的旱烟袋是专门订做的,容量很大,盛传一次能装三四两烟丝。因此,纪晓岚也就有了“纪大烟袋”的绰号。纪晓岚画像二战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据说丘吉尔也用过烟斗,但他最喜欢的还是抽雪茄。英国首相丘吉尔史料介绍,丘吉尔首相是一个烟斗爱好者,在他思考的时候经常是烟斗不离手的。他在《二战回忆录》里这样写道:“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刻,我右边坐着美国总统,左边是苏俄的主人......”。丘吉尔所说的这个值得纪念的一刻,是指年11月“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个夜晚,他们在一起讨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问题。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丘吉尔首相的手里握着一只结实的石楠根烟斗,斯大林元帅那浓重的胡须下面叼着一只巨大的枣木烟斗,罗斯福总统抽的是“骆驼”牌香烟,但他的烟卷装在一支长长的烟嘴里。(这张照片中的v字手势至今还流行)前苏联领袖斯大林一直爱好抽烟斗,在与人谈话或小型会议研究工作发言时,他往往是口含着烟斗在屋子里踱来踱去,一边说着话一边还吸着烟斗。他边谈、边走、边吸烟的动作十分和谐,使人觉得既威严,又倍感亲切自然。据说在斯大林的上衣口袋里,经常装着烟斗和火柴,他喜欢掰开香烟从中取出烟丝,再装入烟斗中抽吸。据说,斯大林吸烟达50年之久,有人说斯大林手中的烟斗是他生活中的重要伴侣。年11月,斯大林在德黑兰同美国总统罗斯福首次会面时,因招待的是贵宾,没有带烟斗,而拿特别准备的烟盒请美国客人抽烟,以致罗斯福好奇地问道:“斯大林元帅,你那赫赫有名的烟斗哪去了?”斯大林解释了原因之后,又幽默地说:“为了使你愉快,我下次一定带着它。斯大林 留在人们记忆中的 将军,无论在什么场合总是嘴叼玉米芯烟斗,身着咔叽布军服,头戴一顶战斗软帽,脸上卡一副黑色墨镜。史料介绍, 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一个军人家庭里,抽玉米芯烟斗是阿肯色州小石城许多人的一种习惯。玉米芯烟斗是用栽种的玉米成熟后,去其玉米颗粒,取其穂轴,经过2年左右的时间风干,然后再经其他工序处理,最后上胶制成。玉米芯烟斗具有质轻,多孔散热等优点。由于这种烟斗价格便宜,深受这一地区农民和低收入者市民的喜爱。 的父亲老 曾是美国陆军的一名中将,老 就是一个喜欢抽玉米芯烟斗的人。从小, 就随父亲在军营里生活,而嘴里常常叼着玉米芯烟斗的父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战中的年, 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他是美国陆海空三军中获得勋章最多的将军,也是美国将军中唯一一个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的人。“二战”结束后,为了纪念这位从小城走出来的将军,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在许多街道、广场上都建了 的雕塑。每个雕塑总是有一个 标志性形象:嘴里叼着个玉米芯烟斗。 将军屯木造斗,一家致力于烟斗雪茄文化传播,以及线上斗友茄友交流经验的体验店,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扫描下方店主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ys/967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