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

Day3产房里的吟诵

发布时间:2017/11/11 17:26:38   点击数:

时间的流,生命的河,信仰的丝,力量与美好借着这文字流淌过岁月。

产房里的吟诵

荣大同

一个真实的故事

溽热的澳门,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一路打着出租车,从医院。他红润的脸庞沁着汗水,眉头略戚,两手不安地交叉在一起,又拿开抓在膝头。他心里默默地念着:“千万不要出事啊。”

听说,二丫昨晚进产房,今天还没生,他立刻从香港冲了过来。下了出租车,医院里冲,不想,被白衣天使们拦住了。“阿叔,你唔可以入去嘅,只可以一位家属陪同,佢先生已经入咗去啦……,医院被人偷咗个BB,伊家好严格嘅。”(阿叔,您不能进,只可以一位家属陪同,她先生已经进去了……最近,医院丢了一个婴儿,现在严得很。)老人耐着性子,解释女儿生产不是太顺利,无论如何放他进去。一关,又一关,他说服了一路的关卡,见到了惨白虚弱的乖女软绵绵地困在床上,只是央求,“爸爸,救下我,我就要死啦……”老人忍着心里的担忧,默默地跪在女儿的床边,一字一句地背出《艾哈迈德书简》,苍老的声音里传递出信念的音调。在舒缓、沉静的诵读声中,产妇慢慢平静了下来,脸色有了些许红润。产妇感觉好多了。请医生来检查的时候,医生也说好多了。老人又大声地背诵了一遍《艾哈迈德书简》,然后与女儿默默拉拉手,出去换女婿进来陪着。一会,感觉十几分钟不到的样子,一声响亮的婴啼传出来。老人听的清清楚楚,喜悦一下爬上了嘴角。

这是年一个真实的故事。巴哈伊相信具有特别力量的这篇书简,是年巴哈伊信仰的先知巴哈欧拉写给一位信徒的。说起来,那信徒也是一个传奇。

抛家舍业的富家子

年,艾哈迈德生于波斯望族之家,父辈是地方领袖。十四五岁,醉心神秘主义与苦修生活,家人屡屡干涉。一天,借口去公共澡堂洗澡出走。以乞丐之身寻访灵性导师,遍试各种修行方法,多有失望。在孟买,听说穿上洁白的衣袍重复诵念“ThereisnoGodsaveGod”遍,对灵性发展具有奇效。他几次一连几小时地念诵,仍不能找到灵性的爱人。

后来,他回卡尚做织工,听闻设拉子有年轻人自称隐遁伊玛目。一天,在旅店,向一位旅人问起设拉子的传闻。第二天,就关闭生意,按照那陌生人的指引,去马什哈德找一位毛拉。一路走到马什哈德,一头病倒三个月。体力稍稍恢复,就去求见那位毛拉。第一次交谈,讲出自己一路所为何来,毛拉说不懂他的话,连推带搡赶他出门。第二天,他又去求见,一开门就说:“除非你讲出实话,否则我不离这门首。”毛拉被他诚心感动,让他去某某清真寺等候。当天,毛拉领完拜,布完道,要领他去一个地方。人群中,他跟丢了毛拉。第二天傍晚,还是那座清真寺,有人暗示他跟着走,他就跟着走,然后那位毛拉加入,三人,在暗夜中影子一样相互跟随到一个地方,见到了穆拉·萨迪克。三次交谈后,他笃定了信仰。穆拉·萨迪克体贴他的辛苦,为他的家人备下小礼品,给了他一点钱返程。那时,他25岁,在灵性之路上追寻了十余年。

此生再未相见

多年后,他回到卡尚,听人疯传贾尼信了一个什么教。他慢慢弄明白贾尼也是巴哈伊,他们是整座城市仅有的巴哈伊,彼此惊喜不已,结为挚友。巴孛被押解大不里士途中经过卡尚,在贾尼家中住了三晚。他拜见了巴孛。

后来,迫害风潮中,他在卡尚的家被袭。他躲在风塔里40天,靠朋友接济度日。袭击中,他的儿子、儿媳、孙女殒命逃亡德黑兰途中,5岁的孙子被过路人收养,后被自己的女儿认回。

避难风塔40天后,他在暗夜里翻过城墙去巴格达拜见巴哈欧拉。路上,他遇到一位旅人,两人都小心地藏起各自的心事,谁都不知道彼此是巴哈伊,彼此都是要去见巴哈欧拉。他们在进巴格达的时候分手,有趣的是,却在巴哈欧拉的家里再次相见。

在巴格达,他还是做织布工为生,生活在当世显圣者身边,觉得无比快乐,直到巴哈欧欧拉被流放君士坦丁堡。几年后,他渴望再次见到巴哈欧拉,便踏上去往阿德里安堡的漫漫路途,走到君士坦丁堡,收到巴哈欧拉启示给他的这篇《艾哈迈德书简》。巴哈欧拉希望他回波斯去传导。他立刻让自己的意愿服从了巴哈欧拉的意愿。从此,“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此生再未见到巴哈欧拉。

被教友打落牙齿

怀揣着这篇书简,一身托钵僧打扮,他在波斯各地拜访朋友,向他们说明巴哈欧拉就是巴孛所说的“上帝将昭示天下者”。他拜访了有名的巴比信徒福鲁吉。福鲁吉是塔巴尔西战役的幸存者。在他说服福鲁吉的过程中,他们的讨论越来越激烈,昔日的巴比英雄抡起了拳头,打落了他一颗牙齿,把他扔出了家门。然而,对教友怀着“永恒生命之江河”一样热爱的他,再次出现在了福鲁吉的门口。在第二次讨论之前,他提议福鲁吉翻看圣作,因为巴孛常常说到巴哈,这个词遍布在圣作中。福鲁吉敲开暗藏圣作的墙壁,发现圣作确实如他所说,充满了对巴哈的暗示。一诺千金的福鲁吉,带领全家信奉了巴哈欧拉。

他曾因信仰被短暂监禁侥幸逃生,一生中无数次在迫害风潮中东躲西藏。他的一生非常简朴,勤恳靠着织工的手艺生活,传导、安慰、照顾朋友,他的女儿、孙子都是纯洁的信徒。年,他在德黑兰逝世,寿逾百岁。

这篇书简的原稿,他在去世前传给他的孙子,后来,由他的孙子交给一位圣辅。今天,这份鼓舞了艾哈迈德一生的书简,保存在美国巴哈伊文献馆。书简中的文字,穿过了漫漫岁月、漠漠时空,给无数虔诚笃定的心输送了热情、力量与勇气。

*推荐书目:《巴哈欧拉启示录2》。

富足时须慷慨

患难时须感恩

(巴哈欧拉)

美好社区读友汇

分享自善惠人的读书智慧

ID:nmpireaders

▲请长按







































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
治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ys/1391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